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5328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1580498.X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β,23‑O‑异丙叉基羟基白桦酸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了3β,23‑O‑异丙叉基羟基白桦酸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中的应用;实验证明3β,23‑O‑异丙叉基羟基白桦酸能够显著减少实验性NASH的脂质堆积,炎症和肝纤维化,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7773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66763.9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IPC: C07D519/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碱二聚体及应用,生物碱二聚体如式(I)或式(II)所示:实验证明本发明的生物碱二聚体在5.0~20.0μM浓度下可显著抑制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NO的功能,其中生物碱二聚体II的IC50值明显强于临床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生物碱二聚体I的IC50值与吲哚美辛效果相当。上述结果提示本发明的生物碱二聚体可用作抗炎药物做进一步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307249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395899.1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IPC: C07D217/08 , A61K31/472 , A61P29/00 , A61P31/00 , A61P35/00 , A61P37/02 , A61P9/12 , A61P7/02 , A61P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炎、预防或治疗炎症相关疾病、抗肿瘤、抗菌、镇痛、调节免疫功能、抗血小板凝聚、抗心律失常或降压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85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628586.8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IPC: C07D491/22 , A61K31/4748 , A61P35/00 , A61P37/06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功能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及用途,其生物碱类化合物如式(I)或式(II)所示:本发明的式(I)或式(II)所示生物碱类化合物可通过植物提取获得。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式(I)或式(II)所示生物碱类化合物在9.1~24.0μM浓度下具有显著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的活性,提示本发明式(I)或式(II)所示生物碱类化合物可用作PD‑1/PD‑L1相互作用的抑制剂,治疗PD‑1/PD‑L1介导的相关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1439226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09833.4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楼皂苷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PD‑1与PD‑L1相互作用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重楼皂苷类化合物为重楼总皂苷、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纤细薯蓣皂苷、重楼皂苷Ⅵ和重楼皂苷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重楼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显著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的活性,提示本发明的重楼皂苷类化合物可用作PD‑1/PD‑L1相互作用的抑制剂,制备治疗PD‑1/PD‑L1介导的相关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1957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78260.6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IPC: C07D405/06 , A61K36/505 , A61P2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环异喹啉生物碱羧酸内盐在制备抗老年痴呆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一种裂环异喹啉生物碱羧酸内盐结构如式(I)所示:所述裂环异喹啉生物碱羧酸内盐是从中药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所述裂环异喹啉生物碱羧酸内盐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该类化合物可用于开发成抗老年痴呆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02836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78426.X
申请日:2021-10-30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IPC: A61K31/047 , A61K31/235 , A61K31/343 , A61P2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环单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老年痴呆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单环单萜类化合物如式(I)所示:体外实验证实来自中药赤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提取物的单环单萜类化合物具有BACE1和APP‑CTFs抑制的作用;进而,单环单萜类化合物的药用盐,包含单环单萜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包含单环单萜类化合物的药用盐的组合物也具有BACE1和APP‑CTFs抑制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75558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1229006.5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IPC: A61K36/9066 , A61P25/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豨莶草10~30份,白芍10~30份,柴胡10~25份,郁金10~30份,赤芍10~30份,元胡10~30份,桂枝10~25份,附子5~20份,肉桂10~30份,乳香5~20份,没药5~20份,香附10~30份,川芎10~25份,甘草5~20份。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记载,所述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