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膦的制备油溶性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326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00358.5

    申请日:2012-0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纳米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烷基硫醇在脂肪族胺中还原溶解硒粉的方法制备硒前驱体,并利用此前驱体制备高质量的油溶性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是利用烷基硫醇在脂肪族胺中还原溶解硒粉制备硒前驱体,并利用此硒前驱体制备高质量的油溶性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在制备过程中所用原料为金属源(镉源、铜源、锌源、锡源、铟源、镓源)、硒粉、脂肪族胺、烷基硫醇和十八烯。本发明利用烷基硫醇还原硒粉制备硒前驱体,由于烷基硫醇价格便宜,绿色环保,在空气中可以稳定存在,且其还原硒粉的反应可以在空气中完成,因此这种方法有效的降低了制备纳米晶的成本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很适合于纳米晶的工业化生产。

    复合纳米纤维支架材料、制备方法及在骨修复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9999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443069.8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骨修复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LGA/HA/S载药复合纳米纤维支架材料、制备方法及在骨修复方面的应用。其中羟基磷灰石、辛伐他汀与PLGA的质量比为1∶100~1∶10,将上述原料配成含有辛伐他汀的载体高分子混合溶液;常温下利用高压静电纺丝装置制得。通过控制共混比例,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来控制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降解速率,这种PLGA/HA/S共混载药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形貌类似于细胞外基质,利于细胞的粘附与生长;并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其可通过PLGA缓慢降解释放出骨组织的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以及促进成骨的药物辛伐他汀,使该生物材料特别适合作为骨修复材料。

    一种纳米荧光温度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15570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10581598.X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以具有荧光性质且温敏可控的纳米微球为基础的荧光纳米温度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合成具有温敏特性的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微球,进而将具有AIE性质的荧光分子复合进微球壳层中,实现荧光分子的荧光骤然增强,获得具有荧光性质且温敏可控的纳米水凝胶微球,其荧光强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实现线性可逆减弱或增强的变化,并在2℃~95℃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这种温敏性水凝胶材料在纳米荧光温度计、生物纳米材料、多重响应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具有荧光和磁性的稀土铕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15145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555670.1

    申请日:2010-1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稀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步法制备具有荧光和磁性的稀土铕EuX(X=S,Se,Te)纳米晶的简单方法。本发明使用简单原料(稀土铕的无机化合物和氧族元素单质)反应,并用烷基胺和烷基酸为稳定剂,在无水无氧条件和较低温度下,制备得到EuX纳米晶。制备的纳米晶具有以下特点:尺寸小于100nm、粒径均匀、具有很好的荧光发射和铁磁性质。制备过程不使用复杂的稀土配合物,因此,环境污染小,产物纯度高,表现出很好的光学和磁学性质。另外,此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容易操作,重复性好,适合大量生产。

    全水相纳米晶/导电聚合物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9102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47438.1

    申请日:2010-08-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全水相合成半导体纳米晶与导电聚合物进而制备高效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的方法。主要包括水相纳米晶和水相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三个步骤。该方法制备的太阳能电池所需的纳米晶材料来源广泛,种类众多,尺寸可调;所采用的共轭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可调,有助于提高对太阳光的吸收。电池器件加工能够在室温下空气中进行,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加工周期短,成本低廉。该方法开辟了一种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的新方法,成功地将水相合成的优质纳米晶引入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中,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新型太阳能制备技术。

    聚合物包覆的纳米簇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992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67031.8

    申请日:2009-06-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出纳米簇为核,聚合物为壳的核壳微球的方法,包括纳米粒子的制备、纳米簇的制备、核壳微球的制备等三个步骤。有机相的纳米粒子可以通过两相法、相转移法、高温热分解法制取;纳米簇通过油滴为模板法制备;聚合物壳层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微球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来调控;聚合物壳层的厚度可以通过调节聚合单体的浓度来实现。本发明是一种将纳米簇与聚合物相结合的新方法,制备出的聚合物包覆的纳米簇核壳微球不仅提高了纳米簇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也引进了新的化学功能,实现了纳米簇与聚合物功能的集成,从而为生物标记、药物检测、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稳定性好、多功能的材料。

    硅中空纳米锥阵列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7429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66607.9

    申请日:2009-03-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中空纳米锥阵列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大面积、底径长度均一、间距可控、周期可控、排列有序的硅中空纳米锥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单晶硅片的清洗及表面亲水化处理、聚苯乙烯单层胶体晶体的制备、中空硅纳米柱阵列的制备、中空硅纳米锥阵列的构筑四个步骤。该方法得到的硅中空纳米锥阵列大面积、底径长度均一、间距可控、周期可控、排列有序。得到的硅中空纳米锥阵列具有十分优异的宽波段减反射性能,在深紫外到中红外波段内(250nm到15μm)有效的减少表面反射损失。这种方法简单,较为可控,在低成本、大面积的光电器件及减反射表面的构筑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透明膜层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94219C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510016828.7

    申请日:2005-05-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折射率的、透明的、耐磨耐划伤的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纳米尺度上复合的有机/无机杂化膜层材料及制备方法。组合物中含10%~40%的钛酸酯、7%~17%的硅烷偶联剂、0%~6%的硅酸酯、40%~65%的醇溶剂和1%~4%的水;组合物是以无机酸作为催化剂将钛酸酯、硅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在异丙醇中进行共水解,得到稳定、均一的溶胶。将所得涂料旋涂、浸涂或喷涂到器件表面,在135~150℃固化1~3小时,从而得到高折射率、高强度的透明光学涂层,所合成的膜层材料可以用作汽车车灯、光盘的表面以及防毒面具的保护层,还可用于树脂镜片、透明光学器件、显示器件及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减反射耐磨涂层。

    以胶体晶体为墨水进行微接触印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97335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11084.5

    申请日:2004-09-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改进的微接触印刷技术对胶体晶体进行图案化和转移及构造图案化异质胶体晶体的以胶体晶体为墨水进行微接触印刷的方法。包括有序胶体晶体的制备、具有有序微观结构的PDMS模板的制备、二维胶体晶体在PDMS模板表面的图案化、涂有聚合物膜层的基底的制备、胶体晶体的微接触印刷五个步骤。聚合物膜层材料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此方法不但实现了对胶体晶体的微观图案化而且实现了胶体晶体向不同材质的基片的转移。该方法具有简单快捷,方便灵活的特点,在同一基底上可进行多次微接触印刷得到异质的胶体晶体膜,这种方法可广泛地用于胶体晶体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制备并将进一步促进新型材料和光学器件的发展。

    结构可控的无机纳米微粒/聚合物复合超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031C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02133150.2

    申请日:2002-10-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结合表面引发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和原位生成法,制备膜层厚度及膜内结构可控的交联的无机纳米微粒/聚合物复合超薄膜的方法。包括适合于表面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的含有双键的有机金属盐单体的合成;基底的表面接枝反应;通过表面引发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可生成微粒的交联聚合物前驱体超薄膜;原位生成无机纳米微粒复合超薄膜四个步骤。本方法是通过共价键从基底上直接生长交联的复合超薄膜,所得到的纳米复合超薄膜与基底的结合力很强,膜层厚度均匀可控,膜层具有表面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耐热性好等特点。由于交联聚合物网络的限制作用,阻止了无机纳米微粒的聚集,使复合薄膜的纳米结构具有长期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