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4922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90363.7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取共用型压缩空气储能蓄热系统,该存取共用型压缩空气储能蓄热系统包括:蓄热装置,蓄热装置包括多个蓄热器,蓄热器具有用于填充蓄热介质的蓄热腔和与蓄热腔隔离的换热腔,多个蓄热器的换热腔并联连接于蓄热装置的换热流路,且多个换热腔中的至少部分可选择性地与换热流路连通;压缩机,压缩机与换热流路相连;储气装置,储气装置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于换热流路的两端;膨胀机,膨胀机与换热流路相连。本发明的存取共用型压缩空气储能蓄热系统,可以大幅降低投资成本,节省运行电损耗以及空气加热和冷却时的压降损失,提高系统效率,通过设计可独立并入换热流路的多个蓄热器,确保存储的热能为高温度的高品质热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5698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89719.5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错级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错级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前级压缩机、吸热器、后级压缩机、储气装置、第一蓄热装置、第二蓄热装置、前级回热器、后级回热器、前级膨胀机、后级膨胀机;其中前级压缩机的出口、吸热器的第一侧、后级压缩机、储气装置、前级回热器的第一侧、前级膨胀机、后级回热器的第一侧、后级膨胀机的进口顺次连接;吸热器的第二侧、第一蓄热装置、后级回热器的第二侧相连,第二蓄热装置、前级回热器的第二侧相连。本发明提供的错级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过采用错级回热的方式,使储热介质的温度能够错位级间利用,避免级间多级回热减少空气压降,可以提高热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整个储能系统的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29589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4814.9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V10/82 , G06V10/40 , G06V10/77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6 , G06N5/04
Abstract: 面向复杂电力视觉场景的多模态模型风格嵌入方法及系统,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增强视觉语言预训练模型的风格表达能力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扩散模型辅助多模态模型建立连续空间的领域级风格提示词,将扩散模型的知识迁移到多模态模型中,在面向复杂电力视觉场景时具有更丰富的风格表达和建模能力,可以描述更加细致的风格信息;本发明通过建立实例级风格特征提取模型,将实例级风格特征提取模型与领域级风格信息库的风格信息对齐,推理过程中针对单张图像输入,能够生成高效精确的风格提示词,适用于电力真实场景中的缺陷识别、目标检测等任务,有效增强下游任务中的视觉文本预训练模型的风格泛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95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14814.9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V10/82 , G06V10/40 , G06V10/77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6 , G06N5/04
Abstract: 面向复杂电力视觉场景的多模态模型风格嵌入方法及系统,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增强视觉语言预训练模型的风格表达能力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扩散模型辅助多模态模型建立连续空间的领域级风格提示词,将扩散模型的知识迁移到多模态模型中,在面向复杂电力视觉场景时具有更丰富的风格表达和建模能力,可以描述更加细致的风格信息;本发明通过建立实例级风格特征提取模型,将实例级风格特征提取模型与领域级风格信息库的风格信息对齐,推理过程中针对单张图像输入,能够生成高效精确的风格提示词,适用于电力真实场景中的缺陷识别、目标检测等任务,有效增强下游任务中的视觉文本预训练模型的风格泛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26304.7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田腾 , 仇茹嘉 , 赵龙 , 耿佳琪 , 王恩惠 , 袁一玮 , 宋东波 , 胡啸宇 , 陈嘉 , 王庆军 , 张淑娟 , 朱太云 , 丁国成 , 陈庆涛 , 陈凡 , 郑浩 , 李坚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雷达的电力系统广域网预警防护系统、方法,系统包括:若干节点监控模块、远程传输模块和中央处理总机;若干节点监控模块分布在电力系统中需要进行雷电监测的设施周边;远程传输模块用于传输若干节点监控模块输出的探测电信号;中央处理总机接收远程传输模块传输的探测电信号,并对探测电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进行雷电预警,本发明依靠量子激光雷达的高空间分辨率的监测效果,可以实现雷暴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发生的准确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8071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774169.8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50/18 , G06F16/35 , G06F40/284 , G06F40/194 , G06F40/216 , G06F40/247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语言大模型与专利数据库交互技术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模型的专利预警分析方法及其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企业的第一申请专利集信息和竞争企业的第二申请专利集信息;再确定第一关键词信息和第二关键词信息;再确定第一核心分类词组信息和第二核心分类词组信息;然后依次比对第一核心分类词组信息和各个第二核心分类词组信息,确定重复词数量信息并生成预警信息,预警信息作为大型语言模型的高价值输出。本申请能够有利于大型语言模型对海量文献进行学习和精准理解,帮助分析人员把握技术发展的脉络,为企业的研发和知识产权管理提供重要支持,有利于挖掘专利的技术价值和推广潜力,推动电网行业创新技术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78653.3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联微仪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低噪声磁传感器,属于仪器仪表领域,包括TMR器件、读出电子学电路和低温制冷器,读出电子学电路用于检测并放大TMR器件输出的微弱信号,TMR器件和读出电子学电路均位于低温制冷器的真空腔体内,且紧贴低温制冷器的冷侧;通过将TMR器件及读出电子学电路设置在低温制冷器的真空腔体内,且紧贴其冷侧,通过对低温制冷器的控制,将真空腔体内温度准确维持在一个既定的温度,一方面提高TMR器件测磁灵敏度,达到或者接近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磁灵敏度,实现微弱磁信号的测量,另一方面读出电子学电路在低温下,电子噪声显著减少,增强了微弱磁场的识别能力,实现对微弱磁场的测量,不需要极低温度,极大地降低了测量系统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929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0842272.6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6T7/33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信息引导的跨域图像几何配准方法,包括获取针对同一区域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源图像和目标图像,针对两种图像构建跨域图像几何配准网络,进行图像结构信息引导的特征提取,进行跨域图像几何配准网络训练形成跨域图像几何配准网络模型,将源图像和目标图像送入训练好的跨域图像几何配准网络模型中,获得源图像和目标图像之间的几何变换参数,根据几何变换参数对源图像进行几何变换和像素插值,实现源图像与目标图像处于同一坐标系下,从而完成跨域图像的全局配准;本发明利用图像对的结构信息来引导网络训练,以降低跨域图像特征差异的影响,提高跨域配准的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7963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911018674.3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18/23 , G06F18/214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EWT和ODBSCAN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可解决单一的预测模型对于具有复杂变化及随机特性的负荷序列,预测难以获得理想的精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EWT和ODBSCAN的组合预测方法,首先,采用EWT分解负荷,得到不同的固有模态分量;其次,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各分量进行预测。其中,低频、中频分量采用IRF预测;高频分量具有不确定性,使用ODBSCAN根据气象因素温度和湿度聚类,再根据每类的样本特性选择处理方法。最后,叠加各个分量的预测结果,获取总的预测结果。根据某地市现场实测负荷数据进行实验,预测结果分别与EWT‑IRF、EWT‑RF、EMD‑IRF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可以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体现实际负荷的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03875.X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柔性合环装置与台区信息互联互通的架构及方法,属于柔性配电网技术领域,解决如何提高柔性互联配电网的调控水平的问题;柔性合环装置部署在互联台区的线路末端连接多个配电台区,融合终端安装在台区配电变压器的出线侧;连接在各台区线路上的柔性合环装置与配有融合终端的台区建立通信,融合终端向通信单元传输台区柔性互联调控指令和本台区数据,通信单元将装置运行情况及其他台区运行数据沿同条通信线传至融合终端,融合终端之间通过通信单元进行数据交互,或进行各台区运行情况的边对边交互;本发明加快了柔性互联系统内的信息交互,实现了台区负载均衡和配电台区故障时的重要负荷快速转供,提高了柔性互联配电网的调控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