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23849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10305033.5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2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富氧曝气装置,属于曝气设备领域,包括主浮体及环绕主浮体的三个副浮体,主浮体上表面固定有风机,风机的输出端连接送气管一和送气管二,送气管一连通位于主浮体下方的通气管一,通气管一周圈设有转动叶板,转动叶板上设有连通通气管一的通气支管一,通气支管一的出口位于转动叶板转动方向的后侧面上;送气管二连通位于副浮体下方的通气管二,通气管二周圈设有旋转扇叶,旋转扇叶上设有连通通气管二的通气支管二,通气支管二的出口位于旋转扇叶转动方向的后侧面上。本发明能在进行充氧的同时实现较好的横向和纵向的水循环,还能促使装置整体发生灵活性高、连续性强的移动,从而能使水体富氧充足并保证较高的曝气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26691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522685.4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2F3/34 , C02F3/20 , B63B35/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体移动复氧环保船,包括船体,且所述船体为对称固定的双浮体结构,所述环保船还包括曝气系统和垃圾收集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生物催化反应曝气装置和驱动耦合射流曝气机,所述生物催化反应曝气装置包括过氧化氢储罐、生物催化反应容器以及膜组件,所述生物催化反应容器中部固定有过氧化氢酶催化床,所述驱动耦合射流曝气机包括一对固定于船体的双浮体结构之间的射流曝气;所述垃圾收集系统包括设于双浮体之间的格栅。本发明通过生物催化曝气和驱动耦合曝气相结合,能够高效增加水体溶解氧,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移动曝气的能耗,且本发明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无噪音污染、全天候工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5182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08568.6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分流、净化系统,属于雨水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分流池、重力垂直流人工湿地、贮水池,所述分流池通过连接管一与贮水池连接,且分流池通过排污管与重力垂直流人工湿连接,所述重力垂直流人工湿地包括呈阶梯型结构排列的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和三级反应池,且每个反应池的内部均填充有基质,每个所述反应池的内部均填充有位于基质上方的土壤层,且每个土壤层上均种植有植株一,所述一级反应池的左端设有布水池。本发明中的复合湿地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水力停留时间长,对机物有较好的去除能力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实现水生生境和旱生生境的复合交替吸附、降解和净化城市雨水的多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218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40146.1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09C1/00 , C02F11/121 , C02F11/10 , C02F11/145 , C02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盐碱地修复结构,包括盐碱地基础层、隔断层、加强层和改良土壤层,所述盐碱地基础层上设有至少一条修复槽。本发明通过在加强层上方的修复槽内部回填有由河道底泥与砂质土壤相混合而成的改良土壤层,并在改良土壤层的上方种植有盐生植物,不仅解决了河道底泥的利用问题,利用河道底泥中黏土含量高对低黏土含量的砂质盐碱地进行改良,从而提升砂质盐碱地的土质,减小砂质盐碱地的通透性以及土壤之间的间隙,减缓水分的蒸发,固水固土,利用河道底泥中的有机物提升土壤肥沃性,有利于植物生长,产生经济效益,利用盐生植物的生长吸收盐碱地中的盐份,对盐碱地进行修复,实现河道底泥的资源化利用,且改善了自然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84238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05033.5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2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富氧曝气装置,属于曝气设备领域,包括主浮体及环绕主浮体的三个副浮体,主浮体上表面固定有风机,风机的输出端连接送气管一和送气管二,送气管一连通位于主浮体下方的通气管一,通气管一周圈设有转动叶板,转动叶板上设有连通通气管一的通气支管一,通气支管一的出口位于转动叶板转动方向的后侧面上;送气管二连通位于副浮体下方的通气管二,通气管二周圈设有旋转扇叶,旋转扇叶上设有连通通气管二的通气支管二,通气支管二的出口位于旋转扇叶转动方向的后侧面上。本发明能在进行充氧的同时实现较好的横向和纵向的水循环,还能促使装置整体发生灵活性高、连续性强的移动,从而能使水体富氧充足并保证较高的曝气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42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95404.4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安徽优环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吸附性工业废气处理装置,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中心处铰接有废气管,且废气管上下端的外壁与处理罐内壁之间均等角度分布有支撑网板,所述废气管的内部由下至上贯穿安装有空气管,本发明基于催化床的高吸附性和高占比的重量变化原理,设计一种分腔不分体的反应器,腔体的一侧进行吸附另一侧进行脱附,同步进行,当吸附和脱附结束后,由于两侧较为明显的重量变化利用特殊结构设置实现中心轴的旋转并使VOCS废气和空气的发生切换,在保证VOCS废气和空气持续通入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空气和VOCS废气的秩序排布,最大程度提升废气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61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444210.4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7D213/79 , C09K11/06 , C07D213/803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有效的用于双通道特异性识别内N2H4和Cu2+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荧光探针为(E)‑2‑(3‑(4‑(二乙氨基)苯基)丙烯酰)苯基吡啶甲酸酯;双识别位点的修饰显着提高了荧光探针应用潜力;可在各种干扰物存在下对N2H4和Cu2+的识别具有优越的选择性,对常见生物分子有着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可进入HeLa细胞和斑马鱼体内并与体内N2H4和Cu2+迅速发生反应,产生可肉眼分辨的荧光淬灭现象,能够清晰地观察N2H4和Cu2+在活性细胞中的分布情况;不仅可对胞内N2H4和Cu2+选择性识别,且能在各种活细胞的生长环境下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N2H4和Cu2+。
-
公开(公告)号:CN1171059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93627.1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7D311/1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酰肼类衍生物用于Cu2+和草甘膦定向识别的荧光化合物,包括荧光化合物为(E)‑7‑(二乙基氨基)‑N'‑(4‑(二乙基胺)‑2‑羟基亚苄基)‑2‑氧代‑2H‑色烯‑3‑碳酰肼。本发明通过荧光化合物中定向识别的设计,显著提高了荧光探针对Cu2+和草甘膦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并且该荧光化合物不与生物体内常见其它分析物反应,且在常见分析物的干扰下可有效的检测Cu2+和草甘膦,即该荧光化合物抗干扰能力强,不仅如此,该荧光化合物能在各种活细胞的生长环境下有效检测外源性Cu2+和草甘膦,同时该荧光化合物的logP=4.55,表明该荧光化合物是亲脂性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细胞膜通透性,在不同浓度的细胞毒性试验表明该荧光化合物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012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444205.3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7D277/6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联氨特异性检测的ESIPT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荧光化合物为2‑(苯并[d]噻唑‑2‑基)‑1,4‑亚苯基双(4‑溴丁酸酯),其可以特异性检测细胞和生物体内的联氨;具有较好的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较低的细胞毒性,可进入活细胞中并与胞内外源性联氨迅速发生迈克尔加成环化反应,产生可肉眼分辨的强烈荧光;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得出该荧光化合物可以在各种干扰物下对联氨有着优越的选择性,对常见生物分子有着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该荧光化合物还具有在不同环境水样中定量检测联氨的潜力;不仅可对胞内外源性联氨选择性识别,还能在各种活细胞的生长环境下高灵敏度的检测联氨,应用于活细胞及斑马鱼成像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4030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05990.9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C01B32/05 , B01J21/18 , B01J20/20 , C02F1/72 , C02F1/28 , C02F103/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荷叶生物炭的制备及其高效降解高温有机废水的应用,属于材料科学与污染物处理领域,该方法是将清洗干燥后的荷叶粉碎,然后在700‑900摄氏度的温度下热解,最终制得未经改性且含有氧官能团并具有N元素自掺杂效果的荷叶生物炭。本发明以废弃荷叶作为生物炭制备原料,降低了制备的成本,更有效解决了如何高效利用废弃荷叶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此外本发明无需对荷叶进行改性,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具有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优势,除此之外,本发明制备的荷叶生物炭在处理高温印染废水有特殊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加速荷叶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印染废水的能力,为处理高温印染废水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