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吹吸气技术的大跨度桥梁箱梁流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604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810269644.9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一种基于主动吹吸气技术的大跨度桥箱梁流动控制系统,包括两套吹吸气动力设备、风速风向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在箱梁上的前缘和尾缘,沿其展向方向,分别交叉、间隔布置有多个吹气端口与吸气端口,每个前缘的吹、吸气端口通过箱梁内部设置的管道与第一吹吸气动力设备相应的吹吸气端口相连接,每个后缘的吹、吸气端口通过箱梁内部设置的管道与第二吹吸气动力设备相应的吹吸气端口相连接;控制单元根据来流风速和方向,确定吹吸气动力设备产生的吹吸气流的流速,并控制吹吸气动力设备在迎风侧或背风侧形成吹吸气流,从而在箱梁展向方向形成展向干扰。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提高大跨度桥梁钢箱梁的风致振动稳定性。

    一种全流速振动放大自适应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8714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13856.0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流速振动放大自适应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扰流单元和外部弹簧悬挂结构,所述的壳体为平板或方柱形状,在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扰流单元,扰流单元在壳体内部能够做垂直于壳体的展向的转动,在靠近壳体的前缘上平面延展向开有开口槽,扰流单元的前端能够从所述的开口槽内伸出,在靠近扰流单元的前端安装有上、下弹簧组,分别与壳体内部的上、下平面连接;来流流经平板前缘,由于来流流动分离的存在,使得壳体会发生一定频率的振动,扰流单元在壳体内部随壳体振动而发生同频振动,使得扰流单元的前端不断上下伸缩。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增大平板或方柱形状的结构的流致振动幅值及在来流全流速下实现本装置的流致振动。

    大跨度桥梁主梁单箱梁风致振动的主动吸吹气智能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3539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14609.8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跨度桥梁主梁单箱梁风致振动的主动吸吹气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多套正反向空气加速单元,加速度传感器,风速测量仪和控制单元,所述的多套正反向空气加速单元延来流方向以一定间隔平行安装于单箱梁内部,每套正反向空气加速单元包括正反向空气加速器、后滞点导气管、前滞点导气管,正反向空气加速器将得空气从前滞点导气管吸入,经加速后从后滞点导气管吹出,加速度传感器和风速测量仪安装于单箱梁上,用于监测单箱梁的振动信号和风速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空气加速器的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闭环控制,实现正反向空气加速器的吸吹气的智能控制。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减小大跨度桥梁单箱梁的风致振动。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斜拉索风雨激振水线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39980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425438.8

    申请日:2017-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斜拉索风雨激振水线识别方法,其核心是设计一种图像识别算法实现对水线形态演化的非接触式测量。该方法在斜拉索表面设置测量区域并绘制坐标网格系统,通过高速CCD相机拍摄测量区域内水线运动图片,首先根据颜色差异对比从原始图片中识别出水线;然后通过灰度修正和灰度阈值方法获得坐标网格系统二值图,基于Hough变换和最小二乘拟合将各坐标线用方程表示;最后由坐标网格系统来确定水线在索表面的分布位置。按上述方法对连续拍摄的水线运动图片进行识别即可重构出水线形态演化过程。本发明具有测量范围广,获取水线信息多,精度高的优势,且装置简单、操作便捷,易于向实际桥梁工程应用中移植。

    基于三维流动控制技术的大跨桥梁箱梁波浪形风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57091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568662.7

    申请日:2018-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维流动控制技术的大跨桥梁箱梁波浪形风嘴结构,能够减弱涡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控制结构涡振响应,将传统的沿桥梁纵向等截面箱梁变为变截面箱梁,风嘴沿箱梁纵向呈正弦波形布置,以凹凸不平的风嘴产生的竖向旋涡来破坏前缘涡及尾流涡的二维流动特性。展向正弦变化的波长范围为0.125-0.5倍箱梁截面宽度,幅值范围为0.0125-0.05倍箱梁截面宽度。本发明结构简单,控制原理清晰,能够很好地提高大跨度桥梁箱梁的风振稳定性。

    非一致性表面抗风斜拉索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0132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311462.3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一致性表面抗风斜拉索,其特点在于:在所述的斜拉索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椭圆形的控制截面,相邻的控制截面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形成了非一致的斜拉索表面。当来流风吹过结构时,斜拉索表面凹凸不平的变化使得尾流旋涡形成区的空间尺度沿着中心轴线展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减弱了流动沿中轴线方向的一致性,进而减小了斜拉索受到的气动力的脉动性,有助于斜拉索的抗风,实现了对斜拉索表面的优化。本发明结构简单,原理清晰,能够减小斜拉索的风致振动。

    桥梁结构箱型主梁自吸气自吹气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9076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451263.8

    申请日:2017-06-15

    Inventor: 陈文礼 李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0 E01D2/04

    Abstract: 一种桥梁结构箱型主梁自吸气自吹气减振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的减振套,每个减振套包括两个减振套半环,两个减振套半环互相紧固连接,并且固定连接在桥梁箱型主梁的外侧,两个减振套半环内部是空心且连通,第一减振套半环上设有多个进气孔,第二减振套半环上设有多个出气孔。来流通过进气孔进入中空的套环内部并穿过套环从出气孔喷出。通过背风面出气孔喷出的气流打破尾流中的旋涡,阻止尾流形成交替脱落的旋涡,减小主梁表面的脉动压力,大幅度降低主梁表面的升力与升力矩。主梁表面的阻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减小桥梁箱型主梁的风致振动。

    一种圆筒式行波扰流器减阻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3694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22740.2

    申请日:2016-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9/02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筒式行波扰流器减阻减振装置,包括驱动部、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骨架,所述骨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盖连接,所述骨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骨架的迎风面为光滑圆弧面,所述骨架的背风面设有对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行波圆筒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行波圆筒带传动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第一行波圆筒带传动机构和第二行波圆筒带传动机构的速度,在波谷处形成一系列稳定的涡,消除传统意义上的剪切层,能够延缓或阻止尾流旋涡的形成,大幅度减小结构表面的气动力,进而有效抑制或降低结构的风致振动效应。

    一种改进的实桥拉索涡激振动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31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69098.X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进的实桥拉索涡激振动预测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无法准确计算多主频荷载激励下拉索动力响应的问题,本方法考虑拉索抵抗平移运动的阻尼力和抵抗弯曲运动的阻尼力矩,得到了可同时反映拉索结构的阻尼特征和频率特征的动力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拉索的动力特性。将改进的动力模型与尾流振子模型相结合,得到改进的拉索涡激振动‑尾流振子耦合模型,预测出结构涡激振动的锁定特性和振动幅值等主要涡激振动特征,能更准确地反映拉索的动力特性,得到了与现场监测结果相吻合的全风速下拉索涡激振动响应。

    一种提高大跨度桥梁颤振临界风速的自适应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53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63261.X

    申请日:2024-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大跨度桥梁颤振临界风速的自适应控制装置,属于桥梁减振技术领域,包括多组柔性薄钢板、多组张力控制系统、风速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控制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过在桥梁结构的迎风边缘安装辅助柔性薄钢板并控制其张力,在不同风速条件下自适应调整柔性薄钢板的形态,以减少空气动力矩和相位滞后,进而提高桥梁的抗风性能,优化颤振控制效果,显著提高桥梁颤振临界风速,桥梁所受气动力显著下降,以适应不同的风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