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3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80502.4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声音处理技术的大空隙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基于声音处理技术,对声音信号进行预处理,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在构造深度检测过程中,根据多个基准值进行标定,以麦克风与敲击点距离作为影响因子,将接收设备的声音特征参数统一在相同距离环境中进行评判,消除不同距离影响因子带来误差,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结果的精度。本发明根据麦克风位置,以及声音传播的声程差,通过数据模型建立,可以准确定位出待检测的位置坐标,避免了获取待检测位置信息工作量,避免铺砂法等检测手段对路面污染,大幅度提高了检测与评价的效率,计算结果可以为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施工状况评定、工程验收等提供理论依据,技术内容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37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1757478.4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浇带双向交叉U型钢筋搭接长度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双向交叉U型钢筋外形尺寸参数和钢筋排布参数;2)建立四类破坏模式下双向交叉U型钢筋后浇带抗拉承载力Tu的计算方法;3)计算各类破坏模式中两种破坏模式同时发生时U型钢筋的搭接长度lsi;4)取各类工况发生时计算所得lsi的最大值作为双向交叉U型钢筋的搭接长度最小限定值。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缺少通用计算方法计算双向交叉U型钢筋的搭接长度的问题,使得工程设计人员可以依据本方法计算出双向交叉U型钢筋的最经济安全搭接长度,确保装配式桥梁结构的连接质量和安全,同时相比于直线钢筋搭接又大大减小少搭接范围,缩小了后浇带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968965.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承载力评价的连续梁桥交互式设计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建立连续梁桥设计图的数据集,根据用户输入的设计需求;计算数据集中每个样本相对于设计需求的权重系数,以所有样本的权重系数构成权重系数向量;根据数据集和权重系数向量预测符合设计需求的计算设计向量,并对计算设计向量进行修正以得到基础设计向量;判断基础设计向量是否通过多项承载力评价;若任意至少一项不满足要求则视为不通过,反之则视为通过承载力评价,对未通过承载力评价的基础设计向量进行调参以获得更新的基础设计向量并重新进行承载力评价;将通过承载力评价的基础设计向量发送至交互端。本发明提升了连续梁桥的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64300.3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筋混凝土深厚盖梁抗剪计算方法,由混凝土基体抗剪贡献、腹板水平钢筋抗剪贡献和腹板竖向钢筋抗剪贡献组成,根据钢筋混凝土构件剪压破坏机理获得混凝土基体抗剪贡献,根据剪切强度计算原理,获得腹板水平钢筋抗剪贡献,根据剪切强度计算原理,获得腹板竖向钢筋抗剪贡献。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方法分别考虑了混凝土基体和腹板钢筋的抗剪贡献,适用于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突破了传统盖梁无法计算无腹筋梁抗剪承载力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80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21942.8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路面过渡层的高弹胶体材料,由橡胶颗粒、沥青、纤维组成,橡胶颗粒与沥青相互作用,使橡胶颗粒的体积膨胀,利用扫描电镜图像处理技术,确定橡胶颗粒体积膨胀率及体积填充率,计算与橡胶颗粒相互作用沥青体积;纤维表面吸附沥青形成一定厚度沥青膜,纤维吸附沥青后,填充在橡胶颗粒膨胀后的空隙之中,剩余的空间由沥青进行填充,计算纤维吸附沥青体积及纤维体积,计算填充剩余空间沥青的体积;计算总的高弹胶体材料中沥青体积;根据计算的橡胶颗粒、沥青、纤维的体积,结合橡胶颗粒、沥青、纤维密度,计算1m3高弹胶体材料个组分掺入量。本发明通过体积参数关系,有效控制高弹胶体材料中沥青、纤维、橡胶颗粒掺入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43646.5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型预制墩‑预制梁固结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两段预制梁、预制墩、临时抱箍以及四组拉紧结构;其中:两段所述预制梁端部的下侧均具有围挡结构,且所述预制梁与围挡结构一体成型,两个所述围挡结构通过四组所述拉紧结构拼接安装,两个所述围挡结构的内部位置合围形成浇筑内腔,所述临时抱箍安装于所述预制墩的上端,两个所述围挡结构下端与所述临时抱箍的上侧搭接,所述预制墩的上端插入所述浇筑内腔中。本发明实现了预制梁与预制墩的快速刚性连接,确保了连接节点的整体性;提出的计算公式可考虑主动预加力影响,根据受力状态准确计算连接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88137.1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集料比表面积计算方法,将集料进行筛分后,确定其级配组成,并将不同粒径的集料分为颗粒状、针状、片状,分别提出其比表面积计算方法,对不同粒径、不同形状的集料进行比表面积合成进而确定集料比表面积,从而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进行颗粒状、针状、片状颗粒比表面积计算过程中,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并且考虑集料形状差异性,将颗粒状集料等效为椭球体,片状集料等效为厚度均匀片状体,针状集料等效为不规则柱状体,分别提出相应的比表面积计算模型,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精度高、科学依据充分;可以预估裹附集料所需要的胶结料的用量,减少混合料配比设计试验量,作为指导路面施工以及判断施工质量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7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28864.9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V30/416 , G06V30/422 , G06V3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交互生成式桥梁参数设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从具有相同桥型和横断面形状类型的多个混凝土梁式桥梁的桥梁结构设计图集中,获取每个样本即桥梁结构设计图集所表达桥梁的总体参数以及物理参数矩阵,并封装成对应样本的数据集,从而以多个样本的数据集形成一个可信样本数据库;获取由用户输入且与总体参数种类相同的目标总体参数,并计算出目标桥梁的物理参数期望值矩阵;再将目标桥梁的物理参数期望值矩阵以表格形式发送至交互端。本发明提高了桥梁工程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58443.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废基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生产制备,以钢渣、旧沥青混合料、矿粉、新沥青作为原材料,将矿粉与沥青形成胶浆作为钢渣胶结料,根据沥青胶浆包裹钢渣表面成膜状态,旧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调和作用,以及体积填充理论进行大空隙沥青混合料设计,保证钢渣表面有足够胶浆裹附以及旧沥青混合料有足够沥青膜,使钢渣、旧沥青混合料之间具有较强的粘结强度,提升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水稳定等方面性能。本发明提供基于不同粒径颗粒分布状态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实现了混合料性能和体积参数的可控;本发明以固废材料作为原材料,且固废的掺配比例较高,为固废堆积以及筑路材料短缺提供一条有效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279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1697.7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棱竖直的广义三棱柱三维剖切方法,涉及三维地质信息模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需要进行剖切的VGTP单元、有效剖切面判定和单元剖切及分割,具体的通过所有剖切面与VGTP单元的相交关系确定需要剖切的VGTP单元,然后通过剖除体的包含关系确定有效剖切面,最后通过一系列竖向切面分割剖切后的VGTP单元形成新的VGTP单元,通过循环执行这些步骤最终实现整个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几何体的剖切。本发明通过有效剖切面的判定降低VGTP单元的实际剖切次数,降低模型数据量提升模型运算效率,同时通过严格VGTP单元的剖切方法,确保模型中所有单元剖切后不会变异为非VGTP单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