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6422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011418609.2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放电控制装置,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充放电控制装置,包括:电池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主控模块。具体地,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第一控制模块与电池模块的一端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与电池模块的另一端电连接;主控模块的第一端口与电池模块电连接,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以及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以及第二控制模块的导通状态,并用于控制充放电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通过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装置,解决了外部线路在没有充放电设备或者外部充放电设备失效异常的情况下,无法控制电池模块充放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31247.8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1 , H01M10/6554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50/204 , H01M50/2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以及储能集装箱,其中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电芯组和多个散热器。电芯组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电芯列,电芯列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电芯,同一电芯组中,两个电芯列之间具有散热风道,电芯具有第一侧面,第一侧面设置于电芯靠近散热风道的一侧。各散热器与各电芯列一一对应,散热器位于散热风道,且连接于同列多个电芯的第一侧面。电池模组中电芯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传递至散热器并排放于散热风道中,提高电芯的散热效果。储能集装箱包括设有容置腔的箱体以及若干成列设置的如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散热风道与容置腔连通,从而保证储能集装箱中的各电池模组处于正常工作温度,提高储能集装箱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92312.5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簇间均衡调节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池簇间均衡调节方法,包括:获取多个预设的电池簇集中每一电池簇的荷电状态;计算电池簇集中所有电池簇的平均荷电状态,以及每一电池簇的荷电状态与平均荷电状态的第一荷电差值,得到第一荷电差值大于预设值的多个第一电池簇;断开第一电池簇与汇流母线的连接,并将与第一电池簇对应的调节装置连通均衡母线;根据与汇流母线断开连接的每一第一电池簇的荷电状态,调节对应的调节装置。本申请的电池簇间均衡调节方法,能够更为简单地对电池簇间的荷电状态进行均衡调节,有效降低了电池簇间的系统损耗,能源利用率高,并且调节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61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82981.2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鸿志软件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54 , H01M10/6563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侧面散热的软包电芯模组及电池包。基于侧面散热的软包电芯模组包括外壳、电芯单元、散热板和风机;外壳的内部具有安装腔,外壳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电芯单元设置有若干个,电芯单元设置于安装腔中,电芯单元具有散热面;散热板设置于安装腔中,散热板帖附于散热面,散热板具有散热通道;风机用于产生气流,且气流依次通过进风口、散热通道以及出风口。电池包包括上述基于侧面散热的软包电芯模组。本发明的基于侧面散热的软包电芯模组及电池包,气流直接流经散热板并与散热板对流换热,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6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214385.3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7 , H01M10/633 , H01M10/6563 , H01M6/50 , F04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启停均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风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风扇启停均温方法包括:获取每个电池模组的温度信息;根据每一温度信息的第一温度值,计算出第二温度值;比较每一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大小关系;根据每一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的大小关系,划分每个电池模组所属的区域,并对所有区域进行温度排序,得到温度顺序;根据第二温度值和温度顺序,控制打开或者关闭对应区域的风扇。这种风扇启停均温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各电池模组之间的温差,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均温调节,提高电池模组以及整个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6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62477.6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6/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冷板,主要涉及冷板内部的流道结构设计方法。冷板包括主进口流道、主出口流道和多个支路流道,支路流道的入口端与主进口流道连接,支路流道的出口端与主出口流道连接;支路流道呈S形。本发明提供的冷板,通过在主进口流道和主出口流道之间并联多个阻力较大的S形支路流道单元,能够解决并联流道中各支路流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也能够充分利用并联型流道中压降较低的优势。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上述冷板,该电池模组中的冷板各支路流量分布均匀,均温效果好,能够保证模组电芯温度分布的一致性,从而提升了电芯的充放电效率及循环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75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80022.X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重组系统,包括:至少一中低压电池,每一低压电池用于输出直流中低电压;至少一第一转换模块,每一第一转换模块对应电连接其中一中低压电池,每一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将每一直流中低电压转换为直流中高电压;直流中高电压大于直流中低电压;第二转换模块分别电连接每一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将直流中高电压转换为交流电网电压;高压电池用于输出第一直流电压;第一直流电压大于或等于直流中高电压;第三转换模块电连接高压电池,用于将第一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网电压。本发明实现多种不同电压的电池并入到电网,以扩大电池接入的电压范围增加,进而扩大电池接入的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11250684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90851.0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框,包括电源部和控制部。其中,电源部包括第一主体和开关电源,第一主体内设置有容置槽,开关电源容纳在容置槽中。控制部包括第二主体、汇流件和接线件,第二主体固定于第一主体,汇流件和接线件均连接于第二主体,第二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束线孔,束线孔用于束缚连接汇流件和接线件的导线,和/或连接汇流件和开关电源的导线。通过在第二主体上设置多个束线孔,导线能够被扎带等束缚在第二主体上,极大地缩减了导线占用的空间。同时,通过设置汇流件,实现了集中接线的目的,而接线件的设置,使得导线能够快速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插框的机柜。
-
公开(公告)号:CN11220894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57373.1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5D88/00 , B65D88/74 , B65D90/00 , H01M50/20 , H01M10/613 , H01M10/6562 , H02B1/30 , H02G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电池架、箱体、侧门及制冷装置,电池架放置于箱体内,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操作窗,操作窗与电池架的位置对应,侧门与箱体连接,侧门能够覆盖或露出操作窗,制冷装置用于将箱体内的空气引入制冷装置进行冷却,并排入至箱体内。本发明中的储能集装箱,无需在箱体内设置过道,箱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高,操作人员可通过操作侧门,对与操作窗位置对应的电池架上的电池模组进行后期维护,操作较为便捷;并且通过制冷装置,使制冷装置冷却的空气能够快速与箱体内的空气热交换,提高储能集装箱的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8697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26508.2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接入方式及控制方法。其中储能系统的接入方式包括:配电网,用于接收电能和/或输出电能;变压器,连接所述配电网,接收所述电能,用于将所述电能中的电压进行转换;第一断路器,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低压侧,用于控制所述变压器的接入或断开;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断路器,用于接收所述配电网上的电能;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二断路器第一端连接母线,所述第二断路器第二端连接负载;第三断路器,所述第三断路器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断路器第二端;第一储能系统,连接所述第三断路器第二端,用于为负载支路提供电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缩短变压器重过载的处理,提高自动化程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