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731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71954.7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01J29/80 , B01J29/74 , B01J29/85 , B01J37/02 , B01J20/18 , B01J20/06 , B01D53/04 , B01D53/94 , B01D53/56 , B01D53/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低温吸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温吸附催化剂包括:负载以及载体,所述载体包括第一沸石分子筛和第二沸石分子筛,所述第一沸石分子筛为八元环分子筛,所述第二沸石分子筛为十元环分子筛或十二元环分子筛。该低温吸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在200℃下同时高效吸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低温氮氧化物的吸附量为330μmol/g,低温碳氢化物吸附量为524μmol/g,并在200℃‑400℃范围内热解释放出来进行催化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28962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460678.8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柴油车尾气净化的三维复合烧绿石氨氧化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分子式为Cux‑La2Ce2O7,其中Cu元素与La2Ce2O7的摩尔比为x:100,x的取值范围为1‑10。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以烧绿石作为载体,具有较好的高温结构稳定性,避免因尾气排放过高、车身强烈震动破坏催化剂自身结构的完整性,而且烧绿石由于存在大量的孤对A位电子,有利于催化剂表面快速产生酸活性位点,促进对氨气的捕获;催化剂表面均匀负载有Cu金属的氧化物,有效的改善了催化反应过程中材料表面活性游离氧的不足,提升催化剂的表面传质效率的同时加快N‑H键断裂的反应速率,对比原始烧绿石催化剂活性测试,连续反应60小时后负载Cu氧化物的烧绿石其NH3转率达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62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48902.1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车尾气SCR反应过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用于建模的柴油车尾气SCR反应过程时序数据集,其中时序数据集包括输入变量序列和输出变量序列;S2:基于S1中得到的输入变量序列和输出变量序列选用多层二型模糊神经网络作为柴油车尾气SCR反应模型。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柴油车尾气SCR反应过程智能建模方法,所述一种柴油车尾气SCR反应过程智能建模方法,能够对SCR反应过程的非线性、时滞、不确定性干扰等动态特性进行有效建模,提升SCR反应过程模型的精度、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9786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14650.X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处理车辆尾气中N2O的分段式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前段催化剂以分子筛A为载体,将Cu离子和Fe离子嵌入分子筛A的分子笼内,Cu:Fe的摩尔比=1.0:0.1‑2.0,Cu的质量占比为0.5‑7.0%;后段催化剂将Rh负载在分子筛B表面,Rh的质量占比为0.1‑5.0%;前、后段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2.0。制备前段催化剂时在分子筛形成过程中加入与铜络合物和铁络合物混合。该催化剂具备优异的NH3‑SCR催化性能,降低N2O的生成,提高N2O的低温转化率,前后两段催化剂协同作用,高效、便捷处理车辆尾气中N2O。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88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07756.X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后处理装置的尿素喷射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通过实验测量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在不同工况信息下的氨存储极限值和氨逃逸催化器的氨转化率;采集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入口处的第一温度和第一氮氧化物含量、氨逃逸催化器出口处的第二温度;查询选择性催化还原器的当前氨存储极限值;计算选择性催化还原器的当前氨存储量;若当前氨存储量大于当前氨存储极限值,则查询氨逃逸催化器的当前氨转化率;基于当前氨转化率,修正当前尿素喷射量,解耦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和氨逃逸催化器,从而可以基于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和氨逃逸催化器各自的特性控制尿素喷射量,以提高控制精度,降低氨泄露。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53425.8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控制尿素喷射的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排气系统的SCR出口处的氨含量;基于氨含量匹配车辆的尿素喷射控制策略;在尿素喷射控制策略为第一预设泄漏控制策略的情况下,基于车辆的SCR历史存留氨含量、SCR入口温度和SCR出口温度估算SCR的氨存储量,并利用氨存储量修正尿素喷射控制策略,以控制车辆按照修正后的尿素喷射控制策略进行尿素喷射。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前级SCR体积比较小,易在前级SCR上产生N2O,且易因过喷导致氨泄漏,从而影响后级SCR入口NOx传感器,引发后级SCR误喷,导致排放超标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8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44632.X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后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尿素喷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计算机产品,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每个尿素喷嘴入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值;根据氮氧化物浓度值计算对应尿素喷嘴的喷射时长;根据每个尿素喷嘴的喷射时长、尿素喷嘴的驱动数量和目标控制周期确定每个尿素喷嘴的目标喷射策略,按照目标喷射策略控制所以尿素喷嘴在目标控制周期内执行完成尿素喷射动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尿素喷射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39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13915.4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IPC: G05D23/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氢氨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氨发动机的氨气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预先构建的氨气需求温度预测模型计算目标氨气需求温度;通过预先构建的热量需求控制模型计算目标需求热量;计算冷却水的冷却水热量;基于目标需求热量和冷却水热量计算电加热提供热量的开启时刻,并基于开启时刻生成电加热的电加热调整量,以进行氨发动机氨气温度的调整,直至氨发动机氨气温度达到目标氨气需求温度。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保证满足要求的氨气稳定持续安全地供应到发动机,不能根据发动机信息,自动调节氨气温度,无法实现氨气温度的实时精确控制,氨发动机氨气燃烧效率低,具有较差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2668.7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F25/10 , G01M3/02 , G01D18/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车辆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燃料消耗量的车辆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车辆后处理装置中还原剂的还原剂信息,计算发动机燃料的预测燃料消耗量;判断预测燃料消耗量是否大于实际燃料消耗量;如果大于,且差值大于第一阈值,则基于预测燃料消耗量确定车辆发生故障时的故障检测结果为流量计故障或试验台故障;如果小于,且差值小于第二阈值,则基于预测燃料消耗量确定故障检测结果为泄露故障、传感器故障或试验台故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判断条件复杂,需要系统具备较高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且可能无法涵盖所有可能的故障情况,从而导致漏检,更无法应对各种复杂的工况和环境条件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978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214650.X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处理车辆尾气中N2O的分段式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前段催化剂以分子筛A为载体,将Cu离子和Fe离子嵌入分子筛A的分子笼内,Cu:Fe的摩尔比=1.0:0.1‑2.0,Cu的质量占比为0.5‑7.0%;后段催化剂将Rh负载在分子筛B表面,Rh的质量占比为0.1‑5.0%;前、后段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2.0。制备前段催化剂时在分子筛形成过程中加入与铜络合物和铁络合物混合。该催化剂具备优异的NH3‑SCR催化性能,降低N2O的生成,提高N2O的低温转化率,前后两段催化剂协同作用,高效、便捷处理车辆尾气中N2O。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