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5363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57109.6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器及生成方法,在该控制器的生成方法中,考虑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动态以及负载动态对直流电压动态的影响,建立其直流侧小信号数学模型,推导出直流侧电压与有功电流之间的传递函数,根据传递函数,得到目标直流电压闭环控制模型,进而由目标直流电压闭环控制模型得到目标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器。本发明从电路的角度推导其直流侧等效电容,相比于传统的由能量等效原理求得的等效集中电容,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同时考虑了换流器拓扑不同的运行状态,普适性强;同时考虑了直流侧动态行为对控制器的影响,包括直流侧为恒功率电阻负载以及换流站负载两种情况,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90132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266214.8
申请日:2015-05-22
IPC: H02J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电压不对称下变流器的虚拟同步控制系统及方法,采用双锁相锁幅环交叉耦合结构,直接控制变流器的输出电压与电网同步,从而控制变流器输出功率。本发明采用正序、负序锁相锁幅器实现同步控制器,能分别跟踪电网正、负序电压变化,在电网电压不对称时实现变流器与电网之间的同步。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使变流器具有自发地对电网提供无延时的动态功率支撑的能力,并在电网不对称时消除变流器输出的负序电流、抑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波动,不仅能保持虚拟同步控制的优点,较好的稳定性及自发地为电网提无延时的动态功率支撑,而且还有效抑制电网电压不对称期间变流器输出的负序电流,保障变流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30057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20283.2
申请日:2014-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 H02J3/382 , H02J3/24 , H02J3/36 , H02J3/386 , H02J2003/001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发电与高压直流输电直联系统的孤岛运行方法。新能源发电系统采用互同步控制方法为孤岛电网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为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孤岛电网的换相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新能源发电系统互同步控制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控制器的相互配合,能够保证当地负载的电压幅值和频率的稳定,并能够将新能源发电系统发出的电功率向远方负荷输送。本发明打破了目前新能源发电系统通过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向远方负荷输送功率时必须和主电网联接的局限性,实现了新能源发电系统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脱离主电网的情况下孤岛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73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84058.X
申请日:2014-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32 , H02J3/38 , H02M2001/0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采集电网电压vgabc、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及直流母线电压Vdc;(2)根据所述电网电压vgabc、所述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所述直流母线电压Vdc以及变流器最大允许电流Imax获得用于保障变流器输出电压的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3)判断控制电压eabc是否在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内,若是,则将所述输出电压eabc输出,若否,则对所述控制电压eabc进行限制后输出安全限制电压esabc。由于本发明采用直接限制变流器输出电压的方式限制变流器输出电流,无需切换至电流控制方法,且无需闭锁原有的虚拟同步控制,因此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在故障期间对系统提供所需的惯性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453633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710657109.6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器及生成方法,在该控制器的生成方法中,考虑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动态以及负载动态对直流电压动态的影响,建立其直流侧小信号数学模型,推导出直流侧电压与有功电流之间的传递函数,根据传递函数,得到目标直流电压闭环控制模型,进而由目标直流电压闭环控制模型得到目标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器。本发明从电路的角度推导其直流侧等效电容,相比于传统的由能量等效原理求得的等效集中电容,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同时考虑了换流器拓扑不同的运行状态,普适性强;同时考虑了直流侧动态行为对控制器的影响,包括直流侧为恒功率电阻负载以及换流站负载两种情况,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736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410784058.X
申请日:2014-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矢量限幅的变流器限流保护的控制方法及变流器,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采集电网电压vgabc、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及直流母线电压Vdc;(2)根据所述电网电压vgabc、所述变流器输出电流iabc、所述直流母线电压Vdc以及变流器最大允许电流Imax获得用于保障变流器输出电压的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3)判断控制电压eabc是否在安全的输出电压范围Ψ内,若是,则将所述输出电压eabc输出,若否,则对所述控制电压eabc进行限制后输出安全限制电压esabc。由于本发明采用直接限制变流器输出电压的方式限制变流器输出电流,无需切换至电流控制方法,且无需闭锁原有的虚拟同步控制,因此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在故障期间对系统提供所需的惯性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4300577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520283.2
申请日:2014-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发电与高压直流输电直联系统的孤岛运行方法。新能源发电系统采用互同步控制方法为孤岛电网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为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孤岛电网的换相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新能源发电系统互同步控制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控制器的相互配合,能够保证当地负载的电压幅值和频率的稳定,并能够将新能源发电系统发出的电功率向远方负荷输送。本发明打破了目前新能源发电系统通过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向远方负荷输送功率时必须和主电网联接的局限性,实现了新能源发电系统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脱离主电网的情况下孤岛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90132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66214.8
申请日:2015-05-22
IPC: H02J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电压不对称下变流器的虚拟同步控制系统及方法,采用双锁相锁幅环交叉耦合结构,直接控制变流器的输出电压与电网同步,从而控制变流器输出功率。本发明采用正序、负序锁相锁幅器实现同步控制器,能分别跟踪电网正、负序电压变化,在电网电压不对称时实现变流器与电网之间的同步。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使变流器具有自发地对电网提供无延时的动态功率支撑的能力,并在电网不对称时消除变流器输出的负序电流、抑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波动,不仅能保持虚拟同步控制的优点,较好的稳定性及自发地为电网提无延时的动态功率支撑,而且还有效抑制电网电压不对称期间变流器输出的负序电流,保障变流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72555.5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变流器虚拟阻尼绕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应用于构网型变流器,该方法包括:获取构网型变流器所模拟的同步机的转子阻尼绕组支路、转子励磁绕组支路、电枢绕组支路与定子绕组支路共接交点处的瞬时电压信息;基于瞬时电压信息、转子阻尼绕组支路的漏抗信息、转子励磁绕组支路的漏抗信息和电枢绕组支路的电枢反应电抗信息,确定目标电势幅值信息;基于目标电势幅值信息对构网型变流器的内电势信息进行调整。通过本申请,可以使构网型变流器在暂态期间模拟出有阻尼绕组同步机的无功支撑特性,有效提升现有构网型变流器的自发无功响应能力,实现对电网电压快速波动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725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22173.1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23/427 , H01L23/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装填相变材料的强过流功率器件封装结构,该结构底部外壳、顶部外壳、SiC MOSFET芯片、芯片基板、器件引脚、绝缘子以及相变液体,所述器件引脚通过绝缘子焊接在外壳侧板上,底部外壳与顶部外壳通过密封垫圈焊接形成器件外壳,器件内部填充相变液以浸没SiC MOSFET芯片和所有键合线。本发明避免了固态相变材料中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的问题,显著提升了功率器件的过流能力,能够应用于短时和长时等多种过流场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