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胞外蛋白酶失活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2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51656.7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外蛋白酶失活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B.subtilis 168为出发菌株,使用CRISPR/Cpf1技术在基因组上整合了木糖诱导型启动子PxylA控制的转录因子comK‑comS基因,使其转化效率大幅提高;回复突变了trpC基因和gudB基因,使其能够合成色氨酸并有效利用谷氨酸家族氨基酸;此外,将6个胞外蛋白酶基因进行了敲除,不仅降低了细胞的代谢压力,而且使重组蛋白能在胞外有效累计。利用最终的工程菌株G601在进行发酵时生产的胞外sfGFP的含量是B.subtilis 168的1.88倍,胞内胞外sfGFP总含量是B.subtilis 168的1.94倍。由本发明构建的工程菌转化简便、无营养缺陷、有更好的氨基酸利用能力、胞外蛋白酶活性低,能广泛应用于重组蛋白的分泌表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42487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0302095.0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应用,属于代谢工程领域。本发明以谷氨酸棒状杆菌S9114作为出发菌株,使用谷氨酸棒杆菌与大肠杆菌的穿梭表达载体pJYW‑4表达了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基因:来源于秀丽隐杆线虫来源的氨基葡萄糖‑6‑磷酸乙酰转移酶GNA1,并通过在GNA1基因的3’非翻译区插入重复性回文序列来加强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途径,提高乙酰氨基葡萄糖的产量,得到了产乙酰氨基葡萄糖重组谷氨酸棒杆菌,产量达到6.1g/L,为进一步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生产氨基葡萄糖奠定了基础。

    一种快速检测氨基葡萄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58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85941.6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氨基葡萄糖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配制N‑乙酰氨基葡萄糖溶液,在溶液中加入没食子蓝,得到没食子蓝检测试剂;向含有氨基葡萄糖生产菌株的发酵液中加入没食子蓝检测试剂,培养后检测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降低判断氨基葡萄糖含量。本发明快速检测氨基葡萄糖的方法,主要应用于测量发酵液中,可将底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化为氨基葡萄糖的己丁二糖脱乙酰酶的总催化活性。与现有的邻苯二甲醛检测方法不同,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仅需一步添加试剂混合操作,培养后即可由酶标仪进行检测。相较于现有方法,本方法简单高效,可以明显提升实验效率。

    高效合成5-甲基吡嗪-2-羧酸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2765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833893.0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合成5‑甲基吡嗪‑2‑羧酸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重组大肠杆菌是通过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组合优化二甲苯单加氧酶、苯甲醇脱氢酶和苯甲醛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并强化表达二甲苯单加氧酶的电子转移蛋白基因得到,通过改造获得了高效合成5‑甲基吡嗪‑2‑羧酸的大肠杆菌,其产量达到10.2g/L,且摩尔转化率提高到67%。在底物浓度提高的同时,摩尔转化率也有所提高。本发明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方法简单,便于使用,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一种改造枯草芽孢杆菌FMMs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95135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664977.6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造枯草芽孢杆菌FMMs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强化固醇类似物前体合成酶——角鲨烯合酶和脚手架蛋白显著增加质膜上FMMs占比。本发明构建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SGFMM1‑AY与对照菌株BSGN6‑AY相比,可以更多地将N‑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所需的途径酶固定在FMMs中,形成底物通道,显著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在复合培养基摇瓶发酵过程中,对照菌株BSGN6‑AY的GlcNAc滴定量仅为2.84g/L,而BSGFMM1‑AY的GlcNAc滴定量增加至8.86g/L。本发明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构建方法简单,普适性高,便于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