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7808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638784.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大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通过2,6‑二甲氧基苯酚合成环己醇的方法。本发明首次使用Pt/Co3O4催化剂对2,6‑二甲氧基苯酚进行加氢脱氧处理,实现最终产物环己醇的合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产物单一,使用Pt/Co3O4催化剂,使最终反应产物中环己醇的选择性在95%以上。反应温度控制在373~873K,2,6‑二甲氧基苯酚可很快实现完全转化。本发明的Pt/Co3O4催化剂在间歇釜反应中重复使用性能较好,并可在固定床上长时间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25334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92121.9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C07D307/33 , B01J2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加氢乙酰丙酸制备γ-戊内酯的方法,即乙酰丙酸在AgZrO2GO催化剂的作用下于水相中选择性加氢反应生成γ-戊内酯。采用AgZrO2GO催化剂在200℃和3MPa氢气压力于水相中反应4h,乙酰丙酸的转化率可达100%,γ-戊内酯的收率>99%,且Ag和Zr均无析出。AgZrO2GO催化剂中的Ag组分比Pt、Pd等贵金属廉价,反应过程中不析出;ZrO2在乙酰丙酸水溶液中也很稳定;往催化剂中引入氧化石墨烯后,催化剂获得了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金属Ag粒子不易从催化剂表面脱落。与没有加入氧化石墨烯的AgZrO2催化剂相比,AgZrO2GO催化剂比表面积大,Ag和ZrO2晶粒小、结合更牢固,对该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53732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611171784.X
申请日:2016-12-17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C10M173/00 , C10N30/04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豆油的乳化技术,特别涉及大豆油乳化液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大豆油乳化液,包括:乳化剂1‑5wt%,黄原胶0.2‑1wt%,硝酸钠0.01‑0.05wt%,大豆油4‑10wt%,水85‑95wt%。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大豆油乳化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本发明制备的乳化剂具有优良的流动性、水溶性及室温稳定性,室温下静置1年稳定,保持不分层,并且具有良好的润滑和降温性能,制备的乳化液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
-
-
公开(公告)号:CN10938475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601930.7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C07D307/36 , B01J2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加氢5-羟甲基糠醛制备2,5-二甲基呋喃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以一种钴与石墨烯复合材料(Co/rGO)为催化剂。Co/rGO催化剂无需还原预处理,在140℃-200℃和1-2MPa氢气压力下,HMF的转化率可达100%,DMF的收率超过90%。Co/rGO催化剂比Pt、Pd等贵金属类催化剂廉价,只解离C=O/C—O键,不破坏呋喃环以及C—C键,因此对DMF有很高的选择性,且不需要预还原处理,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27624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204390.2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大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成环己烷的方法。本发明首次使用纳米金负载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催化剂对对苯二酚或对苯醌进行加氢脱氧处理,实现最终产物环己烷的合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产物单一,使用Au/TiO2催化剂,使最终反应产物中环己烷的选择性接近100%。反应温度控制在473~873K,对苯二酚和对苯醌可很快实现完全转化。本发明的Au/TiO2催化剂在间歇釜反应中重复使用性能较好,并可在固定床上长时间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04717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58080.8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C07D307/33 , B01J23/89
Abstract: 本分案申请涉及一种制备γ‑戊内酯的方法,特别是乙酰丙酸在CuAg/Al2O3催化剂的作用下选择性加氢反应生成γ‑戊内酯。CuAg/Al2O3催化剂无需经过还原预处理,在Ag的促进下能够在180℃、1.4MPa温和条件下原位还原产生催化活性,使γ‑戊内酯的收率接近100%,CuAg/Al2O3催化剂省去还原预处理步骤,显著降低催化反应的操作和维护成本,而且该催化剂能够在180℃、1.4MPa温和条件下抑制Cu析出,有利于产物分离提纯,经过多次循环利用依然具有很好的活性和很高的稳定性,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65225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27737.4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C07D307/33 , B01J23/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γ-戊内酯的方法,特别是乙酰丙酸在CuAg/Al2O3催化剂的作用下选择性加氢反应生成γ-戊内酯。CuAg/Al2O3催化剂无需经过还原预处理,在Ag的促进下能够在180℃、1.4MPa温和条件下原位还原产生催化活性,使γ-戊内酯的收率接近100%,CuAg/Al2O3催化剂省去还原预处理步骤,显著降低催化反应的操作和维护成本,而且该催化剂能够在180℃、1.4MPa温和条件下抑制Cu析出,有利于产物分离提纯,经过多次循环利用依然具有很好的活性和很高的稳定性,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537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71784.X
申请日:2016-12-17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C10M173/00 , C10N30/04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豆油的乳化技术,特别涉及大豆油乳化液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大豆油乳化液,包括:乳化剂1‑5wt%,黄原胶0.2‑1wt%,硝酸钠0.01‑0.05wt%,大豆油4‑10wt%,水85‑95wt%。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大豆油乳化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本发明制备的乳化剂具有优良的流动性、水溶性及室温稳定性,室温下静置1年稳定,保持不分层,并且具有良好的润滑和降温性能,制备的乳化液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0607595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96774.7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B01D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1/04 , B01D11/04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萃取分离的方法,具体的说是促进被萃取物从下相往上相转移的方法。在有机溶剂和原溶剂所构成的双向体系中,有机溶剂为上相,原溶剂为下相,向下相中加入沸腾剂和沸腾核,并加热双相体系的底部,通过沸腾剂的内循环,促进被萃取物从下相往上相转移。对于两相密度差大、下相粘度高的双相体系,通过沸腾剂的鼓泡扰动和在相际的穿越过程,被萃取物的相际传质速率会大大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