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04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392842.7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F02B69/04 , C01B3/04 , F02G5/02 , F02D19/06 , F02D19/10 , F01N3/08 , F01N3/20 , F01N3/28 , B01D53/86 , B01D53/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零碳排放发动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车用发动机及尾气后处理领域。解决了氨氢发动机冷启动时间长、NOx气体排放高以及尿素SCR技术存在的缺点的问题。它包括液氨罐、柴油罐、双燃料发动机、催化裂解反应器、吸附式固体储氨除NOx装置和脱碳装置,系统中的双燃料发动机能在冷启动和稳定运行两种工况下,分别燃用氨、柴油混合气和氨、氢混合气,实现汽车在发动机冷启动时的正常运行并缩短暖机时间,其中氢气通过将进气中的部分氨催化裂解获得;该系统同时还设有尾气后处理装置进行脱氮和脱碳,最终实现系统近零碳零污染排放的效果。本发明适用于氨燃料发动机快速冷启动及尾气零污染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26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445442.1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F01K17/06 , F01K27/00 , F01K25/10 , F01D15/10 , C25B1/04 , C01B32/50 , C07C1/12 , C07C9/04 , C07C29/152 , C07C31/04 , C07C51/00 , C07C5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绿氢与CO2资源化利用的燃煤富氧燃烧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解池、燃煤锅炉、CO2提纯装置、透平‑发电机、再热器、换热器、冷却器、压缩机以及CO2加氢反应器。本系统有机联合燃煤富氧燃烧、热功转化与电解水制氢、CO2加氢反应等物质与能量转化过程,涉及最大化耦合利用其中的化学势与热能能势,进行电‑热‑碳氢燃料多联产,实现高效率发电、低碳排放与CO2资源化利用兼容协同。通过热量梯级利用,降低电解水制氢的电量需求、回收CO2加氢反应放出的热量加热做功工质、利用电解水制氢的副产品氧气进行富氧燃烧,从而减少CO2提纯能耗、提高系统整体能效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3704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71484.X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余热分解氨的热氨涡轮与内燃机联合发电系统及方法,属于能量综合利用领域。解决传统氨吸热分解发电系统能量浪费且效率低问题。它包括液氨源、动力件、气化装置、氨分解装置、涡轮、第一发电机、内燃机和第二发电机,液氨源与动力件连通,动力件与气化装置的冷端进口连通,气化装置的冷端出口与氨分解装置的冷端进口连通,氨分解装置的冷端出口与涡轮入口连通,涡轮出口与内燃机连通;内燃机的进气口通空气和天然气,内燃机的尾气出口与氨分解装置的热端进口连通,氨分解装置的热端出口与气化装置的热端进口连通,气化装置的热端出口与大气连通;涡轮与第一发电机连接,内燃机与第二发电机连接。本发明适用于综合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73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66037.4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光热分解氨制合成气的燃气轮机和SOFC联合发电系统,属于发电技术领域。所述液氨供应装置与换热器的冷流体侧进口端相连,所述换热器的冷流体侧出口端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相连,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燃烧室燃料输入端相连,所述换热热源与换热器热流侧相连,所述压气机出口与燃烧室入口相连,所述燃烧室出口与高压燃机涡轮入口相连,所述高压燃机涡轮出口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相连,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低压燃机涡轮入口相连,所述压气机、高压燃机涡轮、低压燃机涡轮和发电机通过燃机大轴依次相连。它主要用于燃气轮机和SOFC混合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53208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04886.8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D27/24 , H01M8/04014 , H01M8/06 , F01D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燃料电池无人机动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无人机动力系统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动力系统面临着体积大,重量大,污染气体排放问题。它包括换热器、燃料电池、反应器、压气机、储氨罐、涡轮、发电机、电转换机构、电动机、主离合器、变速器和螺旋桨,储氨罐与压气机的进气口连通,压气机的出气口与反应器的入口连通,反应器的出口与涡轮的入口连通,涡轮的出口与阳极入口连通,阳极出口与反应器外围的催化燃烧区的入口连通,催化燃烧区的出口与大气连通;空气进入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与阴极入口连通,阴极出口与换热器的热流体入口连通,换热器的热流体出口与大气连通。本发明适用于无人机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1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51058.2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制氢耦合可燃冰开采与储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二氧化碳置换法可燃冰开采模块、燃气锅炉、冷凝器、海水淡化模块、淡水箱、海上风机、电解槽、二氧化碳氢化反应器、甲烷氧化反应器以及甲烷燃料电池。本发明将可燃冰开采和海水淡化相结合,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同时实现负碳排放;梯级利用天然气在燃气锅炉燃烧生成的热量,最大程度利用能源;天然气富氧燃烧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减少化石燃料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将海上风能资源转化为碳氢燃料加以合理利用,且甲烷燃料电池可以保证在风电不足的情况下整个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将天然气转化为液态燃料,降低了天然气的储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77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20856.1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储能热发电技术的月球基地能源系统,属于一种蓄热及发电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月昼储热及发电和月夜期间储热单元放热发电的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月夜时间无法供电和电池板发电、温差发电等技术发电能力弱的问题。它包括太阳能槽式集热器、储热单元和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包括换热器、膨胀机、辐射器和储电箱,所述换热器、膨胀机和辐射器沿工质流动方向顺序连通形成回路,所述储电箱与膨胀机连接,所述储热单元与换热器并联并同时与导热油输出主管路和导热油回流主管路之间连通形成回路,所述储热单元与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它主要用于月昼储热及发电和月夜期间储热单元放热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790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51049.3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上风力发电的氢‑氨‑醇多联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海上多联产能源平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海上风电场、天然气平台以及运输船;其中,海上多联产能源平台包括空气分离模块、电解水制氢模块、电气模块、缓冲储存模块、淡水供应模块、氨合成模块、低碳热电联产模块以及甲醇合成模块。本发明将海上风力发电转化为绿氨,氨气液化温度仅‑33℃,所需能耗小于氢气液化;天然气也转化为甲醇,常温下为液态,无需再将天然气冷却至‑160℃再进行液化。液氨和甲醇可通过船舶运回陆地负荷中心使用,或给航行的船舶提供燃料,降低深远海洋资源开发成本和提高技术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922341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1399153.4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5B1/04 , C25B9/00 , C25B9/19 , C25B9/65 , C25B9/67 , H01M8/04029 , H01M8/04082 , H01M8/06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含热管理的集装箱式一体化电氢联产装置,属于氢能利用技术领域。它包括集装箱,集装箱内设置有电气装置、制氢装置、储氢装置、燃料电池、储电装置及热管理装置,可再生能源通过电气装置输入,电气装置与制氢装置、储氢装置、燃料电池、储电装置及热管理装置相连,制氢装置包括电解槽和水处理设备,电解槽与水处理设备相连,电解槽与储氢装置相连,储氢装置与燃料电池相连,储电装置与燃料电池、电解槽及辅助设备相连,热管理装置与电解槽、燃料电池、储电装置、集装箱及辅助设备相连。它主要用于电氢联产。
-
公开(公告)号:CN218386949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1407882.X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再生能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设有风能发电单元和光伏发电单元、直流母线;电源转换器,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风能发电单元和光伏发电单元通过所述直流母线与电源转换器连接,所述电源转换器与辅助设备和电负荷、储能电池、电解槽连接,所述储能电池与换热器A和储热罐连接,所述电源转换器转换的电能一部分为所述辅助设备和电负荷提供电力,该集装箱式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储能系统可以解耦可再生能源产电、产氢、产热过程,系统的电热氢综合供给灵活度高,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热氢负荷匹配性好,能源消纳率和能量转化率高,且不同品位热负荷供给适应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