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腔体-管壳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5484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342180.X

    申请日:2018-0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607 F28F9/02 F28F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腔体-管壳式换热器,其中包括管板、壳体、壳体内部所包含的换热管、以及整个换热器两端的封头,在上下两个封头设有换热管中流体的进口与出口。此壳体采用圆筒的外形,内部两相邻的换热管连接到同一个混流腔内并且分流至随后的两换热管之中,使得换热管内介质的温度更加的均匀分配,防止冷热流体接触不均匀。同时混流腔采用椭圆形球体的设计,增加了管道的换热面积,同时也增加了流体在换热管中停留的时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热量的传递,混流腔的外表面扰动管外流体的流动,使得管外流体的湍动程度提高。本发明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壳体内部空间,具有增强换热的效果。

    一种三次减速两次分离的新型惯性挡板除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9923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24676.4

    申请日:2018-04-12

    Abstract: 本次发明名称为一种三次减速二次分离的新型惯性挡板除尘器,新型惯性挡板除尘器的入口处采用了喷管加速,增加固体颗粒的惯性力,除尘器的入口朝下,可以将固体颗粒受到的惯性力和重力集中在一起,增加固体颗粒被分离的概率,新型惯性除尘器的入口挡板是采用倾斜式放置,并且通过调整一号灰斗和二号灰斗的宽度和深度来消除灰斗内部形成的涡流,使得颗粒在新型惯性挡板除尘器中发生三次减速两次分离的效果,这样该新型惯性除尘器的分离颗粒的范围达到了惯性分离原理的最小极限,使得新型惯性除尘器的分离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生物质燃料合成气多级利用化学链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74186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341069.X

    申请日:2016-05-23

    Abstract: 生物质燃料合成气多级利用化学链反应器,它涉及到一种燃料合成气的循环过程。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燃料反应器无法实现在利用生物质气化的同时实现CO2捕捉的问题。文中所述化学链反应器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空气反应器为Ni与O2提供反应场所;燃料反应器实现生物质的热解气化产物与氧化态载氧体NiO的反应,氧载体在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之间实现循环利用。石灰石反应器采用特殊的螺旋传输装置,利用CaCO3与CaO之间的转化实现CO2捕捉。化学链反应器系统循环的动力是来源于空气反应器外设的鼓风机及反应器内部气体的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该化学链反应器主要是收集可燃性气体和捕捉CO2,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并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生物质气化-煤燃烧双床联合流化床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0736690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314184.8

    申请日:2016-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005 F23C10/18 F23C2900/01001

    Abstract: 生物质气化-煤燃烧双床联合流化床锅炉,它是含有两种流化床的锅炉。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单一燃料时余热不能充分利用、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所述流化床锅炉的流化床将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与鼓泡流化床结合,可以实现煤粒燃烧、生物质气化的过程同时分床进行;两个床之间的隔板在设计时有一定倾斜度,起到了一定的引流作用的同时阻隔了产物的掺混,两床之间通过连通管道连接,连通管道中间有重力控制装置控制开合的隔板,保证了两床之间能量的定向传递,使每一步反应所产生的热量都能充分地利用;生物质气化产生可燃气体可以收集利用,生物质在气化的条件下不会析出氮氧化合物,有效地减小了环境污染。

    一种基于相场方法液滴撞击网状结构的两相问题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9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00852.5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一种基于相场方法液滴撞击网状结构的两相问题模拟方法,涉及液滴撞击仿真技术领域。通过实验文献得到液滴形成液膜对应的气液参数;基于气液参数绘制丝网结构模型和液滴模型,用欧拉模型描述液滴在气体相中的运动,用Navier‑Stokes方程和层流初始化方程描述液滴的初始形状和位置,用相场控制方程描述液滴表面张力和相变过程;绘制液滴撞击丝网结构模型,划分多个网格自适应区域,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得出的模拟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液滴撞击丝网结构的速度云图、压力云图、相体积分数云图以及动画。其利用相场控制方程和欧拉模型,实现了液滴撞击网状结构的聚并离散过程模拟,无需进行繁杂的实验操作。

    一种基于MEMS温度传感器的新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8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09699.X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一种基于MEMS温度传感器的新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涉及流化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通过温度来控制进气口的硅烷流化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脉冲流化床、MEMS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流化床上部设有进料管和进料口;流化床下部设有出料口;空气管下部连接流量自动调节模块,流量自动调节模块下部连接进气管;脉冲阀和自动调节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本发明利用脉冲流化床作为反应器,将MEMS的温度传感器模块引入到脉冲硅烷流化床装置中,减少籽晶团聚和粘附,提高反应器内气、固相的传质,加快生产速度减少硅粉,解决传统硅烷流化床置出现的局部过热和原料反应不均的问题,同时减少能量消耗。

    基于时域宽光谱测量的生物组织组分信息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06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61247.8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基于时域宽光谱测量的生物组织组分信息测量方法,涉及生物组织组分信息检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基于时域单光谱或者多光谱的生物组织光谱参数场及组分含量测量,所能获取的光谱信息有限,仅能对血氧含量相关参数进行探测的问题,本申请克服了目前生物组织时域谱诊断中基于单光谱或者多光谱的检测获取的光谱信息有限,仅能对血氧含量相关参数进行探测的问题,且多运用时域扩散近似模型对光子输运过程近似求解,检测参数范围及测量精度有限的问题,对于生物医学检测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体双燃料燃烧室的管理方式

    公开(公告)号:CN116339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235851.5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体的燃烧室的管理方法:由真实燃烧室系统生成与燃烧室系统相对应的调试数字孪生体,其中所述燃烧室系统包括入口扩压器,燃烧室内外壳、火焰筒、旋流器、燃料喷嘴,用于从入口向燃烧室内部提供燃料的燃烧数据信息,还有向燃烧室内部提供空气的空气数据信息,先基于调试数字孪生体对调试控制器进行初始化,测试其中的空气数据信息,燃烧数据信息和废气排放数据信息。再通过调试控制器进行管理与控制,由调试控制器接收空气数据信息以及燃烧数据信息的调试输入数据与调试输出数据。基于上述调试数据来更新调试数字孪生体,由调试数字孪生体生成操作数字孪生体。通过调试控制器对操作控制器进行初始化,操作燃烧室系统。并且通过所述操作控制器进行管理和控制;接收所述燃烧室系统中的所述燃料数据信息、所述空气数据信息和废气排放信息和所述燃烧室内部的操作输入数据和交互的操作输出数据;基于适配后的操作数字孪生体来适配所述操作控制器;以及通过适配后的操作控制器来管理和控制所述燃烧室系统。

    一种采用增材制造砂型铸造件的机械性能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1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45779.3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增材制造砂型铸造件的机械性能制造方法。目前,在机械零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工艺性损耗以及非工艺性损耗是非常严重的。一种采用增材制造砂型铸造件的机械性能制造方法,将不同金属粉末按配比使用混粉机进行充分均匀混合,在增材制造机床的成形室内,根据多组件的全部部件设计安装时的连接关系,按照首先摆放相互套嵌的部件、再摆放三维尺寸较大的部件、最后将尺寸较小的部件摆放在剩余空间内的原则对全部部件进行数模摆放;对于相互套嵌的部件确定最小可隔离区域及最小间隔,对逐层切片分层进行激光熔覆沉积成形,完成所有切片分层的激光熔覆成形,形成一体化多组件成形件。本发明应用于增材制造领域。

    一种燃气轮机引气掺混喷嘴及消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5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14562.9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引气掺混喷嘴及消声方法,所述喷嘴管体内设置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进气管的管壁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进气管外设置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将进气管外部的空间分割为多个腔室,其中一个所述挡板与进气管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面,该挡板上设置第二通气孔,所述喷嘴管体的上方侧壁上设置多个出气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燃气轮机噪音污染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