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29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34532.2
申请日:2024-03-22
IPC: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Q50/08 , G06Q50/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玻璃楼宇建筑的净负荷分解方法、设备和介质,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光伏玻璃楼宇建筑的净负荷时间序列数据并进行预处理;S2、将预处理后的净负荷时间序列数据输入训练好的净负荷分解模型进行净负荷分解,输出总需求负荷时间序列数据和光伏玻璃发电量时间序列数据,所述净负荷分解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门控循环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搭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更加快速、全面、精细地了解光伏玻璃楼宇建筑的用电模式,识别高能耗时段和高能耗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38326.4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交流母线三相电压ua、ub、uc经过傅里叶变换和谐波检测得到Unmax和φn,将Unmax和φn代入计及谐波的关断角γn的计算式中得出γn,基于所述γn,根据关断角整定值γref计算式,得到关断角整定值γref;将γref与关断角实测值γmes作差,通过比例积分环节得到交流电压补偿量ΔU;根据交流系统故障是否发生,以及γref与γmes的差值是否大于0,通过故障判断模块Fault or控制交流电压补偿量ΔU是否投入无功控制环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控制MMC侧无功功率的输入值,使LCC‑HVDC发生连续换相失败的次数减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7214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0799990.X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变共识机制的配网故障隔离指令传输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多市场组织的配电主站、监控系统和配电终端设备作为区块链节点,构建配电网运行控制区块链网络;在发生配网故障时,根据故障位置判定参与隔离操作的区块链节点;在所述参与隔离操作的区块链节点间基于可变共识机制方式建立共识通道,以该共识通道作为隔离操作指令执行通道;依据隔离方案和所述隔离操作指令执行通道完成故障隔离操作指令的执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操作指令传输具有安全可信、过程可追溯、传输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74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910892258.X
申请日:2019-09-20
IPC: G06F18/2433 , G06F18/2321 , G06F18/23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同步相量量测装置的风电异常数据辨识方法,该方法考虑风速对异常数据辨识的影响,采用改进的FCM算法对风机运行数据聚类,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聚类结果进行计算得到可行域矩阵,进而依次进行异常数据辨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优越的辨识速度和精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0157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359366.4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采集出口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接口板、开入板、开出板、多个独立运行的处理板和管理板;所述接口板通过总线背板连接处理板,所述接口板采集信号后,转化为电信号传给处理板;所述开入板通过总线背板连接管理板,采集外部开关量信号后传给管理板;所述管理板通过总线背板连接处理板和开入板,接收开入板传来的开关量信息并传给处理板;每个所述处理板均通过光口连接后端设备,所述处理板:基于电信号进行转换解码得到采样数据后,将采样数据组包传给后端设备;基于开关量信息进行组包后发送给后端设备。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数据采集出口控制装置,实现了数据采集出口的冗余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902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36712.9
申请日:2022-11-16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源保护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安装于主动配电网开关柜、环网柜的无源保护终端、安装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点、配网系统电压母线的uPMU,无源保护终端和uPMU分别与故障定位主机连接,故障定位主机与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连接。该方法包括:根据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建立受控电流源模型,得到分布式电源并网点阻抗支路模型;建立主动配电网序分量计算网络,以计算配网馈线线路的支路电流;无源保护终端采集配电网馈线线路的电流、uPMU同步测量终端采集电压测量数据,并传输到故障定位主机进行匹配,以搜寻故障点位置、隔离故障区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准确进行故障定位、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208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45963.9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查子儒 , 郑小江 , 吴通华 , 曾平 , 王中浪 , 戴魏 , 刘亚东 , 窦雪薇 , 饶丹 , 李嘉 , 洪丰 , 程瑞琪 , 邹晓峰 , 周德生 , 冯倩 , 杜炤鑫 , 文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改扩建间隔保护装置CCD文件配置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对预配置的变电站进行改扩建时,根据预设的装置连接关系模板对改扩建间隔的保护装置进行自动配置,生成相应的CCD文件;其中,所述变电站的配置包括:获取IED设备的ICD文件并进行标准化、远期最大化处理;获取系统规范的SSD文件并结合处理后的ICD文件进行系统配置生成变电站的SCD文件;使用标准化配置工具将SCD文件分解为CCD文件和CID文件并下载至相应的IED设备中完成变电站配置;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运行间隔配置文件的前提下,减少改扩建间隔繁琐的二次回路配置过程,减小调试人员工作量,缩短工程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5273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55866.4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扰动量的变压器漏抗测量方法及系统,属于变压器漏抗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电压扰动量的变压器漏抗测量方法,克服了变压器短路阻抗传统方法的原理缺陷,通过构建含原副边漏感的时域表达式以及原副边漏感表达式,结合三角绕组环流以及不饱和相电流,能够分别求出原边和副边的漏感,进而实现变压器漏抗的准确测量,无需用到变压器副边的电气量,方案简单,实用,切实可行,便于实现。进一步,本发明充分考虑不饱和相电流特性,即:只有在不饱和时计算得到的值才是实际漏感值。时域上存在某个时间区间是不饱和区间,因此将这段时间区间内求得的值作为漏感,并且该值保持恒定,进而可取该恒定的值为漏感值,方案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447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437597.1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EPON的城市配网广域保护主机,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OLT模块、DSP前置采集模块、DSP逻辑处理模块、通信管理模块和电源模块,OLT模块与若干个既有ONU进行通信,DSP前置采集模块分别与OLT模块和DSP逻辑处理模块进行通信,通信管理模块分别与OLT模块、DSP前置采集模块和DSP逻辑处理模块进行通信,OLT模块、DSP前置采集模块、DSP逻辑处理模块和通信管理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信息交互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处理速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4630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253250.X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建筑物负荷集群的分层多级电网调控方法,其包含:电网调度端将调控任务分解到各个配网片区调度端,各配网片区调度端对所管辖的建筑物集群实施调控,各个大型建筑物作为基本节点协调其内部的需求侧资源;同时,灵活资源聚合端挖掘各建筑物负荷的需求响应潜力,并通过聚合算法,将数量多、容量小的分散需求侧资源转化为能够向灵活资源使用端提供能源服务的灵活资源。其优点是:降低调控的复杂度,实现大城市受端电网负荷跟踪电源能力的最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