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择的单向离合器
    5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71540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10183822.6

    申请日:2018-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选择的单向离合器,该可选择的单向离合器包括袋板、凹口板、罩板以及板状的支柱。在所述支柱的一端部设置有卡合面和突起部。所述支柱构成为取得卡合面与罩板的另一侧的面相比向凹口板侧突出的立起状态。所述可选择的单向离合器通过使凹口板在轴向上移动而使袋板和凹口板之间的轴向间隔变化,从而切换立起状态的支柱与凹口不能接触的释放状态和立起状态的支柱与凹口能够接触的单向离合器状态。

    热交换装置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38956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578878.2

    申请日:2016-07-21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装置,抑制在自动变速器的预热时热从自动变速器向发动机移动,来促进变速箱油的温度上升,由此提高燃油经济性。热交换装置(10)具备在发动机油与变速箱油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11),在热交换装置(10)中,具备切换阀(14),该切换阀(14)在变速箱油的温度比锁止机构的允许温度低的情况下,与变速箱油的温度为允许温度以上的情况相比,使在热交换器(11)的内部流动的发动机油的流量和变速箱油的流量中的至少任一方减少。

    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9624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751112.4

    申请日:2017-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被安装在具有传动系的车辆中,发动机冷却剂、发动机油和变速器油流过传动系,并且在传动系中发动机油的流量和变速器油的流量彼此不同。通过层压多个板而形成用于引起发动机冷却剂流动的第一流路、用于引起发动机油流动的第二流路和用于引起变速器油流动的第三流路。该热交换器包括如下区域,在该区域处,第一流路仅仅与第二流路和第三流路中的流体以较低流量流过的那一个流路相邻。

    用于车辆的冷却装置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2807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028139.2

    申请日:2016-11-21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装置。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装置设有油循环回路,油循环回路将从电动油泵排出的油供给到第一马达、第二马达、逆变器和润滑需要部,且油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回路,第一回路将从电动油泵排出的且被HV散热器冷却的油供给到逆变器、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和第二回路,第二回路将从电动油泵排出的不经HV散热器冷却的油供给到润滑需要部。

    热交换装置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3895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578878.2

    申请日:2016-07-21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装置,抑制在自动变速器的预热时热从自动变速器向发动机移动,来促进变速箱油的温度上升,由此提高燃油经济性。热交换装置(10)具备在发动机油与变速箱油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11),在热交换装置(10)中,具备切换阀(14),该切换阀(14)在变速箱油的温度比锁止机构的允许温度低的情况下,与变速箱油的温度为允许温度以上的情况相比,使在热交换器(11)的内部流动的发动机油的流量和变速箱油的流量中的至少任一方减少。

    车辆用热交换器和具备该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640366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597218.9

    申请日:2016-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08 F16H57/0417 F28D9/0093 F28D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动力传递系统整体的燃料经济性的车辆用热交换器和具备该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车辆。通过层叠多个板体(10)而分别形成用于供发动机冷却水流动的第一流路用于供变速器油流动的第三流路(13),第一流路形成为发动机冷却水能够经由板体与第二流路中的发动机油和第三流路中的变速器油均相互进行热交换,第二流路与第三流路配置于同一层,第一流路配置于与第二流路和第三流路不同的层,在第一流路中的发动机冷却水的流动方向F11的上游侧配置第三流路,在第一流路中的发动机冷却水的流动方向F11的下游侧配置第二流路。(11)、用于供发动机油流动的第二流路(12)以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