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259016U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20929579.X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泥岩遇水易软化、崩解,直接利用泥岩作为填料,路基稳定性差。本实用新型在土基中构筑汇水槽;在土基的表面铺设有不透水层,在不透水层上依次构筑下路堤、上路堤、路床以及路面结构层;在路基两侧分别构筑粘土护坡。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路基,有效降低了基底中部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或毛细水对上部路基的侵害;尽可能避免泥岩遇水软化、泥化现象,大大节省了材料和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就地取材,避免大量土方调运和弃土,降低工程造价;解决了泥岩路堤上直接填筑改良土路床压实度验收不合格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450507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364222.6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栏轮廓标,属于轮廓标技术领域;包括底层,所述底层的顶部设置有胶层,所述胶层上固定连接有反光膜,所述底层和所述反光膜上均设置有多组沿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的裂缝线,所述底层上设置有多个腔体,所述腔体位于所述反光膜的侧边位置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裂缝线和腔体,在使用时,收卷的护栏轮廓标进行展开,然后根据使用的长度,将护栏轮廓标从裂缝线进行撕开,然后通过按压腔体的位置,将底层从胶层处撕开,即可使用反光膜,本申请的护栏轮廓标结构简单,可以选择任意长度,不需要工具裁剪,且反光膜与底层便于分离,提高了操作方便性,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217104589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0899764.9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油石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桶,分离桶为空心柱形结构,分离桶倾斜设置,顶端为入料端,底端为出料端;分离组件,分离组件设置于分离桶内,分离组件和分离桶相对旋转,沥青混合料在分离桶内与分离组件和分离桶内壁进行碰撞;高压喷头,高压喷头设置于入料端,对分离桶内喷水;多层筛分组件,多层筛分组件设置于出料端,对分离后的集料进行筛分。本实用新型中,对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机械分离的方式,在分离桶和分离组件之间的机械高度运转的过程中,使得集料表面的沥青剥离,从而无需使用化学溶剂对集料进行浸泡,一方面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提高了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059679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386337.1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曹光伦 , 胡可 , 石雪飞 , 宋军 , 陈发根 , 于春江 , 李润清 , 雷进 , 梁长海 , 朱俊 , 段海澎 , 孙海鹏 , 曹皓 , 陈维平 , 刁凯 , 李绍华 , 刘志权 , 李鸿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联式施加轴向拉力的试验加载装置,用于对试验构件施加轴向拉力,试验加载装置包括轴向反力梁、径向反力梁、千斤顶、连接杆及连接锁紧件,轴向反力梁设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试验构件平行放置在两个轴向反力梁之间,径向反力梁设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且径向反力梁垂直于轴向反力梁设置,千斤顶设有两个,千斤顶的一端安装在轴向反力梁的第一端,千斤顶的第二端抵接其中一个径向反力梁;轴向反力梁的第二端抵接另一个径向反力梁;试验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和连接锁紧件与两个径向反力梁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提高试验的精确性,同时减少试验误差,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9907184U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20356705.5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耐候钢组合梁桥的梁端防、排水构造系统,包括:桥台,该桥台的一侧设置有盖梁,所述盖梁上设置有支座垫石;钢主梁,所述钢主梁设置在所述支座垫石的上表面,其中所述钢主梁包括主梁腹板、垂直设置在所述主梁腹板上端的主梁上翼缘、设置在所述主梁腹板下端的底板,所述主梁上翼缘上表面设置路面,所述钢主梁与所述桥台之间设置有伸缩缝,所述主梁腹板的右端侧壁竖直设置有挡水板,所述钢主梁向所述桥台方向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采用多道防、排水措施,保证用耐候钢钢板组合梁桥稳定锈蚀层的形成,确保耐候钢在钢板组合梁桥中成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944290U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20347315.7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C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墩、板悬浮式筒形剪力撑连接结构,预制混凝土梁板与预制混凝土墩之间通过筒形剪力撑与连接螺栓连接,墩顶空腔内设置有隔板,筒形剪力撑下端悬浮置于墩顶空腔内隔板上方,筒形剪力撑由底撑板、开孔筒及法兰盘焊接组成,底撑板与法兰盘平行设置,开孔筒焊接在底撑板与法兰盘之间,法兰盘平行于预制混凝土梁板设置,连接螺栓贯穿螺栓孔,上端锚固于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下端锚固于法兰盘上,在螺栓孔内现浇混凝土,在墩顶空腔内隔板上方现浇混凝土,实现预制墩、板快速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连接构造,大大降低现场工作量,实现了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工地快速连接,推动了公路工业化建造技术的发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793848U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20110712.2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墩、板筒形剪力撑连接结构,预制混凝土梁板与预制混凝土墩之间通过筒形剪力撑与连接螺栓连接,筒形剪力撑下端设置于墩顶空腔内,筒形剪力撑由底托板、开孔筒及法兰盘焊接组成,底托板与法兰盘平行设置,开孔筒焊接在底托板与法兰盘之间,法兰盘平行于预制混凝土梁板设置,连接螺栓贯穿螺栓孔,上端锚固于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下端锚固于法兰盘上,螺栓孔与筒形剪力撑周边封堵后灌注混凝土,实现预制墩、板快速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连接构造,大大降低现场工作量,实现了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工地快速连接,推动了公路工业化建造技术的发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67600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401214.5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墩、板快速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梁板与预制混凝土墩,预制混凝土梁板的板底开设有嵌固槽,预制混凝土梁板的板顶开设有垂直的连通孔,连通孔与嵌固槽相通,预制混凝土墩开设有墩顶空腔,在墩顶空腔内设置有垂直设置的锚固钢筋,在锚固钢筋周围设置锚固钢筋骨架,的预制混凝土墩在拼装时嵌入嵌固槽,锚固钢筋穿过墩顶空腔、嵌固槽、连通孔至预制混凝土梁板的上表面,嵌固槽混凝土封堵后,由连通孔灌注混凝土,在墩顶空腔、嵌固槽、连通孔内填充有混凝土,形成预制墩、板快速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连接构造,减少了材料使用,大大降低现场工作量,推动了公路工业化建造技术的发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1235903U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23140785.6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高度桥面板湿接缝组合式预留钢筋结构,包括多块变高度预制桥面板,相邻的变高度预制桥面板之间间隔形成接缝,两侧的变高度预制桥面板近接缝侧均设置有延伸至变高度预制桥面板外侧的多个钢筋,多个钢筋沿变高度预制桥面板横向分布,两侧的变高度预制桥面板近接缝侧还设置有延伸至变高度预制桥面板外侧的多个锚定板钢筋,多个锚定板钢筋间隔设于钢筋下方,两侧的变高度预制桥面板和钢筋以及锚定板钢筋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为一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左右两侧湿接缝钢筋的奇偶错缝对接设置,充分利用了湿接缝空间,加强了湿接缝构造刚度和整体性,下层锚定板钢筋充分运用了桥面板加宽厚度,使得接缝连接更加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21235897U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23140789.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00 , E01D2/02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主梁钢混组合梁桥,包括桥面板(1)、主梁(2)、纵向小钢梁(3)、斜撑(4)和横撑(5),所述桥面板(1)下方设有两个主梁(2),两个所述主梁(2)底端通过横撑(5)相连,所述纵向小钢梁(3)设于两个主梁(2)之间,所述纵向小钢梁(3)顶端固定于桥面板(1)下方,所述纵向小钢梁(3)底端通过斜撑(4)与横撑(5)和主梁(2)固定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双主梁结构设计方面提升结构细部构造,拟设置辅助纵向小钢梁、斜撑等对其进行构造优化,保证结构设计合理,在提升结构承载能力的同时,增强结构体系整体强健性,降低极端事态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