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9936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80042759.2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调装置具备室内冷凝器(12)、室外热交换器(16)、室内蒸发器(18)、制冷剂回路切换装置(15b、21、22)、辅助加热装置(70)、空气通路形成部(31)及空气通路切换装置(34)。室内冷凝器、室内蒸发器及辅助加热装置配置在由空气通路形成部形成的空气通路内。(i)在制热模式时,制冷剂回路切换装置切换为对在室内冷凝器散热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并使其在室外热交换器蒸发的制冷剂回路,(ii)在除霜模式时,制冷剂回路切换装置切换为对在室外热交换器散热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并使其在室内蒸发器蒸发的制冷剂回路。(i)在制热模式时,空气通路切换装置切换为使空气依次通过室内蒸发器及室内冷凝器的第一空气通路,(ii)在除霜模式时,空气通路切换装置切换为使空气绕过室内冷凝器并且依次通过室内蒸发器及辅助加热装置的第二空气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4162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80038586.2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备:压缩机(11)、加热用热交换器(12)、第一减压装置(15b)、室外热交换器(17)、第二减压装置(15e)、冷却用热交换器(21)、喷射器(16)、气液分离器(19)及制冷剂回路切换装置(13a、13b、18a、18b)。制冷剂回路切换装置使从加热用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在第一除湿制热模式下按照第一减压装置、室外热交换器、第二减压装置、冷却用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流通,在第二除湿制热模式下按照第二减压装置、冷却用热交换器、第一减压装置、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流通。第一除湿制热模式时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第二除湿制热模式时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同。第一除湿制热模式时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制热模式时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30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80084975.4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在通常运转时切换为使从室内散热器(12)流出的高压制冷剂所具有的热蓄积在蓄热构件(17)中的制冷剂回路,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16)产生了结霜时切换为将蓄热构件(17)中蓄积的热作为热源来对室外热交换器(16)进行加热来除霜的制冷剂回路。作为蓄热构件(17),采用对具有进行金属绝缘体转变的性质的作为过渡金属氧化物的VO2(二氧化钒)将W(钨)作为添加物追加而成的构件,进行与制冷剂的温度带相应的高效的蓄热或散热,由此抑制压缩机的消耗能量的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479789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80059775.X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F5/46 , B60H1/00921 , B60H2001/3298 , F25B41/00 , F25B2341/0011 , F25B2341/0015
Abstract: 在加热侧喷射器(15)的加热侧主体部(15b)的内部空间中的、从加热侧喷嘴部(15a)的冷媒喷射口(15c)到加热侧扩压部(15g)的入口部(15h)的范围内,形成使喷射冷媒与吸引冷媒混合的混合部(15e)。此外,混合部(15e)形成为冷媒通路面积朝向冷媒流下游侧逐渐缩小的形状,入口部(15h)的冷媒通路面积设定为比冷媒喷射口(15c)的冷媒通路面积小。由此,在混合部(15e)内使混合冷媒的流速减速至比二相音速αh低的值,抑制加热侧扩压部(15g)内的冲击波的产生,使加热侧扩压部(15g)中的升压性能稳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74503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112444.5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4 , B60H1/00899 , F25B1/10 , F25B5/04 , F25B2341/0662 , F25B2400/0409 , F25B2400/0411 , F25B2400/23 , F25B2600/2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剂循环装置,其在无法利用构成注气循环的热泵循环(10)的室内冷凝器(12),将向空调对象空间吹出的送风空气的温度升温到目标温度TAO时,降低流入室内冷凝器(12)的送风空气的风量。这样,就会升高室内冷凝器(12)中的制冷剂冷凝温度,并且增大压缩机(11)的高段侧压缩行程的压缩功量,从而抑制向空调对象空间吹出的送风空气的加热能力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334819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80008165.2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2 , B60H1/00921 , F24F3/153 , F24F11/30 , F24F11/62 , F24F11/65 , F25B41/04 , F25B43/00 , F25B49/02 , F25B2341/0662 , F25B2400/02 , F25B2400/0409 , F25B2400/0411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空气调节装置(1)的热泵循环装置,能够在冷却操作模式、加热操作模式和除湿-加热操作模式之间切换操作模式,其中,该热泵循环装置被构造成能够将高压侧降压装置(13)和低压侧降压装置(16b,17,18)设置成处于节流状态和全开状态。以这种方式,热泵循环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冷却、加热和除湿-加热,而不需要基于空气调节装置的操作模式设置从压缩机(11)延伸至外部热交换器(20)的单独的制冷剂流动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0273486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92949.X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328 , B60H1/00335 , F28D1/05391 , F28F9/0214 , F28F9/02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中复合型热交换器(13)具有使制冷剂与送风空气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部(131)、以及使发动机的冷却水与送风空气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部(132)。将复合型热交换器(13)以可以实现流经第一热交换部(131)的喷出制冷剂与流经第二热交换部(132)的冷却水的热移动的方式一体化。此外,通过调整流入复合型热交换器(13)的第一热交换部(131)的压缩机(11)喷出制冷剂的制冷剂喷出能力、流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部(132)的冷却水的流入量、向复合型热交换器(13)吹送的送风空气的送风量中的至少1个,来实现复合型热交换器(13)的送风空气、喷出制冷剂、以及冷却水之间的恰当的热交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