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峡谷河段诱鱼集鱼升鱼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13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92903.5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峡谷河段诱鱼集鱼升鱼系统,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保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尾水渠/洞和诱鱼集鱼升鱼结构,所述尾水渠/洞的下游侧设有反坡,所述诱鱼集鱼升鱼结构包括消力整流机构、集鱼机构和升鱼机构,所述消力整流机构的一端通过引流机构与反坡坡面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集鱼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鱼机构设在集鱼机构上,并与尾水渠/洞的顶部连接。发电尾水部分经多个尾水分流洞进入尾水分流暗渠中,并从引水口A流入调节渠,还有部分发电尾水经引水口B直接进入调节渠,引水流量大,大大提高了诱鱼集鱼效果。进入调节渠的发电尾水被消力坎阻挡和消能,并经整流墙整流后流入集鱼机构中,以形成适宜鱼类集群的水流条件。

    一种可组装的集水生动物迁徙和漂流功能的生态廊道

    公开(公告)号:CN109403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278440.8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组装的集水生动物迁徙和漂流功能的生态廊道,包括阻流体和底板;所述底板通过螺栓与河底坡面连接固定,阻流体通过活动螺丝连接固定在底板上;所述阻流体包括组合块和塑料棒体,组合块上等距设有若干个圆孔,塑料棒体放置在圆孔中,形成塑料棒体簇;所述组合块通过固定螺孔固定在底板上。本发明通过构建阻流体,形成既可以消水能,又可以制造缓流区的的生态廊道,可以解决因水上漂流活动导致河道水流过于湍急从而导致鱼类等水生动物上行活动受阻的问题。

    一种人工增殖鱼种生态野化训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2912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97463.6

    申请日:2018-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增殖鱼种生态野化训练系统,包括干流、支流和拦鱼网;所述拦鱼网将干流和支流布设为一个封闭式结构;在封闭式结构干流的端口,靠近拦鱼网的一侧设有生态滤网,生态滤网与拦鱼网之间形成训练段,用于放置凶猛鱼类;在干流的两个生态滤网和支流之间放置放流鱼种;所述训练段的一侧设有固定桩,固定桩上固定有钓鱼线。本发明利用天然河道设置训练系统,可提供天然流水环境和天然饵料,训练放流鱼种游泳和捕食能力;利用凶猛鱼类追赶法训练放流鱼种躲藏和反捕食能力;具有野化训练程度高,能有效提高放流鱼种野外适应能力的特点。

    一种尾矿库分隔坝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049509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584515.X

    申请日:2016-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库分隔坝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所述结构包括设置于渣体内的初期分隔坝和分隔坝体,分隔坝体设置于初期分隔坝顶部,所述初期分隔坝和分隔坝体两侧与渣体之间设置有库区内防渗系统,所述库区内防渗系统由库底铺设至初期分隔坝两侧边坡,并且库区内防渗系统及分隔坝体的铺设和堆筑高程高于或等于渣体的高度。本发明通过在两种不同种类的渣体间修建分隔坝将两种渣体隔离开,同时通过坝体两侧的防渗系统使得两侧渣体的渗出液也不会相互混合,大大降低筑坝工程量;本发明施工工艺方法利用坝体两侧的渣体的平衡力,选择将坝体等截面垂直上升,满足渣体分隔要求的同时减少了坝体材料的工程量,缩短工期的同时也降低了工程的投资。

    一种鱼道及其调控方法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65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900107.1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道及其调控方法。鱼道包括鱼道边墙、鱼道底板构成的过流通道,在过流通道的直段内安装有滑杆,且滑杆与过流通道相平行;在所述滑杆上串设有多块隔板,隔板与滑杆滑动配合,隔板的两端面及底面与所述过流通道的内壁面滑动配合;在所述滑杆设置有多个销孔,且多个销孔沿着滑杆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销孔内插设有挡销;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过水过鱼孔,并在每个过水过鱼孔上设置有启闭结构,用于关闭或开启所述过水过鱼孔。本发明所提供的鱼道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鱼道池室的数量、以及鱼道池室流态无法调节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