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69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05695.4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K6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规模化圈养的两级送料投饵装置及精准投饵控制方法,包括设置于靠近圈养平台岸边处的一级送料装置、设置于圈养平台上的二级送料投饵装置,二级储料仓的顶部设有二级储料仓进料管,多根一级送料管的尾端分别与多个二级储料仓进料管相连,将一级送料装置和二级送料投饵装置进行配套连接。本发明采用一对多式的单元划分管理,结构简单,各单元工作时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本发明的两级送料投饵装置符合现有大规模圈养的养殖模式的饵料投喂需求,可实现远距离的饵料输送、完成若干个养殖池饵料的定量投喂工作,能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养殖生产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044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442559.3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蜂巢式自动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不同鱼种不同规格的年净增重倍数推算出年初放养量;饵料采用市售的膨化饲料,根据的鱼的习性进投喂;2)、水循环系统时刻在运行,确保蜂巢养殖箱中的水处于流动状态;3)、当移动监测船巡航检测时,移动监测船收集蜂巢养殖箱的环境因子数据,通过WiFi模块传到物联网平台,再将数据利用MQTT协议传输到微信小程序进行处理和显示,根据处理结果,向其他系统发送指令,对蜂巢养殖箱的环境进行改善;4)、每天定时打开固体废物集排系统上的吸污泵3‑5分钟进行排污,将固体废物过滤并收集,成为肥料;氨氮等水溶性废物通过蜂巢养殖箱外池塘水体自净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蜂巢式自动养殖方法,可高密度养殖且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766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1591269.3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K6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改进型循环水水产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沿水循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生态养殖净化区、第一消毒区、精养池塘区以及第二消毒区;生态养殖净化区包括设施化高密度养殖区以及用于对设施化高密度养殖区产生的含高浓度氨氮尾水进行净化处理的生物硝化区。在生态养殖净化区中,设施化高密度养殖区的产生的养殖尾水通过生物硝化区进行硝化反应,将对养殖对象毒性较大的铵态氮及亚硝态氮转化为几乎无毒的硝态氮;此后将生物硝化区中的硝态氮含量高的尾水消毒处理后释放至精养池塘区底部,利用硝酸盐氧化性氧化精养池塘区的有机质,进而改善精养池塘沉积物的pH值以及氧化还原电位,提升精养池塘区水质,促进精养池塘区水环境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76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91269.3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K6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改进型循环水水产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沿水循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生态养殖净化区、第一消毒区、精养池塘区以及第二消毒区;生态养殖净化区包括设施化高密度养殖区以及用于对设施化高密度养殖区产生的含高浓度氨氮尾水进行净化处理的生物硝化区。在生态养殖净化区中,设施化高密度养殖区的产生的养殖尾水通过生物硝化区进行硝化反应,将对养殖对象毒性较大的铵态氮及亚硝态氮转化为几乎无毒的硝态氮;此后将生物硝化区中的硝态氮含量高的尾水消毒处理后释放至精养池塘区底部,利用硝酸盐氧化性氧化精养池塘区的有机质,进而改善精养池塘沉积物的pH值以及氧化还原电位,提升精养池塘区水质,促进精养池塘区水环境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0734141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904986.8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盆栽式吊篮种植水草净化池塘水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池塘中构建一个种植架,所述种植架沿池塘周边长度或宽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架设若干根钢丝,在每根所述钢丝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若干个绳子长度调节件,绳子通过所述绳子长度调节件与所述钢丝连接,所述绳子下端连接可种植水草的吊篮;步骤2)、将水草种植于所述吊篮中,根据不同季节水草茎部生长高度通过绳子长度调节件调节吊篮在水面下的高度。本发明利用水草的根茎为水下微生物提供栖息场所,附着于水草根茎部的水下微生物能很好地吸收池塘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增强了池塘水体的净化效果。采用一次种植多年生长的水草,大大降低了池塘水体的净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13335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92292.X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32 , C02F1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8 , C02F3/32 , C02F210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方法及运转方法。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湿地反应器;所述湿地反应器包括进水装置、上部与所述进水装置连通的生物反应池、种植于所述生物反应池中的至少一种植物、与所述生物反应池下部连通的出水装置和用于向所述生物反应池底部曝气的曝气装置;所述生物反应池填充有培养有生物膜的基质,所述植物种植于所述基质中。本发明的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基质上培养了富含聚磷菌的生物膜,增加了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有利于污水处理系统高效运转,增加了污水处理系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54163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321777.6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主养克氏原螯虾池塘配养河蟹的方法。步骤包括:1)当年7月初和8月初各放养一批克氏原螯虾后备亲本作苗种繁育,每亩投放量为18kg和22kg,尾重分别为25g和30g,雌雄比均为1︰1,9月中下旬进入苗种培育阶段;2)翌年3月起捕商品虾,将体重达30g以上的商品虾全部起捕,将小于30g以下的半成品虾留存在池塘中继续养殖,直到8月结束;3)翌年6月中下旬每亩放养25g/只的幼蟹1100只;4)翌年7月初和8月初重新各选留一批克氏原螯虾作后备亲本,每亩选留克氏原螯虾的数量和尾重同步骤1),进行又一年的苗种繁育;5)适时换水,确保良好水质;6)当年10月起适时捕捞商品河蟹。
-
公开(公告)号:CN104798704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165609.9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K6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A40/8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鳝受精卵的规模化人工孵化方法。发明特征在于,以神经胚胎作为人工孵化起点,应用专用孵化设施和滴水持续增氧等方法,将黄鳝受精卵人工孵化率提高到90%以上,为黄鳝仿生态规模化繁育提供了技术体系。步骤为:1)建造专用孵化设施,按高位差依次设置蓄水池、孵化池以及滴水设施;2)采用仿生态繁殖方法获得黄鳝受精卵,待受精卵在泡沫巢中自然发育到神经胚胎期时采集并转移到孵化框中人工孵化;3)将神经胚胎平铺于孵化框中,且保持胚胎离水面1cm,采用滴水增氧方法促进神经胚胎发育;4)仔鳝孵化出膜后继续留在孵化框中暂养,通过开口驯食,饲喂至体长5cm后转入到网箱或其他设施中继续饲喂。
-
公开(公告)号:CN104872036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364947.5
申请日:2015-06-27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K61/5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A4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克氏原螯虾在同一池塘中一年三季繁养方法。包括:(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从克氏原螯虾地方种群中筛选出一个综合性能最好的优良群体作为繁殖亲本;(2)在第一年的第一季的苗种繁育季,每666M2水面放养克氏原螯虾亲虾400尾苗种;(3)在第一年第二季的商品虾养殖季,起捕体重35g以上的商品虾,将小于35g以下幼虾继续留塘养殖;(4)在第一年的第三季的商品虾养殖季的7月在水面以下30cm处插网,阻止克氏原螯虾掘洞;(5)当年8月下旬起捕全部商品虾,留足亲本,8月底又开始进行第一年第一季苗种繁育的循环。本发明的最大优点在于使克氏原螯虾早期对同一池塘的人工生态系统的适应,优化了池塘繁养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568487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32345.4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A01G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流培养与收集周丛藻类的方法和人工基质,属于人工基质技术领域。包括漂浮架、分流保护装置和附藻器,所述漂浮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架和对称固定于支撑架两端的泡沫块;所述分流保护装置固定于支撑架中间底侧,所述分流保护装置上、下端敞开,所述分流保护装置下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长方形挡板,所述分流保护装置前端下方设有固定装置;所述附藻器放置在分流保护装置内部,所述附藻器上、下端敞开,所述附藻器其中两个相对的内壁对称开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载片的凹槽,所述附藻器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二长方形挡板。本发明克服了流速快和水位变化的影响,用于在激流水体中定点培养周丛藻类,并且易于定时、定量收集样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