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24352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67651.2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7/00 , C01B33/12 , C01P2002/82 , C01P2004/04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6 , C01P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高炉渣为原料制备有序介孔二氧化硅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第一阶段,盐酸酸浸高炉渣,恒温搅拌,过滤,二次酸浸,抽滤,洗涤干燥,得到硅胶;第二阶段,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硅胶,去离子水溶解CTAB,恒温搅拌;第三阶段,混合硅溶液与CTAB溶液,调节pH,恒温搅拌,晶化,抽滤,洗涤干燥,焙烧,得到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有序介孔二氧化硅属于新型的多孔吸附材料,由于它们独特的晶体格架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热稳定和耐酸等特性因而具有良好的吸附、筛分、阳离子交换和催化等功能,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机电、石油化工、医药、环境、纳米材料等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08242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297219.6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1B32/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6/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钢铁厂粉尘制备碳化铁的方法,包括:将钢铁厂粉尘与粘结剂混合均匀,并制成造球料;将所述造球料造生球并干燥后进行焙烧,得到渗碳用球团;将所述渗碳用球团在CO+CO2+H2或烟煤气中还原,还原后再在CO+CO2+H2或CH4+H2气体中进行渗碳、惰性气氛中冷却,得到渗碳后球团;将所述渗碳后球团进行湿式球磨,球磨后进行湿式磁选、干燥得到碳化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出附加值高、不易氧化、有害杂质含量低且品位较高的电炉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08242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296260.1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1B32/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多金属硫酸渣制备碳化铁的方法,包括:将多金属硫酸渣与粘结剂、氯化剂混合均匀,并制成造球料;将所述造球料造生球并干燥后加热氯化,再在CO+CO2+H2或CH4+H2气体中进行渗碳、惰性气氛中冷却,得到渗碳后球团;将所述渗碳后球团进行湿式球磨,球磨后进行湿式磁选、干燥得到碳化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碳化铁高效快捷,成本低廉,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583670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61153.0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1B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 Y02P20/124 , C01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态铝渣联合水蒸气反应制备氢气的方法,在金属铝再生冶炼过程中,将扒出的铝渣快速置入反应炉中,持续通入水蒸气与金属铝反应,将经过高温反应后得到的富氧化铝的铝渣进行回收,将产生的高温气体经过换热器后得到液态水和纯净的氢气。本发明利用热态铝渣作为铝再生资源来代替原生铝制备氢气,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负担;制氢工艺成本较低,无需额外的活化工艺环节,能够进一步回收反应固态产物中的氧化铝;该制氢工艺,不仅可以获得氢气燃料,而且能够有效利用反应热量来获得高温水蒸气,使体系能量利用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8883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64503.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766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铁样图像的高炉铁水硅含量估计方法及系统,涉及高炉炼铁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收集高炉现场铁样图像,按硅含量标定;构建铁样图像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采用数据增强策略处理数据集;利用增强后的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高炉铁水硅含量估计回归模型;设计评价指标,用增强后的测试集验证模型性能;将现场铁样图像输入训练好的模型,预测硅含量。本发明通过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于高炉铁水硅含量估计,实现了高精度、实时性强的硅含量预测,同时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环境适应性,并解决了图像数量有限及标签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3635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1263567.3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性和定量混合的云服务质量评估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云服务的定性服务属性及其偏好关系;对所述定性服务属性的偏好关系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一致性检验后的偏好关系;根据定性服务属性及一致性检验后的偏好关系进行建模,得到图形化模型;基于所述图形化模型,将不同定性服务属性的取值进行组合得到特定服务,对所述特定服务进行量化评估;根据所有特定服务的量化评估结果,计算得到定性服务属性的效用值;将所述定性服务属性的效用值和已知的定量服务属性的效用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综合效用值,根据所述综合效用值找出最优的特定服务。本发明解决了定性服务属性及其偏好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6926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375874.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风炉燃烧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强化学习与注意力机制的热风炉智能燃烧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S1:获取烧炉燃烧的历史数据,利用移动时间窗口在所述历史数据中选取连续数据作为燃烧状态数据;S2:基于所述燃烧状态数据,得到训练后的Attention‑MLP模型;S3:获取实时燃烧数据,利用所述Attention‑MLP模型根据所述实时燃烧数据控制热风炉的煤气阀位调节方向。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热风炉燃烧控制方法不能兼顾控制精度及实时性需求的问题,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满足高炉热风炉智能燃烧优化控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81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011222840.4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含钛高炉渣在线连续处理系统,包括高炉、调质炉、晶化调控炉和筛分装置,调质炉包括调质炉本体、设置在调质炉本体上的加料管和加热装置,调质炉本体通过渣沟与高炉相连通,晶化调控炉包括晶化调控炉本体以及设置在晶化调控炉本体内的厚度调节装置、缓冷装置、急冷装置和输送装置,晶化调控炉本体分别与调质炉本体、筛分装置相连通。本发明能够减少冷却熔融含钛高炉渣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改善冷凝后渣块的晶相组成,降低玻璃相的含量,也降低破碎渣块时的能量消耗;此外,可以避免传统处理工艺面临的干渣坑占地面积大,劳动力损耗大等问题,实现对熔融含钛高炉渣的大宗“在线”处理,解决其大面积堆积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36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88722.1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Q10/047 , G06F18/214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组合优化器求解哈密顿最短路径的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计算与路径规划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设计最短哈密顿路径问题框架;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神经组合优化器模型;随机生成用于训练所述神经组合优化器的哈密顿问题实例,并利用最小‑最大归一和旋转坐标变换策略对各问题实例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所述神经组合优化器模型中进行训练,并采用双向策略梯度函数进行优化,得到训练好的神经组合优化器模型;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组合优化器模型对包含N个节点的最短哈密顿路径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哈密顿路径。本发明提高了对最短哈密顿路径问题求解的精确度以及泛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71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1034700.3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392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5/1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热管约束组件布局优化方法,包括:沿着与热管朝向垂直方向建立x轴,与热管朝向平行方向建立y轴;根据热管约束组件结构在x轴上建立子种群一、在y轴上建立子种群二,初始化函数评价次数、氏族规模、子种群一和子种群二;使用遗传算法寻找子种群一在x轴上的最优布局,根据子种群一在x轴上的最优布局寻找子种群二在y轴上的最优布局,结合子种群一在x轴上的最优布局和子种群二在y轴上的最优布局得到热管约束组件布局的最优可行解。本发明可以将热管散热的组件布局有效应用在CLO问题中,并且提升搜索有效性和高效性、得到更优的布局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