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33836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310567385.5

    申请日:201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室外换热器、冷媒管道,第二四通阀、电磁阀和蓄热装置;空调器制热运行时,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都转换为制热模式,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通断状态来控制给蓄热装置的蓄热模式的开与停,蓄热装置所蓄热量用于实现制热与除霜同时进行时提供的热源;空调器除霜运行时,第一四通阀保持制热模式,第二四通阀转换为制冷模式,电磁阀开启,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气体分成两条支路,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同时通向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除霜时制冷剂同时通向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室内侧有一定热量,没有冷辐射,用户舒适性大大增加。

    空调多联机系统除霜方法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66423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460876.4

    申请日:2014-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多联机系统除霜方法。空调多联机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机组、室内机组和主膨胀阀,还包括用于排气分配控制的主三通阀;各内机的两端分别设有通过公共端与各内机连接的高温气体分配控制三通阀和制冷剂分配控制三通阀;各高温气体分配控制三通阀的一个分支端共同连接至主三通阀的公共端;各制冷剂分配控制三通阀的两个分支端共同连接至主膨胀阀,在各制冷剂分配控制三通阀的一个分支端至主膨胀阀的管路上分别设有膨胀阀,主膨胀阀与室外机组连接。采用本发明的空调多联机系统,在部分内机处于使用状态,部分内机处于未使用状态时,可利用处于未使用状态的内机作为蒸发器,降低除霜对房间温度和舒适度的影响。

    感温包支撑装置和空调器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55017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438816.2

    申请日:2014-08-29

    Inventor: 周中华 陈华英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温包支撑装置和空调器,其中,感温包支撑装置包括:感温包支撑体,与感温包支撑体相连的导线支撑体,与导线支撑体相连且用于定位在待检测部件上的防分离体;其中,感温包支撑体设置有用于定位感温包的定位孔;导线支撑体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卡孔,卡孔的中心线与定位孔的中心线之间具有夹角,且沿定位孔的中心线方向卡孔与定位后的感温包顶端具有预设距离。本发明提供的感温包支撑装置,实现了对感温包的支撑固定,保证了感温包能够较准确地采集温度;同时,导线定位后,导线沿定位孔的中心线方向具有一定的走线距离,降低了待检测部件在振动过程中导线与感温包的顶部的连接出现损坏的几率,延长了感温包的使用寿命。

    空调系统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1531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461621.5

    申请日:2013-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室内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第一换热器包括两条独立的流路,分别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形成第一流路,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之间形成第二流路;四通阀包括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第一阀口连通第二端口,第二阀口连通室外换热器,第三阀口连通压缩机的排气端,第四阀口连通室内换热器;第一流路串联在第一阀口与压缩机的吸气端之间,第二流路串联在室外换热器与第一节流元件之间,或者第二流路串联第二节流元件后与室外换热器并联。在化霜时通过第一换热器替代室内换热器完成整个热力循环,使热泵式空调系统快速除霜。

    蓄热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07263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033407.4

    申请日:2014-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7/02 F25B41/04 F25B234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系统,包括蓄热罐、换向阀、连接管,蓄热罐设有进口和出口,蓄热罐的进口和出口通过连接管与换向阀相连,蓄热罐至少为两个,蓄热罐并联设置在蓄热系统中以及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蓄热系统的空调器,本发明的蓄热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系统设计简单合理,通过换向阀使两个以上的蓄热罐实现并联连接,实现蓄热容量可调可控,避免蓄热罐储存热量的浪费,节省能源。

    空调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707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18486.3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室内换热器;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压缩机的入口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蓄热装置,蓄热装置的第一端与四通阀的第三接口相连通,蓄热装置的第二端与压缩机的入口端相连通;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在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之间,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连接在四通阀的第四接口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之间。本发明在运行制热时可实现连续制热并储存在蓄热装置中,化霜时将蓄热装置中储存的热量释放,既满足了室内侧换热器始终有高温气态冷媒通过,即化霜过程中不需要停机对室内温度影响较小。

    空调循环系统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6707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18377.1

    申请日:2013-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2 F25B13/00 F25B41/04 F25B41/06 F25B240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循环系统,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均与压缩机的出口端相连通;两个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均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相连通;两个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均与压缩机的入口端相连通;两个四通阀的第四接口均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口相连通;蓄热装置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节点连通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之间的管路上,蓄热装置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节点分别连通到压缩机的入口端和压缩机的二次增焓口;蓄热装置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入口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蓄热装置的第二端与压缩机的二次增焓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本发明不仅可实现闲置热能的有效利用,而且可以实现为系统增焓。

    空调系统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15319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462113.9

    申请日:2013-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1 F24F11/30 F24F11/41 F24F11/83 F24F1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组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室外换热器组件包括室外换热器;第二电磁阀串联在室内换热器与节流元件之间,串联后的室内换热器、第二电磁阀与第一电磁阀并联,或者串联后的室内换热器、第二电磁阀、节流元件与第一电磁阀并联;四通阀具有第一至第四阀口,第一阀口连通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节流元件,第二阀口连通压缩机的排气端,第三阀口分别连通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一电磁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二电磁阀,第四阀口连通压缩机的吸气端。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使热泵式空调机可快速对室外换热器除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