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3861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793966.3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振荡的稳定器,包括:补偿指令发生器和换流站控制器,其中补偿指令发生器采集电网频率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输出有功功率信号,通过计算和处理后形成有功功率指令值补偿信号、d轴电流指令值补偿信号和d轴输出电压的补偿信号,同时将这三路补偿信号输出到换流站控制器;换流站控制器采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三相输出电流以及三相端电压信号,同时结合所接收的有功功率指令值补偿信号、d轴电流指令值补偿信号和d轴输出电压补偿信号,通过计算和处理,产生换流站的驱动信号。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增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64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27700.6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中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LCL滤波器构成的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的拓扑结构,获取LCL-VSC型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的运行参数;将所述运行参数带入预先构建的短路电流计算公式,获得基于LCL滤波器构成的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故障时的短路电流;所述短路电流计算公式为基于: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的拓扑结构、内电势和运算电抗以及外部电路等效电压确定。本发明通过得到的LCL-VSC型全功率变换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表达式,实现了短路电流的快速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7342697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570378.9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态负电平输出下混合型MMC子模块电容参数的获取方法,包括根据混合型MMC桥臂电压调制波获得电压调制波的第一过零点、电压调制波的第二过零点、桥臂电流的第一过零点以及桥臂电流的第二过零点,并以桥臂电压调制波的第一过零点为起点确定周期终点;根据混合型MMC桥臂电压调制波、实际功率因数以及电压调制比分析两种子模块电容四个阶段电压波动情况,分析并判断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类型并计算子模块电容储能变化最大值;根据两种子模块电容额定电压、两种子模块电容储能变化最大值以及设计电容电压波动率获得两种子模块的电容设计值。本发明根据电容电压波动情况提出了全桥子模块和半桥子模块电容参数的量化获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978017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510822693.7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大规模风电具有防偷跳功能的孤岛检测及保护方法,包括:初始化节点类型表和节点连接表的步骤;监测电网中的断路器跳闸信号,并根据监测的断路器跳闸信号更新节点连接表,同时启动防偷跳模块的步骤;以及根据更新后的节点连接表,判断是否形成孤岛的步骤。针对大规模风力发电系统,在电源侧高压主网,进行孤岛检测及防孤岛保护,具有快速,准确,高效,安全且稳定的优点。同时本发明技术方案不考虑线路权重,可以更快速的进行防孤岛保护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03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824628.8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大规模风力发电的分层分域防孤岛保护方法,包括:监测设置风力发电系统中的所有断路器跳闸信号;通过集群主站断路器跳闸信号判断集群主站送出联络线及主变是否全部断开,并对因断集群主站送出联络线及主变全部断开形成的孤岛进行保护;通过升压站变压器断路器跳闸信号判断升压站变压器故障是否形成孤岛,并对升压站变压器故障形成的孤岛进行保护;通过风电场汇集母线断路器跳闸信号判断风电场汇集母线故障是否形成孤岛,并对风电场汇集母线故障形成的孤岛进行保护;通过风机馈线断路器跳闸信号判断风电场集电馈线故障是否形成孤岛,并对风电场集电馈线故障形成的孤岛进行保护。实现快速、准确、高效、安全且稳定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99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351331.4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锁相环误差的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及方法,包括三相逆变器、控制模块和信号检测模块;信号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接收同步机端口三相交流电压,第二输入端接收装置端口三相交流电压,第三输入端接收装置端口三相交流电流;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信号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信号检测模块的第三输出端,控制模块的第四输入端连接至信号检测模块的第四输出端,控制模块的第五输入端连接至信号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控制模块根据信号检测模块获得的锁相误差信号通过无功电流的控制进而调节电气阻尼大小以实现抑制系统次同步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0745363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57109.6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器及生成方法,在该控制器的生成方法中,考虑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动态以及负载动态对直流电压动态的影响,建立其直流侧小信号数学模型,推导出直流侧电压与有功电流之间的传递函数,根据传递函数,得到目标直流电压闭环控制模型,进而由目标直流电压闭环控制模型得到目标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器。本发明从电路的角度推导其直流侧等效电容,相比于传统的由能量等效原理求得的等效集中电容,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同时考虑了换流器拓扑不同的运行状态,普适性强;同时考虑了直流侧动态行为对控制器的影响,包括直流侧为恒功率电阻负载以及换流站负载两种情况,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32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923338.9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M7/4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83 , H02J3/36 , H02M2007/4835 ,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桥型MMC交流电压提升运行方法。通过在稳态下利用全桥型子模块的负电平输出能力,在保持直流侧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交流侧相电压峰值,实现交流电压提升运行。若保持开关器件的通流能力不变,适当提压运行能够降低换流器各相上、下桥臂交互的能量,在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减小子模块电容需求,有利于降低换流器成本;若保持交流侧相电流有效值不变,适当提压运行在降低换流器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换流器的传输容量;若保持换流器传输容量不变,适当提压运行在降低换流器成本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桥臂电流有效值,从而减小各子模块的损耗,利于提高换流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67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99650.7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H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7/26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称双极MMC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穿越和恢复方法。本发明通过直流断路器和换流器的配合,实现了对直流故障电流的开断和功率的恢复,保护换流器的安全运行。通过健全极和故障极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配合减小了故障期间换流站的有功功率缺额,同时向电网提供额定的无功功率,减小了故障对交流系统的冲击;通过对换流器上、下桥臂参考电压共模分量的主动控制,避免了换流器因重合闸失败导致的过大的电流浪涌应力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的风险。基于对称双极MMC直流侧发生双极短路故障可看成正负极直流母线分别发生单极接地故障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本发明还可用于对称双极MMC直流侧发生双极短路故障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167912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400214.8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零直流电压故障穿越能力的MMC及其设计方法。综合半桥子模块成本低、运行效率高及全桥子模块可输出负电平的优势,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零直流电压故障穿越方案,根据半桥子模块与全桥子模块额定电压,并结合MMC直流侧额定电压及交流侧相电压峰值,计算出半桥和全桥子模块配置个数;得到的MMC可在保证其能实现零直流电压故障穿越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变换器成本及提高变换器的运行效率。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半桥子模块和全桥子模块的组合,还可以是半桥子模块和其它能在非闭锁状态下输出正、负及零三类电平的子模块的组合,比如交叉连接双半桥子模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