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用的多级串联式轮缘驱动涵道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11397870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408978.1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用的多级串联式轮缘驱动涵道推进器,涉及航空电推进及轮缘电机的技术领域。轮缘电机的结构包括:环形定子磁芯,环形转子磁芯,永磁体或鼠笼型导条(和电机种类相关),多电机串联式共定子绕组,转子加固结构。本发明的涵道推进器可以有效改善电推进飞机在高速飞行下涵道推力不足和功率上限较小的问题。通过多台轮缘电机级联的方式提高推进器整体推重比和风扇压力比,不仅突破了一台电机驱动的传统涵道推进器和两台电机组成的共轴反桨结构的电机数量限制,而且也解决了大功率涵道推进器电机体积大难以安装支撑以及会影响涵道气动性能的问题。

    一种利用气窗实现转向的涵道无人机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263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920478.6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气窗实现转向的涵道无人机及控制方法,涵道无人机包括外壳、动力部和气窗控制组件。动力部设于外壳内,包括旋翼和旋翼驱动器,旋翼驱动器固连于外壳上,其输出端与旋翼连接,用于驱动旋翼旋转。外壳内壁面形成涵道,外壳侧壁设有开口,外壳上转动连接有与开口相匹配的气窗。气窗控制组件固连于外壳,并与气窗连接,用于控制气窗开合。本发明通过将某一方向上的气窗打开,气流产生不平衡力驱使涵道无人机朝向锁打开气窗的同一方向水平移动;同时,打开气窗后涵道无人机整体中心发生偏移,使得机身中轴线与重力方向产生小幅度的倾斜。本发明通过控制不同方向气窗的开合,使得能够保持稳定的悬停状态或任意水平方向移动。

    一种涵道式飞行器的总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83030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320805.0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涵道式飞行器的总体结构,包括上下开口的圆筒状涵道体,架设在涵道体内部的动力装置、止旋装置和舵面调节装置,以及设置在涵道体外部的折叠式机翼;舵面调节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设置在安装架四周的活动舵面装置,活动舵面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四个第一舵机,分别用于驱动四个活动舵面装置;活动舵面装置的外端通过连接架固定在涵道体的内壁上。止旋装置在气流作用下产生扭矩,可抵消螺旋桨旋转的反扭力矩,这种反扭平衡方式具有较高的气动效率和控制裕度;十字形独立控制的活动舵面装置可分别摆动或协同摆动,能够控制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两种飞行模式下的全部运动,提高了飞行器的操控性能。

    推进装置及其可调进口预旋导叶电驱动涵道风扇推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8246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101180.9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本发明技术方案公开了推进装置及其可调进口预旋导叶电驱动涵道风扇推进系统,包括涵道外廓;安装于所述涵道外廓中的核心支架;安装于所述核心支架中的推进电机和风扇;所述推进电机中还安装有进口预旋导叶系统,通过所述进口预旋导叶系统实现在所述推进电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快速调节所述风扇的加工量,而实现灵活调节推力。本发明通过进口预旋导叶的调节,使推进系统适应从低速到高速的多种不同工况,满足eVTOL不同飞行模式下的推力需求,提高eVTOL巡航速度和巡航效率。同时,通过调节进口预旋导叶偏角,推进系统的推力可以灵活调节,不必等待电机转速改变,从而提高eVTOL垂直起降过程的控制效率,简化控制器设计,提高稳定性。

    螺旋桨加工工艺
    5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1529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669639.1

    申请日:2019-07-24

    Inventor: 易良培 李质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桨加工工艺,能够通过四轴加工中心预设划线刀具移动路径,根据比对划线刀具移动路径与两侧毛坯桨叶外轮廓的厚度,判断划线刀具位置是否正确;划线刀具位置找正后确定四轴加工中心零点位置,以此时桨毂中心通孔的轴线与桨毂前端面的交点为零点,依次对各螺旋桨桨叶的叶背及叶面进行加工,加工时不需要对毛坯各个桨叶分别进行划线,极大地减少了加工用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基于桨叶转角的图像采集装置、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305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23044.1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桨叶转角的图像采集装置、方法及系统。该装置包括:螺旋桨、传动轴、螺旋桨驱动设备、计算机、图像采集设备以及螺旋桨转角采集器;所述螺旋桨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螺旋桨驱动设备相连,所述螺旋桨转角采集器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用于采集传动轴的转角信息,并向所述计算机反馈螺旋桨桨叶的转速信息;所述计算机通过数字量输出口和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转速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螺旋桨的转动视频。本发明能够获取不被桨叶遮挡的图像或视频数据,且能够获取与用户直接观测相一致的螺旋桨转动情况。

    一种矢量控制垂直起降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1351133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617893.4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矢量控制垂直起降无人机,能源部设置在机身内;动力部设置在机身内;主升力翼对称设置在机身两侧;主螺旋桨分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升力翼处,且主螺旋桨的旋转轴与机身的长度方向平行;矢量姿态控制螺旋桨设置在机身的头部,且其旋转轴的朝向可调节。垂直起落架设置在机身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无人机的垂直起降,并且头部设有矢量姿态控制螺旋桨,在无人机起飞和落地过程中处于最大拉力状态,抗风能力强。由于头部可调角度的矢量姿态控制螺旋桨提供的拉力形成的“悬吊”作用和所具有方向调整功能,使得整机具有在运动的舰艇、汽车上起落的能力。因此,这样能够可靠地实现无人机的垂直起降。

    垂直起降载具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0808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80018193.7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飞行载具(1),包括:机身(10),该机身(10)具有尾部(20);主旋翼(100),该主旋翼(100)的旋转轴位于机身(10)的顶部;中央推力单元(200),该中央推力单元(200)沿载具(1)的纵轴布置,与主旋翼(100)的旋转轴保持一定距离;位于机身任意侧的安装支撑件(40);安装在每个安装支撑件(40)上侧推力单元(400);中央推力单元包括风扇,该风扇提供至少一个垂直于载具虚拟垂直中平面的气流分量;每个侧推力单元包括风扇,该风扇提供至少一个平行于所述虚拟垂直中平面的气流分量的气流;推力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可控气流偏转装置(420),所述可控气流偏转装置(420)以可控方式偏转相应的输出气流。

    一种具有旋翼机构的光伏清洁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14793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86924.7

    申请日:2021-05-03

    Inventor: 柴亦奇 陈应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旋翼机构的光伏清洁机器人,光伏清洁机器人包括机身、滚刷清洁机构以及履带驱动机构,机身上设置有壳体,滚刷清洁机构设置在机身的前侧,光伏清洁机器人通过滚刷清洁机构对光伏板进行清洁作业,履带驱动机构设置在机身两侧,光伏清洁机器人在履带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行走,机身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旋翼机构,壳体上端设置有安装孔,旋翼机构的下端贯穿安装孔固定设置在机身上,壳体上位于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防尘罩,通过防尘罩对安装孔进行封闭,以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安装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洁效率高且吸附性能增强的具有旋翼机构的光伏清洁机器人。

    一种具有双层螺旋桨的涵道风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8616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32740.2

    申请日:2021-04-21

    Inventor: 吴玉平 吴桑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层螺旋桨的涵道风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双层螺旋桨叶片结构体,所述双层螺旋桨叶片结构体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上设有双层螺旋桨叶片,所述主轴的一端设有端盖,另一端经联轴器与电机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减小传统轴流风扇无风区的弊端,利用首层风扇将风扇中央的风量集中起来,再由二层风扇对压缩空气进行进一步的压缩,不但解决了无风区问题,同时也增大了风量,设计了导流片,可以改善气流,使上下两个区域的气流不会互相干扰,并且使得上层气流能继续传输到下层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