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48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47441.6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劢微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TOF相机标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TOF相机的标定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标定板的图像和点云数据,其中标定板上设置有棋盘格图案,用于为TOF相机提供标定参考,该发明通过结合棋盘格标定板的二维图像数据和三维点云数据,该系统能够更准确地恢复棋盘格角点的三维坐标,从而提高了TOF相机与车体之间位姿标定的精度,利用标定板平面方程作为约束条件,结合单应性矩阵,对棋盘格角点的3D坐标进行精确恢复,有效去除了噪声影响,提升了标定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1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78742.7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S17/93 , G01S17/894 , G01S7/497 , G01S17/86 , G01C2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工煤矿辅助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井工煤矿巷道环境防碰撞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激光雷达获取点云数据;利用IMU数据对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运动补偿;将载体点云滤出;设定顶板高度阈值,高度高于的点云为顶板点云,并将其过滤;对地面点云进行滤出;对巷道壁点云进行滤出;对障碍物点云进行聚类;将障碍物以及巷道壁信息对外发出,进行防碰撞预警。本发明通过过滤载体、顶板以及噪点点云、分割地面点、巷道壁以及障碍物点云,能够精确判断载具周围环境以及障碍物情况,进而能够直接在井下运用,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煤矿巷道环境防碰撞系统误报多的问题,避免由于过多误报导致的驾驶员体感不佳。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1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24960.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差分InSAR系统、方法、应用以及可读存储介质,系统含激光发射、雷达探测与自适应光学补偿模块。激光发射模块为系统供能并分光;雷达探测模块借两路对称支路协同探测目标、采集处理回波达差分探测目的;自适应光学补偿模块依深度学习与波前探测机制,实时校正大气湍流致激光波前畸变,确保远距离遥感精准稳定。其创新点在于结合深度学习提升自适应光学性能,抑制相位噪声。于地形测绘、地质灾害监测等多领域意义深远,可精确测地形高程与地表微小位移,如在滑坡预警中敏锐捕捉早期毫米级变动,为灾害防控抢时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78810.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基准桩空间相对位置稳定性检测方法,包括:根据已有基准桩的布设分布情况,采用自由设站测量方法,对激光跟踪仪的测量距离的最大长度进行限制,确定激光跟踪仪的坐标测量误差,对每一对相邻基准桩进行三次空间坐标测量,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根据误差分析结果确定三次坐标测量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重新测量;如满足要求,则将基准桩三次空间距离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值;根据选择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及所处的测量环境,确定基准桩空间距离测量误差;基于相邻基准桩空间距离的理论设计值、三次测量计算得到的空间距离的最终值以及所述基准桩空间距离测量误差,判断基准桩空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1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9703.5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噪声迭代的星载激光雷达定标方法及系统。首先,构造理想背景大气总衰减后向散射系数,采用稳健线性拟合迭代方法得到夜间背景噪声与定标系数,实现星载激光雷达夜间探测信号的定标;结合CALIPSO官方定标方法的策略,设定日夜间定标转换区域,并进行简单层次检测,筛选出清洁大气定标转换区域;计算日夜间清洁大气定标转换区域的衰减散射比,获取定标转换系数,结合夜间定标系数完成日间定标系数与背景噪声的迭代计算,实现星载激光雷达日间探测信号的定标;本发明无需采集背景噪声便实现星载激光雷达昼夜定标,相较传统方法扩大了应用范围。本发明适用于不同高度探测条件下的星载激光雷达在轨定标,具有实用性和较高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1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8344.5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IPC: G01S7/4861 , G01S7/487 , G01S7/497 , G01S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主动成像噪声处理方法,属于图像处理去噪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单光子去噪成像处理方法是基于单光子阵列探测器成像特点、回波数据的时间特性及空间关联设计而成,能够对背景噪声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能够从单光子探测原始数据中快速准确地提取较为精确的目标场景回波距离图像和强度图像,对高灵敏度单光子阵列激光成像主动成像应用极其重要。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186807.9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S7/40 , G01S7/497 , G01S13/931 , G01S13/86 , G01S17/931 , G01S17/86 , B08B5/02 , B08B3/02 , B08B13/00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异物的处理方法及系统,传感器异物的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布设于车辆上的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利用预设的识别算法对所述传感器数据进行识别,以从所述传感器数据当中提取出包含异物信息的异物数据;利用预设的异物分类算法对所述异物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所述传感器上的异物类型;根据所述异物类型确定所述传感器的处理方式,并通过所述处理方式对所述传感器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处理方式包括对所述传感器进行清洁或者进行数据补偿。本发明能在传感器需要清洁时准确识别异物类型以实现高效清洁,还能确保传感器清洁过程中车辆的感知能力不受影响,降低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9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48641.3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上海砹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廖武
IPC: G06T7/80 , G06V20/58 , G06V20/70 , G06V10/26 , G06V10/46 , G06V10/75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1S7/497 , G01S17/8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参标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可以获取相机采集的图像数据和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基于图像数据和点云数据计算相机与激光雷达之间的预测外参标定参数,并基于预测外参标定参数和当前外参标定参数计算外参误差值。在外参误差值满足校正条件时,提取图像数据中目标对象的视觉语义特征以及点云数据中目标对象的点云语义特征,计算视觉语义特征与点云语义特征的匹配误差值。基于匹配误差值和外参误差值构建图优化框架,基于图优化框架求解匹配误差值最小时对应的目标外参标定参数,将当前外参标定参数更新为目标外参标定参数。所述方法可以自动监测相机与激光雷达之间的外参标定参数变动,并自动校正外参标定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414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35629.6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车载雷达感知模型的精度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车载雷达获取三维点云数据,并确定所述三维点云数据中真实目标物体的真实三维包围盒;获取与所述三维点云数据匹配的彩色图像,并基于所述彩色图像对所述真实三维包围盒标注颜色;将所述三维点云数据输入待检测目标感知模型,输出得到感知目标物体的预测三维包围盒;基于预设算法确定所述预测三维包围盒与标注颜色后的真实三维包围盒的差异值,并基于所述差异值确定所述待检测目标感知模型对不同颜色的真实目标物体的检测精度。本申请能够从目标感知模型层面更加准确、可靠地检测激光雷达对目标的感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13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0924171.2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探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激光发射单元的控制链路的真实失效场景下的脉冲序列,该脉冲序列中包含异常脉冲;控制激光发射单元发射能够模拟该真实失效场景的脉冲序列,并确定可达发射限值和异常脉冲的能量;根据所确定的可达发射限值和异常脉冲的能量,确定真实失效场景下的脉冲序列是否能够满足人眼安全需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于新能源车辆或智能驾驶车辆的激光雷达等激光产品的性能评价,能够评估激光雷达等激光产品在失效场景下是否满足人眼安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