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18256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333250.X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稻米品质差异蛋白的方法,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不同水稻的籽粒的蛋白质;(2)对所述步骤(1)得到的蛋白质分别进行酶解,分别得到酶解物;将分别得到的酶解物进行iTRAQ标记,分别得到标记物,将分别得到的标记物进行混合,分别得到样品混合物;(3)对所述步骤(2)分别得到的样品混合物进行强阳离子交换柱分级,将分别得到的分级后的样品进行质谱检测,分别得到质谱检测结果;(4)对所述步骤(3)分别得到的质谱检测结果进行数据查库和定量分析,鉴定出稻米品质差异蛋白。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鉴定出不同稻米品质的差异蛋白,从而根据差异蛋白快速有效地筛选与水稻品质相关的候选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05543366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610014679.9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25基因内特异SNP共显性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申请人通过将不同等位基因测序及序列比对鉴定到一个Pi25基因内特异SNP位点并开发了一套鉴定该SNP的分子标记引物,分别为:Pi25‑PF:GGGATCTAGGCAGACAGT;Pi25‑PR:CAGAGCAGGAACTTCAGTTG;Pi25‑NR:GATGCAGGATAAAGAATGAA;Pi25‑NF:AGCTGTGGCAAGCCTAACAG。利用该引物对水稻DNA进行PCR扩增,可快速判断待测水稻Pi25的基因型。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或者水稻种质资源Pi25基因型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926696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1229500.2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高花培诱导率籼稻的高效创制方法,先将花培诱导效率大于50%的亲本与多个育种骨干亲本进行杂交,得到不同组合的杂交F1种子,再种植杂交F1种子,取幼穗进行第一次花药培养,筛选出诱导效率大于60%的组合,并分单株收获花培H1代种子,然后分株系种植H1代种子,取幼穗进行第二次花药培养,筛选出诱导效率大于60%的株系即可。该设计不仅能够获得稳定且具有高花培诱导率的株系,而且周期较短。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07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03524.4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扬州大学
IPC: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细长粒基因SLG7分子标记引物,包括: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还提供了水稻细长粒基因SLG7分子标记,以所示分子标记引物对水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该标记引物用于扩增水稻基因组模板,PCR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的带型若扩增出一98bp条带,即为SLG7基因型;若扩增条出一109bp条带,即为slg7基因型;若扩增出98bp和109bp两条带,即为杂合型。该分子标记引物可用于鉴定水稻长粒基因SLG7的基因型和水稻分子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74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32911.2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69 , G06F19/22 , G06F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MicroRNAs在褐飞虱对水稻抗性适应性作用的方法,涉及生物工程技术。本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样品的收集;②小RNA的测序;③测序原始数据的预处理;④序列比对;⑤新miRNA预测;⑥miRNA差异表达分析;⑦差异miRNA靶基因预测;⑧miRNA mimic、miRNA inhibitor及对照链的合成;⑨向褐飞虱显微注射和人工喂养miRNA mimic、miRNA inhibitor,验证miRNAs的功能;⑩显微注射和人工喂养后的褐飞虱对水稻抗性适应性变化的初步研究。本发明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个褐飞虱群体的小RNA进行了深度测序,并通过后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并预测miRNAs,比较在感虫水稻TN1和抗虫水稻YHY15上两个褐飞虱群体间的差异,分析、筛选和发现与寄主抗性适应性相关的miRNA,为水稻抗虫育种提供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20761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70776.9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利用水稻籼粳杂种优势的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本方法主要是:以籼稻和粳稻其中一种水稻亚种材料作供体亲本,另一种水稻亚种材料作轮回亲本进行杂交,收获F1种子;大田生长期间进行农艺性状调查,成熟后收获考种,根据田间表现及考种数据选择具有籼粳杂种优势的单株,选出的单株材料可直接用于水稻优良品种的选育。与饱和回交相比,本发明采用不饱和回交的方式,后代材料遗传多态性大,籼粳杂种优势明显;与不饱和回交相比,本发明将不饱和回交与花药培养相结合,后代材料籼粳杂种优势明显而且性状稳定快;本发明实现了巨大的籼粳杂种优势利用与较短的材料培育时间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0818465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70889.9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促进母本开花快速配制水稻杂交组合的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本方法是:①授粉的前天下午将母本植株从田间取回,将母本植株放于塑料桶内,将穗子周围的叶片剪掉,剪掉所有开过花的颖花;②当天或第二天早晨七点前将母本稻穗温汤杀雄;③在母本开花前将母本植株连同塑料桶一起放入塑料袋内,把口扎紧后通过塑料管注入二氧化碳气体;④将母本植株套袋隔离,授粉;重新移植到大田种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用二氧化碳促进母本开花代替人工剪颖,大幅提高了配制杂交组合的效率,节省了大量劳动力,配制相同数量的杂交组合所需劳动力仅为传统方法的四分之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