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9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77353.6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智能设备状态判别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循环发送周期向配电网智能设备终端发送脉搏信息包;基于配电网智能设备终端回复的脉搏信息包结合脉搏信息包周期得到配电网智能设备终端的状态;其中,所述脉搏信息包包括:配电网智能设备终端ID号和发送脉搏信息包的时间。本发明具有简洁和高效的有点,提高了网络运行效率,并且节省了储存空间,能够更好适应快速需求响应的应用场景,通过脉搏信息包接收与发送的时间差替代监听的计时器提高了实时监测的效率,从而能更好地实现配电网智能设备终端的即插即用离线注销机制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93293.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储能与动态重构双层协调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求解预先构建的运行层模型,得到第一优化结果;将所述预先构建的运行层模型中目标函数的函数值代入预先构建的规划层模型,得到第二优化结果;基于所述第一优化结果和第二优化结果,得到分布式储能与动态重构双层协调优化方案;其中,所述第一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分布式储能的选址位置、分布式储能安装容量,所述第二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分布式储能的有功功率、由配电网节点开关状态组成的动态重构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结合分布式储能和动态重构的优势,提升配电网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10220275.9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1R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端口隔离型直流变换器的有源桥复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共用磁芯的端口对应的有源桥交流侧电压激励源的频域相量和共用磁芯的绕组耦合等效电感确定所述共用磁芯的端口对应的有源桥交流侧电流激励源;利用所述共用磁芯的端口对应的有源桥交流侧电流激励源确定多端口隔离型直流变换器的有源桥复功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解析多端口隔离型直流变换器的有源桥拓扑结构共性、谐振单元类型以及多绕组磁路耦合关系,提出了多端口隔离型直流变换器的有源桥复功率分析方法,为优化多端口隔离型直流变换器的能量传输、分配控制,提升效率和功率密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57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302921.8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低压直流领域的直流插座,包括:插座主体;所述插座主体包括绝缘壳体、设置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导电夹头、操作机构和开关;所述导电夹头与所述开关电连接;所述开关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电夹头连接;所述开关安装于所述操作机构上;所述操作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开关的闭合状态;所述绝缘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导电夹头相对应的绝缘插孔;所述插头穿过所述绝缘插孔与所述导电夹头连接。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低压直流领域的直流插座,可以方便接入直流家用电器设备,在拔出前可靠熄灭直流电弧,保证用户在操作电气设备时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6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44797.1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穆易 , 沙广林 , 吴云召 , 段青 , 盛万兴 , 刘璐 , 张姚 , 张伟超 , 马春艳 , 高健 , 蔺海丽 , 王昊晴 , 赵彩虹 , 刘宁 , 冯德志 , 李运硕 , 李佳 , 史雪锋 , 张琳 , 许媛媛 , 王素敏
IPC: H02J3/38 , H02J3/32 , H02J3/28 , H02J15/00 , H02J9/06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一体化氢能供电保障系统及方法,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储氢供氢装置、储能电池、电力输出模块和控制与管理模块;所述储氢供氢装置、燃料电池系统、电力输出模块和储能电池依次连接,储能电池和控制与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力输出模块还与外部负载连接;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用于,给移动式一体化氢能供电保障系统提供所需电能;所述控制与管理模块用于监测在无市电时外界市电是否上线和在外界市电在线时,检测市电接口,确认市电是否中断,控制电力输出模块依据当前状态转换工作模式;面向多种应急场景的移动式一体化氢能供电保障系统可实现“削峰填谷+保电+应急+备用+智能充售+移动救援+柔性互联”的多重应用一体化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15918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0437674.8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城市能源大数据的负荷及其可调潜力协同聚类方法。包括:采集城市能源用户的用电负荷数据;对用电负荷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用电负荷数据的调节能力,得到用电负荷数据的时序序列和负荷可调能力时序序列;将用电负荷数据的时序序列和负荷可调能力时序序列以复数形式进行耦合并同时映射到复数域,得到复数域待聚类用电负荷数据集;对复数域待聚类用电负荷数据集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分类后的用电负荷数据。本发明方法通过细分不同负荷组成,提出其由“负荷特性”及“功率可调节潜力”共同组成的负荷特性数据,将两者耦合为复数数据点进行聚类分析,从而细分不同负荷的特性现状并更加精确深度挖掘不同负荷间的可调节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046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01933.6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及控制方法,包括:直流母线模块、低压交流母线模块和电能路由器;所述直流母线模块与所述电能路由器连接;所述低压交流母线模块与所述电能路由器连接;所述电能路由器与交直流混合微网外部的高压交流电网连接;所述低压交流母线模块,用于在并网模式或孤岛模式时,通过所述电能路由器和所述高压交流电网维持低压交流母线模块的电压和频率平衡;所述直流母线模块,用于在并网模式或孤岛模式时,进行电压自控制,当从并网模式切换到孤岛模式,进行缺额功率的平抑,本发明通过交直流混合微网实现了交直流的混合供电,满足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负荷需求,具备非常广阔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18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99009.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块式碳化硅器件的功率单元,包括:多个碳化硅功率器件、多个支撑电容、隔直电容和高频变压器;所述多个碳化硅功率器件相互并联;所述多个支撑电容相互并联,形成一条支路,与多个并联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并联;所述隔直电容一端与一个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高频变压器一级连接,用于将两个电路之间进行隔离;所述高频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端为高频侧接口,用于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本发明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作为核心元件,具有小型化、轻量化,损耗更低和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的特点,更适合于在电网中的应用;同时本发明使用叠层母排结构,降低回路电感,减小器件开关过程中的过电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13147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385360.8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1 , H02M7/5395 , H02M7/5387 , H02M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宽度调制产生的超高次谐波预测方法及系统,分别获取脉宽调制的采样方式、脉宽调制设备的拓扑结构以及调制波和载波的波形;利用傅里叶变换基本理论推导调制变换器系统中的双重傅里叶变换公式;利用调制波和载波的波形计算推导的双重傅里叶变换中的待定参数,分别计算不同规则采样的系数;利用计算得到的不同规则采样的系数获得对应应用场景和采样方式下的超高次谐波产生结果的数学模型,根据不同规则采样的系数确定对应频率下的超高次谐波的幅值,对幅值高于0.05pu的超高次谐波进行处理,实现超高次谐波预测。本发明为减小超高次谐波而开展的脉宽调制方式设计、纹波滤波器设计、超高次谐波影响评估等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有助于提升富含电力电子并网变流器的电网系统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432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31500.0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李佳 , 段祥骏 , 李运硕 , 冯德志 , 许媛媛 , 张琳 , 段青 , 沙广林 , 史雪锋 , 高健 , 马春艳 , 赵彩虹 , 张姚 , 吴云召 , 王昊晴 , 刘宁 , 穆易 , 蔺海丽 , 王素敏 , 李鹏华 , 孟海磊 , 董啸 , 任敬飞
IPC: G06V40/10 , G06V40/2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K9/62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工程现场人员安全行为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配网工程现场人员作业待检测图片;基于安全管控模型,采用双通道对角滑窗检测方法对所述待检测图片进行检测,得到现场人员作业安全行为类型;所述安全管控模型,是基于配网工程现场人员作业的安全管控合规的以及安全管控缺陷的历史图片训练的;本发明通过安全管控模型对图像进行检测,实现了对人体的检测跟踪,可进一步进行安全类型的判断,有效地提高了配网工程现场人员作业安全行为识别的针对性,为配网工程现场安全实时监管提供了可能。本发明基于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对配网工程现场人员作业安全行为进行识别,可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