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92623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14123.6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海水盾纤毛虫体外活体培养的培养基制备及培养方法,涉及水产动物疾病研究领域。活体培养基制备方法是:将牙鲆鱼或大菱鲆鱼新鲜脑组织和肌肉组织按照质量比1∶1~3∶1混合并匀浆成肉泥,按肉泥与海水质量体积比1∶45~1∶55的比例在肉泥中加入灭菌海水,在65~70℃水浴2小时后制成活体培养基。制备好的培养基放在4℃长期保存。本发明的培养基制备方法简单,无需添加复杂成分,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培养基对海水盾纤毛虫体进行体外活体培养,虫体能够存活30天以上,为深入进行盾纤毛的致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1846541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00781.3
申请日:2010-01-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G01G17/08
Abstract: 一种活体刺参体重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前停食24小时,在室温低于20℃的阴凉处,将刺参捞至空的容器中,阴干20分钟后,用吸水纸吸去体表多余水分,再用电子天平测量其活体刺参的重量。本发明在测量活体刺参体重时,可保证刺参不吐肠、不化皮,避免了刺参体重受吸水、肠胃中食物丰满度不同所造成的干扰,使测量结果精确。测量后的刺参样品及时放入自然海水后,立即可以正常运动、摄食。本方法在测量活体刺参体重方面具有安全性高、测量准确、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057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26545.7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环境丰容的许氏平鲉鱼苗运输装置及其应用,属于海水鱼类苗种运输领域,所述装置包括运输水箱和鱼礁模拟装置;所述运输水箱包括调节脚架、集鱼孔、开关阀、集鱼管道、通气管和气石,所述的调节脚架位于运输水箱外部的底端四角,所述集鱼孔位于运输水箱底部,集鱼管道连通集鱼孔,开关阀设置在集鱼管道上,通气管的下端连通气石,放置在运输水箱内;所述鱼礁模拟装置包含1个及1个以上的载鱼隔板和支撑载鱼隔板的可调高度阻尼柱,所述鱼礁模拟装置分布于运输水箱四周,并在水箱中央留出一空白水域,便于鱼苗自由游动。本发明装置在运输水箱安装鱼礁装置,为恋礁型鱼类提供栖息地,降低鱼苗拥挤造成的物理性伤害和运输过程中应激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203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02139.5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61K36/236 , A61K36/185 , A61K36/344 , A61P17/00 , A61P17/02 , A61P31/04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防治刺参腐皮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诃子20‑80份、五倍子3‑20份、穿心莲10‑50份、川芎5‑30份。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能显著提高刺参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减轻灿烂弧菌引发的刺参机体炎症反应和病理性损伤,延缓致病菌导致刺参发病的进程,降低患腐皮综合征刺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起到有效预防和治疗刺参腐皮综合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45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93202.6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61K36/8905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阻断虾苗细菌性玻化症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诃子20~60份、五味子10~40份、香附10~40份。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能够显著降低患细菌性玻化症(BVS)虾苗的死亡率,降低对虾肝胰腺内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对患病虾苗肝胰腺和肠道的损伤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使用方法简便,安全绿色,可有效减少或替代抗生素使用,适用于虾苗培育和养殖生产过程中弧菌类疾病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56846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910042449.7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61K36/889 , A61P33/02 , A23K50/80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105 , A23K20/10 , A23K20/24 , A61K31/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虾蟹微孢子虫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海水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所述组合物组成成份及质量份数为:甲基三嗪酮20~30份,牵牛子乙醇提取物10~15份,200~300目的石榴皮超微粉20~25份,200~300目的槟榔超微粉10~15份,200~300目的干刺楸树皮超微粉15~20份,k型卡拉胶10~15份,枸橼酸钙1~2份。将所述组合物制备成药饵时的添加量为15~20g/kg饲料,按照每100g组合物添加200mL无水乙醇的比例,将组合物倒入无水乙醇中,充分搅拌,然后再添加淡水用小火煮沸,并维持沸腾,之后用高压喷壶或喷枪在溶液冷却之前迅速喷洒至待投喂的饲料中并保证喷洒的均匀。制作好的药饵在夏秋季水温较高时每隔15~20天投喂5~7天,可以有效防治虾蟹微孢子虫病,减少病害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49228.7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人鱼发光杆菌冻干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病原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美人鱼发光杆菌冻干保护剂,包括如下组分:脱脂乳、脱纤维羊血、海藻糖、乳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本发明通过对冻干保护剂配比、制备方法和对病原菌冷冻干燥方法进行优化,实现了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长期保藏,最大限度减少了菌体在冻干和复苏过程中的死亡率,并可保持强致病性美人鱼发光杆菌的溶血性能稳定不变,为深远海养殖鱼类临床分离菌株的保藏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131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188828.X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致病性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及应用。所述菌株对鱼类、小鼠等动物具有极强的致病力,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467。用1.1×108cfu/ml本发明的活菌液注射许氏平鲉、大菱鲆、小鼠,会造成实验动物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病死亡,对动物具有强致病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14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391775.1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C12N1/20 , A61K35/747 , A61P31/04 , A61P37/04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副干酪乳杆菌CSDN-6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所述副干酪乳杆菌CSDN-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9756。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菌株在刺参微生态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副干酪乳杆菌CSDN-6对刺参重要疾病“腐皮综合征”中的2种致病菌灿烂弧菌(V.splendidus)及假交替单胞菌(P.nigrifaciens)具有拮抗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刺参重要疾病,具有刺参疾病生态防控的作用;本发明菌株还能够提高刺参的ACP、AKP、LZM、SOD等非特异性免疫活力,增强刺参的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同时,该菌株能够提高刺参的生长速度,提高养殖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647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58820.8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Q1/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水养殖病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轮虫弧菌的RPA反应体系。通过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反应,根据是否有目的条带的出现定性判断检测对象是否含有轮虫弧菌。本发明提供了建立一种轮虫弧菌特异性的RPA反应体系和反应方法,为开发能够在养殖现场进行应用的轮虫弧菌RPA检测技术奠定基础;基于上述体系还可以进一步开发轮虫弧菌的RPA检测技术,从而为养殖生产中有效防控轮虫弧菌的感染提供保障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