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92540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709122.3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31/5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异长叶烷酮衍生物3‑芳基‑5,5,9,9‑四甲基‑4,5,5a,6,7,8,9,9a‑八氢‑5a,8‑桥亚甲基苯并[g]吲唑为原料,以芳甲酰氯酰化试剂,制备得到异长叶烷基吲唑类化合物。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具有很好的抗肿瘤药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734738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910135295.6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快速检测亚硫酸氢根离子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天然可再生天然资源松节油的主要成分之一β‑蒎烯氧化衍生物诺蒎酮为原料,与4‑溴苯甲酸甲酯发生克莱森缩合反应,制得3‑(4′‑溴苯甲酰基)诺蒎酮;3‑(4′‑溴苯甲酰基)诺蒎酮再与4‑甲酰基苯硼酸进行偶联反应,得到3‑(4″‑甲酰基‑1′,1″‑联苯‑4′‑羰基)诺蒎酮;3‑(4″‑甲酰基‑1′,1″‑联苯‑4′‑羰基)诺蒎酮与三氟化硼乙醚反应,得到3‑(4″‑甲酰基‑1′,1″‑联苯‑4′‑羰基)诺蒎酮基氟硼络合物。该化合物作为高选择性、高灵敏性颜色比率型荧光探针在检测亚硫酸氢根离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22136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811065986.5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513/0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长叶烷基噻唑并嘧啶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异长叶烷基噻唑并嘧啶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式中:R1为4‑氯苯基、4‑溴苯基、4‑氟苯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或苯基;R2为4‑氟苯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羟基苯基。本发明异长叶烷基噻唑并嘧啶类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肝癌细胞HepG‑2等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且原料来源丰富、制备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92324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13966.5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77/50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樟脑磺酸缩氨基硫脲噻唑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式中,Ar为含有苯环的取代基。本发明提供的樟脑磺酸缩氨基硫脲衍生物,在消除DPPH自由基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对消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可达到176.0μmol/L;在消除ABTS自由基方面亦表现出极强的活性,其抗氧化效果均优异于阳性对照(水溶性维生素E的IC50为65.5μmol/L),对消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可达到20.6μmol/L;可用于抗氧化、抗衰老药物的制备;制备方法简单,步骤少,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294598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823705.8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85/14 , A01N43/828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合成方法为:异长叶烯酮与氨基脲盐酸盐进行缩合生成异长叶烯酮缩氨基脲,再与氯化亚砜进行缩合环化得到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5,5,9,9‑四甲基‑5,6,7,8,8a,9‑六氢‑6,8a‑桥亚甲基‑1,2,3‑萘并噻二唑。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重质松节油的异构化产物异长叶烯酮为原料制备新型的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5,5,9,9‑四甲基‑5,6,7,8,8a,9‑六氢‑6,8a‑桥亚甲基‑1,2,3‑萘并噻二唑,经研究证实该化合物可以作为杀虫剂对小菜蛾具有专一性毒杀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484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510791195.0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C45/63 , C07C49/643 , A01N35/0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S)‑(‑)‑6‑溴异长叶烯酮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该合成方法为:取异长叶烯酮与溴化铜在溶剂体系中进行溴代反应,得到(6S)‑(‑)‑6‑溴异长叶烯酮。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长叶烯的衍生物—异长叶烯酮为原料,通过立体选择性反应制得(6S)‑(‑)‑6‑溴异长叶烯酮;该化合物对紫薇长斑蚜虫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毒杀作用,当其浓度为50mg/L时,紫薇长斑蚜虫的致死率高达82.2%。因此该化合物作为杀虫剂具有高效、环保、方便使用等特点,且合成路线简单,成本低廉,有望作为新型杀虫剂使用,尤其作为专一性杀虫剂在消杀紫薇长斑蚜虫方面具备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9459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23705.8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85/14 , A01N43/828 , A01P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85/14 , A01N4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合成方法为:异长叶烯酮与氨基脲盐酸盐进行缩合生成异长叶烯酮缩氨基脲,再与氯化亚砜进行缩合环化得到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5,5,9,9-四甲基-5,6,7,8,8a,9-六氢-6, 8a-桥亚甲基-1,2,3-萘并噻二唑。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重质松节油的异构化产物异长叶烯酮为原料制备新型的异长叶烯基[1,2,3]噻二唑类化合物5,5,9,9-四甲基-5,6,7,8,8a,9-六氢-6, 8a-桥亚甲基-1,2,3-萘并噻二唑,经研究证实该化合物可以作为杀虫剂对小菜蛾具有专一性毒杀效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