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32639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80103434.1
申请日:2009-01-30
Applicant: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53 , C08J5/18 , C08J2301/02 , H01M2/162 , H01M2/1646 , H01M4/13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428/245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二次电池等中使用的电极表面的多孔膜,该多孔膜具有优良的膜均匀性,有助于改善电池的速率特性及循环特性。本发明中的多孔膜含有平均聚合度为500-2500的水溶性高分子、无机填料以及非水溶性粒子状高分子。上述水溶性高分子优选增粘多糖类,尤其优选纤维素类半合成高分子、纤维素类半合成高分子的钠盐及铵盐。
-
公开(公告)号:CN100546438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580017662.9
申请日:2005-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24 , H05K1/0216 , H05K1/0242 , H05K3/389
Abstract: 为了提供电绝缘层间的粘合性高、并且层间电阻低的电路基板,在具有基体1上形成的第1导体层,和在该第1导体层上形成的第1电绝缘层的电路基板中,第1导体层有0.1nm以上且不足100nm的表面粗糙度Ra,在该第1导体层与第1电绝缘层之间设置以硫醇化合物为主要材料的第1底涂层。由此,可以制得第1导体层与第1电绝缘层之间的粘合性高、并且可适应于高频信号的电路基板。
-
公开(公告)号:CN1679380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03819972.6
申请日:2003-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24 , H05K3/4676 , H05K3/4688
Abstract: 一种电路衬底、使用电路衬底的电子设备及电路衬底的制造方法,在具有绝缘体层和埋入该绝缘体层内部的导体(104)的电路衬底(100)中,在所述绝缘体层在介电常数为εr,相对磁导率为μr时,具有满足μr≥εr的关系的第一绝缘体(101),并利用该第一绝缘体将所述导体实质地包围。
-
公开(公告)号:CN1552174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02817349.X
申请日:2002-09-04
Applicant: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389 , H05K3/388 , H05K3/4644 , H05K3/4661 , H05K2203/095 , H05K2203/124 , Y10T29/49124 , Y10T29/49126 , Y10T29/49144 , Y10T29/49155 , Y10T29/49156
Abstract: 在表面上具有形成了导电体电路(2)的电绝缘层(1)的内层基板表面上,形成用以覆盖该导电体电路的含有绝缘性树脂和固化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3)。使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表面,接触具有可与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配位结构的化合物(4)。使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固化,形成电绝缘层(7)。在该电绝缘层表面上形成金属薄膜层(8)。利用该金属薄膜层,在该电绝缘层表面上形成导电体电路(9)。通过上述工序,制造多层电路基板。
-
公开(公告)号:CN1469909A
公开(公告)日:2004-01-21
申请号:CN01817147.8
申请日:2001-10-15
Applicant: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IPC: C08L101/00 , C09D201/00 , C09D7/12 , C09D5/25 , H01L23/14 , H05K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285 , C09D5/18 , H05K3/4676 , H05K2201/012 , Y10S428/901 , Y10T428/26 , Y10T428/31511 , Y10T428/31529
Abstract: 一种含有绝缘性树脂和非卤素阻燃剂的固化性组合物。非卤素阻燃剂是粒状,其中一次粒子的平均长径为0.01~5μm、长宽比在5以下并且长径超过10μm的粒子数在10%或以下。清漆含有绝缘性树脂、固化剂、阻燃剂及有机溶剂。其中阻燃剂是通过偶合剂表面处理的粒状阻燃剂,并且,清漆中存在的阻燃剂粒子的二次粒径为30μm或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88675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8833.8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IPC: H01M50/403 , H01M4/139 , H01M4/13 , H01M50/449 , H01M50/4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其在将功能层转印至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基材上时,能够将功能层容易地从脱模基材剥离,并且能够使功能层良好地粘接于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基材。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层叠体具有脱模基材和包含粘结材料的功能层,上述功能层点状地形成在上述脱模基材的一个表面A上,上述功能层的点的平均径为5μm以上且7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69368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08871.2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10/0566 , H01M10/0525 ,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4/1393 , C08K5/42 , C08L101/00 , C08F212/08 , C08L101/14 , C08L101/08 , C08F23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合性优异的含有电解液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能够制作充电时电极上的金属析出的抑制及放电容量的保存特性优异的含有电解液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的粘结剂组合物。本发明的含有电解液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极用粘结剂组合物包含粒子状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并且在上述粒子状聚合的固体成分中不溶于四氢呋喃的固体成分的质量相对于上述粒子状聚合物的全部固体成分的质量的比例为50质量%以上,上述粒子状聚合物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01μm以上且0.1μm以下,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粒子状聚合物为0.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370038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3285.9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C08L101/00 , H01M4/139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101/00 , H01M4/139 , H01M4/62 ,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合性优异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能够制作充电时电极上的金属析出的抑制及放电容量的保存特性优异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的粘结剂组合物。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电极用粘结剂组合物包含粒子状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上述粒子状聚合物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01μm以上且0.1μm以下,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粒子状聚合物为0.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32486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480033747.5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IPC: H01M2/16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16 , H01M2/16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粘接剂,其是用于将构成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构件彼此粘接的粘接剂,且所述粘接剂包含粒子状聚合物,所述粒子状聚合物具有核壳结构,该核壳结构具备核部和局部地覆盖所述核部的外表面的壳部,所述核部由相对于电解液的溶胀度为5倍以上且30倍以下的聚合物形成,所述壳部由相对于电解液的溶胀度高于1倍且4倍以下的聚合物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283979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480033749.4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IPC: H01M2/16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53 , B32B27/00 , B32B27/04 , B32B27/06 , B32B27/08 , B32B27/24 , B32B2307/50 , B32B2307/724 , B32B2457/00 , B32B2457/10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10/0525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多孔膜组合物,其是包含第一粒子状聚合物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多孔膜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粒子状聚合物具有核壳结构,该核壳结构具备核部、和局部地覆盖所述核部的外表面的壳部,所述核部由相对于电解液的溶胀度为5倍以上且30倍以下的聚合物形成,所述壳部由相对于电解液的溶胀度高于1倍且4倍以下的聚合物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