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3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528980.2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楼宇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基于V2B的单个电动汽车充放电过程模型,构建电动汽车相关约束;建立电动汽车价格激励模型,获得电动汽车参与楼宇综合调控的响应度;建立温控负荷模型,构建温控负荷相关约束;建立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型,构建光伏建筑一体化相关约束;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相关约束、温控负荷相关约束以及光伏建筑一体化相关约束,建立最大需量约束;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参与调控的响应度以及最大需量约束,建立优化调度模型。同时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终端及介质。本发明能有效降低楼宇的月度需量阈值,同时通过空调节能和光伏利用等措施,显著降低楼宇的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05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0492940.2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商的电动汽车参与受端电网低谷调峰需求响应调控方法。聚合商将来自电网运营商的低谷调峰需求响应邀约下发至电动汽车,根据EV的参与情况将其划分为灵活性EV负荷和非灵活性EV负荷,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从历史充电数据提取出EV的典型充电模式用于EV负荷预测。电网运营商基于负荷预测数据,建立考虑电动汽车参与低谷调峰需求响应的滚动机组组合模型,确定机组发电计划和需求响应资源调度计划。本发明的需求响应调控方法充分考虑用户意愿和电网需求,有效协调和最大化了双方利益,并通过聚类分析提高了资源调度效率。本发明能有效激励电动汽车积极参与低谷调峰,降低受端电网低谷调峰压力,减少电网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68252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497525.6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2 , G01R31/392 , G06Q10/06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计及容量衰减的新能源发电的储能寿命损耗评估方法,包括建立储能寿命损耗模型,建立储能容量衰减模型:建立计及容量衰减的储能寿命损耗模型,并线性化处理:追踪计划出力,得到新能源发电的储能寿命成本损耗储能的健康状态SOH和储能的可用容量Spresent。本发明可以有效评估新能源发电的储能的寿命损耗,有效评估储能的容量衰减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7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67362.1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故障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充电桩配对数据存储,步骤二,充电桩检测模块安装,步骤三,充电桩故障预测,通过在充电桩体上设置有集成控制模块,集成控制模块内的数据采集模块对其故障数据进行实时检测,若是发生故障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将错误报告以及充电桩体所在位置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给远程的无线接收模块上,中转模块经过报修模块驱使维修人员对其进行维修提示,且集成控制模块通过驱动模块分别使语音模块、显示模块和警报模块发出警报,警示使用人员充电桩体发生故障,具有较好的故障及时排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3986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93131.3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充电站容量的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储能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建立储能寿命损耗模型: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容量配置模型:基于启发式算法-遗传算法的最佳配置计算:获得充电站容量的最佳配置。本发明综合考虑运行性能和经济性,对考虑相关性的集成系统储能配置模型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高光能利用率以及系统经济效益。本发明将储能的额定容量、额定功率和使用年限均作为待优化变量,灵活性高,储能寿命损耗的模型较精确,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储能的寿命衰减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5316.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F18/15 , G06F18/25 , G06F1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放电资源与空调负荷的互济潜力评估技术领域,涉及计及时空耦合特性的需求侧资源互济潜力评估方法与系统,包括:获取电动汽车与空调负荷的运行数据;构建经济性评价指标模型与可行性评价指标模型,基于经济性评价指标模型与可行性评价指标模型对电动汽车与空调负荷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并求解分析结果的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通过组合赋权法计算得到组合权重矩阵,将组合权重矩阵与归一化后的分析结果相乘,完成电动汽车与空调负荷的需求侧资源互济潜力评估。本发明既能提升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的利用效率,又能有效缓解空调负荷在高峰期间对电网的压力,从而增强电网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142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4435.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安全调节边界智能动态评估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多种测试数据,构建动力电池数据库;基于动力电池数据库,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动力电池二阶等效电路模型,生成不同工况环境下不考虑老化影响的荷电状态估计结果;基于动力电池数据库与荷电状态演化关系,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动力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模型,生成不同工况环境下动力电池健康状态估计结果;构建考虑荷电状态、健康状态和最大充放电电流的多约束功率状态估计模型,生成动力电池调节安全边界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准确地实现多类型工况的动力电池安全调节边界评估、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7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29686.4
申请日:2024-08-16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30/08 , G06N3/092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虚拟电厂的电动汽车聚合商智能投标决策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利用聚合虚拟储能模型对电动汽车集群在第一时间级的聚合灵活性进行评估;将评估的聚合灵活性转换为第二时间级的能量投标区间;基于强化学习理论构建并初始化电动汽车聚合商的投标策略模型;基于投标策略模型确定标准化能量投标决策,并利用能量投标区间进行仿射变换,得到能量市场投标决策,向能量市场提交能量市场投标决策并获取决策奖励;训练投标策略模型,更新投标策略。本发明引入时间尺度转换,避免分钟级聚合建模与小时级投标决策在时间尺度上的不匹配;通过优化最优投标策略来克服电动汽车聚合商在投标决策时面临的价格不确定性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0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51984.8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系统状态变化量的柔性负荷资源实时调控方法,步骤包括:对于包括风电机组、光伏机组、燃气轮机、蓄电池、储热箱、燃气锅炉以及负荷的融合系统,建立融合系统柔性负荷调控模型;融合系统柔性负荷调控模型,考虑柔性负荷的经济优化运行目标,通过对融合系统各可控单元出力的安排,以及对柔性负荷的实时调控,使日前运行成本最小;在满足融合系统各单元约束的情况下,基于融合系统柔性负荷调控模型,得到融合系统柔性负荷资源的实时最优调控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负荷进行调整,达到移峰填谷的目的,而且还能够降低系统总的运行成本,实现了热电联供型融合系统实时调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3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49862.3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负荷可调节潜力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步骤包括:获取不同类型电动汽车数据,包括日均行驶里程数以及动力电池参数;根据动力电池的安全边界条件获取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最优充电功率;基于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最优充电功率以及对应的日均行驶里程数,分别计算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最短充电时长;分别计算各类型电动汽车在最短充电时长采用最优充电功率所减少的需求负荷,得到各类型电动汽车总的可调节负荷潜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考虑电动汽车电池的安全边界和需求负荷,评估电动汽车的可调节负荷潜力,帮助缓解电网高峰时段电力保供紧张、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不足、清洁能源消纳困难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