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钢轨波磨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881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464990.9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钢轨波磨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不同时间段的轮轨噪声信号,根据轮轨噪声信号得到轮轨噪声时域信息;将轮轨噪声时域信息分割为与各个不同时间段依次对应的分段轮轨噪声时域信息;对各个分段轮轨噪声时域信息进行预处理,提取各个分段轮轨噪声时域信息的时域统计特征量和频域本征模态能量,从而得到多维度轮轨噪声特征向量;根据多维度轮轨噪声特征向量,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钢轨波磨状态识别模型,并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钢轨波磨状态识别模型训练;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钢轨波磨状态识别模型对待识别的轮轨噪声数据进行识别,得到钢轨波磨状态。本发明识别准确度高且效率高。

    一种铁道车辆转向架疲劳载荷系数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8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65056.0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道车辆转向架疲劳载荷系数评价方法、一种计算机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目前难以对铁道车辆转向架构架主体垂向疲劳载荷的标准浮沉系数β和标准侧滚系数α的适用性进行科学有效评价的技术问题。包括:获取铁道车辆转向架构架主体垂向疲劳载荷的实测随机浮沉系数时域数据和实测随机侧滚系数时域数据;对所述实测随机浮沉系数时域数据和所述实测随机侧滚系数时域数据进行低通滤波;通过雨流计数法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实际浮沉系数分级载荷谱和实际侧滚系数分级载荷谱并通过等损伤原理计算得到基于标准载荷谱形状的实际浮沉等效载荷系数和实际侧滚等效载荷系数。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铝型材结构的声振等效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12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479631.8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体铝型材结构的声振等效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铝型材结构有限元模型;S2、计算弹性模量Ex和泊松比νx;S3、计算弹性模量Ey;S4、计算剪切模量Gxy;S5、计算剪切模量Gxz;S6、计算剪切模量Gyz;S7、计算等效密度ρeq;S8、建立声振等效模型;本发明中的建模方法可快速精确地模拟轨道车辆车体铝型材的声振特性:有限元模型和声振等效模型在100~3150Hz的隔声量规律一致,平均误差仅为1.6dB,且相比于有限元模型,声振等效模型可缩短90%的计算时间,从而提高了轨道车辆车体铝型材的声振性能研究效率。

    一种基于轮轨噪声小波包分解的钢轨波磨特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687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1046914.8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波磨的特征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轮轨噪声小波包分解的钢轨波磨特征识别方法,包括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定轮轨噪声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的方法,根据轮轨噪声特点以及最小化代价函数的最优小波基选择及最优分解层数,将轮轨噪声分解到时间‑频率域,结合列车运行速度以及典型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噪声预测模型,实现对钢轨波磨波长、位置以及幅值特征的识别。相比于传统的钢轨波磨测试方法,采用本方法,可以实现钢轨波磨的实时在线检测,具有高效、快速、节省大量运维成本等优点。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铝型材结构的声振等效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128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479631.8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体铝型材结构的声振等效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铝型材结构有限元模型;S2、计算弹性模量Ex和泊松比νx;S3、计算弹性模量Ey;S4、计算剪切模量Gxy;S5、计算剪切模量Gxz;S6、计算剪切模量Gyz;S7、计算等效密度ρeq;S8、建立声振等效模型;本发明中的建模方法可快速精确地模拟轨道车辆车体铝型材的声振特性:有限元模型和声振等效模型在100~3150Hz的隔声量规律一致,平均误差仅为1.6dB,且相比于有限元模型,声振等效模型可缩短90%的计算时间,从而提高了轨道车辆车体铝型材的声振性能研究效率。

    一种轨道车辆低噪声正向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2141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05388.1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低噪声正向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轨道车辆的整车噪声设计目标;S2、根据整车噪声设计目标对轨道车辆各部件的声学指标进行分解;S3、根据分解的声学指标进行声学仿真;S4、对轨道车辆的各个部件进行声学试验,并通过对比声学仿真结果得到轨道车辆各个部件的优选参数;S5、根据轨道车辆各个部件的优选参数,进行整车噪声仿真分析;S6、根据整车噪声仿真分析结果,更新轨道车辆部件的声学指标,实现轨道车辆低噪声的正向设计。本发明实现噪声问题在轨道车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可设计性、以及最终噪声结果的可预知性,避免了噪声问题的逆向处理,提高减振降噪效果,并且节约人力、物力。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空气传声路径贡献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0596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330570.7

    申请日:2017-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8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体空气传声路径贡献识别方法,根据一节车体目标侧墙的表面积,在侧墙内侧和外侧对应设置若干声强检测点,并在该节车体内放置无指向声源;同时采集车体静止时声强检测点所在车体侧墙内部表面和侧墙外部表面的声强;将采集的声强与其对应的声强检测点所占的面积相乘,得到该声强检测点的声功率;根据上述声功率,计算车体静止时侧墙内部表面积入射声功率W1和侧墙外部表面积辐射声功率W2;采集车体运行时声强检测点所在车体侧墙内部表面的声强,基于该声强计算得到侧墙内部表面积辐射声功率W’2,并在车体侧墙外部表面使用声阵列,通过声源识别方法获得车体侧墙外部表面积入射声功率W’1;计算得到该车体的空气传声路径贡献量和结构传声路径贡献量。

    一种高速铁路复合减载式声屏障

    公开(公告)号:CN103422450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291177.7

    申请日:2013-07-11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复合减载式声屏障,包括H型立柱、H型立柱之间插入的上部单元板和下部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单元板的组成是:多个倾斜的斜板等间距嵌合固定在竖框上,任意两块斜板的相对面的空腔中部开槽形成更大空间的消声腔,竖框的上端、下端分别和上框、下框相连构成固定框;固定框插入H型立柱的下部;上框的外侧连接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的裙板;裙板下部通过多个横杆与下框连接;裙板内侧面粘贴吸声材料。该种声屏障既可以减小作用在声屏障上的脉动压力,提高声屏障的使用寿命,又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列车车轮降噪阻尼装置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12259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910222253.2

    申请日:2009-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车轮降噪阻尼装置,其组成是:由至少两个圆环形的金属板(3a、3b)和至少一个圆环形的粘弹性阻尼层(4)交替粘结叠合构成噪声屏蔽板;噪声屏蔽板的外周通过外安装环(2)螺纹固定在车轮(1)的轮辋(1a)上,内周则通过夹圈(10)卡紧在轮毂(1c)及轮轴(1d)上。该种屏蔽装置降噪效果好,不改变车轮主体形状,推广实施容易。

    一种隔振器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68829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728940.0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振器,属于船舶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其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壳体,上安装板与下壳体通过限位柱连接,上安装板与下壳体之间设置多个钢弹簧,且多个钢弹簧均匀分布在限位柱四周。本实用新型的隔振器隔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装配简单、操作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