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冰船辅助破冰动力系统及破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7690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834974.5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冰船辅助破冰动力系统及破冰方法,包括船体、主推发动机、辅助破冰发动机,主推发动机和辅助破冰发动机均安装在船体里,主推发动机连接螺旋桨,辅助破冰发动机连接动力分配齿轮箱,动力分配齿轮箱连接第一‑第三动力分配齿轮箱输出轴,第一动力分配齿轮箱输出轴连接第一前置倒车螺旋桨,第二动力分配齿轮箱输出轴连接第二前置倒车螺旋桨,第三动力分配齿轮箱输出轴连接抬起扇。本发明可实现双桨差速转向,与舵机配合以解决破冰船在较厚冰层中转向困难响应慢的问题,增大船艏破冰范围,抬起扇为船艏提供向上的推力,利于船艏冲上冰层利用自身重力将冰层压碎,抬起扇将船艏抬起高度提高以增大破冰船破冰时的冲击力。

    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

    公开(公告)号:CN11363605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927909.1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包括上舵叶、下舵叶,上舵叶通过上舵叶伸缩旋转杆连接上舵叶调节机构,上舵叶调节机构通过上连接杆连接上舵叶转换旋转杆,上舵叶转换旋转杆连接上舵叶转换电机,下舵叶通过下舵叶伸缩旋转杆连接下舵叶调节机构,下舵叶调节机构通过下连接杆连接下舵叶转换旋转杆,下舵叶转换旋转杆连接下舵叶转换电机,正车状态时,上舵叶和下舵叶贴合成正车舵并位于螺旋桨后方,倒车状态时,上舵叶和下舵叶相对齐,并位于螺旋桨前方。本发明不仅改善了目前常用的组合推进操纵系统存在的不足,也能够保留其原有的功能和优势,更好地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能。

    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

    公开(公告)号:CN1136360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27909.1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正倒车舵转换的分离舵,包括上舵叶、下舵叶,上舵叶通过上舵叶伸缩旋转杆连接上舵叶调节机构,上舵叶调节机构通过上连接杆连接上舵叶转换旋转杆,上舵叶转换旋转杆连接上舵叶转换电机,下舵叶通过下舵叶伸缩旋转杆连接下舵叶调节机构,下舵叶调节机构通过下连接杆连接下舵叶转换旋转杆,下舵叶转换旋转杆连接下舵叶转换电机,正车状态时,上舵叶和下舵叶贴合成正车舵并位于螺旋桨后方,倒车状态时,上舵叶和下舵叶相对齐,并位于螺旋桨前方。本发明不仅改善了目前常用的组合推进操纵系统存在的不足,也能够保留其原有的功能和优势,更好地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能。

    一种降低叶根处应力并减小梢涡的螺旋桨

    公开(公告)号:CN105947160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293266.9

    申请日:2016-05-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叶根处应力并减小梢涡的螺旋桨,包括桨毂、桨叶、叶梢小叶,桨叶安装在桨毂上,叶梢小叶的端部上设置凹槽,桨叶的端部上设置与凹槽配合的凸起,叶梢小叶与桨叶通过凹槽以及凸起以镶嵌式的方式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叶梢小叶上设置横向止流板,所述横向止流板与叶梢小叶为一体式结构。本发明桨叶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会被抵消一部分,这样一来叶根厚度可以降低,叶根处产生的推力会更大,并且有助于减少空泡,优化性能;螺旋桨在旋转过程中叶面的液体不会流向叶背,减小梢涡,降低噪声,叶梢可以提供更大的推力。

    一种可变导管水下航行器用动力推进装置及推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183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26354.8

    申请日:2024-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器动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导管水下航行器用动力推进装置及推进方法;该推进装置,包括:包括螺旋桨和艇尾外壳、导管组件、以及调节驱动单元,螺旋桨与艇尾外壳连接,导管组件套设在艇尾外壳上,导管组件包括多个减速导管和多个加速导管,多个减速导管和多个加速导管沿螺旋桨的轴向环形排列;调节驱动单元包括多组移动执行部件和多组伸缩连接件、以及多组伸缩执行部件,伸缩连接件一端与导管组件固定连接,伸缩连接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执行部件上;伸缩执行部件的组数与伸缩连接件的组数相对应,伸缩执行部件安装在伸缩连接件内、以及航行体内。可实现实时切换导管螺旋桨的加减速导管切换以适应不同工况需求。

    一种基于交流电移相的永磁同步轴带电机矢量控制电路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95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39509.1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交流电移相的永磁同步轴带电机矢量控制电路及方法。本发明涉及永磁同步轴带电机矢量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对永磁同步轴带电机进行矢量控制。三相交流电经过上述可控移相器,通过相应晶闸管开关的导通与关断,可产生6种不同的相位移动。再根据平均值等效原理,选择出合适的相位移动,得出最理想定子电压合成矢量,完成对永磁同步轴带电的矢量控制。本发明可使轴带电机直接使用三相交流电,无需交‑直‑交的电能变化,简化船舶电网。同时,本发明是对定子电压合成矢量的控制,可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动态响应,也比较适合数字化控制系统。

    一种具有侧翼的折叠式T型水翼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2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53560.0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一种具有侧翼的折叠式T型水翼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船舶节能技术与船舶稳定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水翼工作模式单一的问题。包括立柱、两个主翼及两个侧翼,其中两个主翼分别位于立柱的两侧,且两个主翼的一端均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转动安装在立柱的底端,两个侧翼分别位于两个主翼远离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通过两个第二驱动装置对应控制两个侧翼旋转或翻转。通过本发明的T型水翼,能够提高在高航速与低航速下的船舶稳定性。本发明的T型水翼能安装在各类快艇上,不改变原有的船体结构,可增加快艇航行的速度与稳定性。

    逃逸气体分离装置、方法以及逃逸气体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723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86327.0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逃逸气体分离装置、方法以及逃逸气体回收系统,属于气体燃料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体燃料发动机的逃逸气体回收;解决了现有气体燃料发动机所存在的逃逸气体难以与废气分离开来、无法回收利用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三通管、回气气门以及分离控制子系统;所述回气气门有两种工作状态: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打开状态:所述排气通道进气管与所述排气通道出气管5.1的连通处的开通截面积,是所述排气通道进气管与所述回气歧管的连通处的开通截面积的5%至20%。所述逃逸气体分离装置、方法以及逃逸气体回收系统,适用于分离并回收气体燃料发动机中的逃逸气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