-
公开(公告)号:CN1189187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32330.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公路路段动态限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分别对各第一通行交通量和各第一车辆行驶速度进行计算,得到目标区域中各路段的各对应的运行速度,确认与各路段匹配的最高限制速度,基于各最高限制速度分别对目标区域的各路段进行限速控制。即本技术方案充分考虑道路的车辆速度状况和交通运行情况,并运用相应算法准确得到各路段的用于反映交通拥堵程度或者畅通程度的运行速度,进一步通过运行速度科学合理地确认各路段匹配的最高限制速度以进行各路段的限速控制,从而在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动态限速控制来显著缩减限速调整周期,并基于各路段的分布式限速控制以改善公路目标区域的局部阻塞等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510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82857.2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5B47/165 , H05B47/105 , G08G1/065 ,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照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交通量分析的路灯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交通量监测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转换模块、反馈模块;方法包括:交通量监测模块与卫星连接,对未来一段时间交通量进行预报;中央处理模块通过接收返回的信息对当前路段交通量进行判别并对未来一段时间交通量进行预判和传递,对转换模块发出指令,在接收指令后根据相应交通量调整路灯的工作状态;同时,中央处理器还需接收上一路段反馈的交通量及路灯工作状态信息,对交通量进行预判;中央处理器接收反馈模块返回的信息,对交通量情况进行修正并传递至下一路段。本发明通过准确预测交通量和控制路灯工作状态,分配路灯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4709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14915.8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道路用结合气象云安全运营提醒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与气象云系统进行接入,获取实时的道路区域内的气象云数据;计算机控制系统对获取的气象云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识别出恶劣天气的范围,并判断对道路安全行驶的影响程度;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气象云数据和道路条件,评估当前道路的安全行驶程度;根据分析结果和评估,计算机控制系统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计算机控制系统持续监测气象云数据的变化,并根据新的数据情况及时更新提示信息。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更新模块。本发明最大程度地保障行驶车辆和司乘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082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46525.X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路协同控制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车辆顶板,所述车辆顶板顶端固定有连接横块,所述连接横块上方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顶端固定有处理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在连接横块顶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面开设有滑动槽。本发明通过安装机构中的连接插块与连接横块进行插接,利用第一活塞件以及第一活塞腔以及传输管的配合,从而通过第二活塞件和第二活塞腔的配合带动第二横向插块插入第二横向插槽内部,从而可以对其加强连接插块与连接横块之间的连接性,并且通过第三活塞件通过油液挤压伸缩套管从而带动透明套框进行位移,从而对内部元器件进行保护,降低了元器件发生损坏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4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863102.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沥青路面裂缝修补用的灌缝装置,涉及路面裂缝修补技术领域,其包括灌缝车,所述灌缝车的内壁开设有调节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在对沥青路面裂缝进行修补时,出料管可以根据裂缝的宽度调节出浆料的流量,裂缝宽度较窄时,调节组件带动可供浆料通过的空隙变小,此时通过出料管出的浆料量较少,而裂缝宽度较宽时,调节组件中可供浆料通过的空隙变大,此时通过出料管出的浆料量较多,从而使得裂缝处缝补更加均匀,节省浆料,同时出料管会根据裂缝的深度进行改变,防止灌缝时浆料飞溅或者被裂缝底堵住出浆口;通过设置加热机构,对沥青桶内的浆料进行加热,防止浆料在灌缝过程中冷却凝固,而影响后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287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52793.6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代普达 , 夏金平 , 蒋利宏 , 沈良帅 , 何炼 , 丁建友 , 黄涛 , 邵珠涛 , 张小刚 , 罗海龙 , 李俊根 , 潘东 , 许志豪 , 张亚财 , 罗雅丹 , 肖冰 , 杨斌环
Abstract: 用于城市绿化采集碳汇量及其影响因子数据的装置,包括立柱、第一悬挑杆、悬臂杆和伸缩调节座,风速仪固定在立柱顶部,第一悬挑杆通过套筒固定件安装在立柱上部,雨量测量仪固定在第一悬挑杆远端部,悬臂杆通过抱箍和固定螺母安装在立柱中部,将至少两个伸缩调节座活动安装在悬臂杆上,伸缩调节座上包括磁吸块,二氧化碳采集仪和影响因子采集仪组分别通过磁吸方式安装在两个磁吸块上;电源组件安装在立柱上并与数据采集组件内各部件电连接。该装置将采集风速、温度、光照、湿度、降雨和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集成于一套设备之上,避免了对各个仪器进行分别安装的繁琐过程,并且便于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9863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79629.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BM与深度学习模型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包括采集交通流量数据与道路拓扑结构信息,构建ABM模型,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优化ABM模型,生成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并应用于实际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该方法通过传感器获取车流量、车速信息,利用GIS获取道路连接关系等信息,将道路划分为路段单元并设定智能体属性,以智能体状态信息和交通效率指标训练深度学习模型,最终输出推荐信号时长,实现交通信号优化控制。本发明可以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策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
-
公开(公告)号:CN1190074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5335.9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1 , G08G1/017 , G08G1/048 , G08G1/052 , G08G1/096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用雾区安全行车的引导方法和系统,依据评估风险优先级采集第m个道路段的第一车速,认定第一车速是否符合安全范围,如果第一车速不符合安全范围,则采集气象信息数据,依据气象信息数据和预置的雾区检测模型获得检测记录,检测记录包括具有雾区和不具有雾区;如果具有雾区,则将第m个道路段设置为第一道路段,如果不具有雾区,则将第m个道路段设置为第二道路段,输出第二道路段数量,依据第二道路段数量确定是否具有事故风险。本发明可以对通过雾区的道路进行提前提醒,减速行驶,形成综合的雾区安全通信系统,尽量保证车辆利用本系统在雾区安全行驶,降低雾区的交通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7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63517.2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顶进装置包括张拉驱动源、反力台架及台架移动机构。反力台架开设有贯穿左右两侧的钢束安装孔,多个钢束安装孔均匀圆周阵列布置,钢束安装孔内穿插有钢束,钢束的一端穿过张拉驱动源并设置有自锁锚头,钢束的另一端与顶管工作井侧壁的预埋锚头固定连接,钢束安装孔与相对应的所述预埋锚头同轴布置。该发明将传统顶管顶进转化为张拉,由液压张拉千斤顶替代传统液压千斤顶进行顶管施工,一方面可减小顶管工作井尺寸,节约施工占地,减小施工影响,在城市建成区地下管网改造中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其次将顶进转化为张拉,顶管工作中工作井由后背受力转化为前墙受力,从受力角度来说更有利于工作井的结构安全,节约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89328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29367.0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00 , E01D19/02 , E01D2/04 , E01D21/00 , E01D10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墩梁固结的多层螺旋型钢桥,包括:钢箱梁、横梁、墩柱;钢箱梁与横梁平行设置;横梁的两端与墩柱固结;墩柱承受钢箱梁传递的竖向力、顺桥向力和横桥向力;横梁两侧边分别与两侧设置的钢箱梁固结,并与钢箱梁对齐设置。该结构由于横梁设置于钢箱梁中,钢箱梁不会承受负反力,不需增加额外构件抵消支座负反力,进一步减少整体结构的构件数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