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储能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15718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567604.8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电网储能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涉及微电网调度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响应于能源调度指令,确定第一目标调度功率,调用充放电调度模型,充放电调度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获取各储能单元的运行参数,确定各储能单元的安全状态值及充放电判断值,确定各储能单元中满足安全状态阈值、充放电判断值及第一目标调度功率的储能单元为目标储能单元;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充放电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满足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最优解,最优解包括各目标储能单元在不同时段的充放电状态及充放电功率;控制目标储能单元以最优解进行充放电。本申请能够准确计算储能单元成本最低时的充放电状态及充放电功率。

    智能电网对抗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03834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39278.2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电网对抗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图像;初始化搜索方向及迭代次数;随机选取扰动参数;通过改进的边界最短距离搜索方法计算当前图像与目标模型决策边界的当前最短距离,基于当前最短距离、当前搜索方向、扰动参数对当前图像添加对抗扰动,得到当前对抗样本图像;依据自然图像识别模型及目标模型对当前对抗样本图像的识别结果确定当前搜索方向的方向导数;依据方向导数更新当前搜索方向,返回随机选取扰动参数步骤,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阈值,以当前对抗样本图像作为最佳对抗样本图像。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识别算法的鲁棒性。

    微电网储能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157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7604.8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电网储能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涉及微电网调度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响应于能源调度指令,确定第一目标调度功率,调用充放电调度模型,充放电调度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获取各储能单元的运行参数,确定各储能单元的安全状态值及充放电判断值,确定各储能单元中满足安全状态阈值、充放电判断值及第一目标调度功率的储能单元为目标储能单元;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充放电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满足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最优解,最优解包括各目标储能单元在不同时段的充放电状态及充放电功率;控制目标储能单元以最优解进行充放电。本申请能够准确计算储能单元成本最低时的充放电状态及充放电功率。

    充电负荷调控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90170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12191.9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负荷调控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控制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接收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发送的充电桩的充电负荷预测数据;控制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基于供电容量阈值、台区负荷以及充电负荷预测数据,确定调控指标功率;控制调控平台在充电桩满载功率大于调控指标功率的情况下,发送功率调控指令至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控制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基于功率调控指令发送控制指令至充电桩,以将充电桩的充电功率下降至调控指标功率以内。本发明通过结合实际数据和预测数据来确定对充电桩调控的调控指标功率,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同时,实现对充电桩的充电柔性负荷动态调控,实现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电。

    配电物联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918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0183.5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物联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每个融合终端的终端参数;根据终端参数对多个融合终端进行排序;获取待处理任务的任务处理需求信息;根据任务处理需求信息以及终端参数从前至后在排序后的融合终端中确定多个目标融合终端;获取待处理任务的任务数据,将任务数据切分为多份,并向每个目标融合终端发送对应的切分后任务数据以及数据处理代码;接收多个目标融合终端各自发送的融合终端处理结果,并根据融合终端处理结果进行融合。该方案无需占用配电网主站过多的任务处理资源,可以在无需添加相应硬件的前提下,使配电网主站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处理结果,降低了配电网的建设成本。

    基于融合终端的防止异常用电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440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83025.3

    申请日:2024-02-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融合终端的防止异常用电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监测所述融合终端用电侧的用电电流;将用电电流输入基于自注意力机制构建的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目标用电设备的第一注意力数据模型并得到输出结果;在第一注意力数据模型的输出结果表征为融合终端用电侧存在目标用电设备时,断开所述供电线路并接入检测线路,监测检测线路上的检测电流;并基于将检测电流输入基于自注意力机制构建的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目标用电设备第二注意力数据模型得到的输出结果,决定是否恢复对用电侧供电。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基于注意力判别识别技术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识别,具有识别精度高的优点。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灰箱阻抗辨识方法、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4859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73105.0

    申请日:2024-02-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灰箱阻抗辨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灰箱阻抗辨识方法、系统及介质,所述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灰箱阻抗辨识方法,包括:获取预先训练得到的灰箱阻抗辨识神经网络,所述灰箱阻抗辨识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以及网络结构根据构建的并网逆变器复数阻抗传递函数确定;将给定频率输入至所述预先训练得到的灰箱阻抗辨识神经网络,输出所述并网逆变器的阻抗幅度以及阻抗相角。上述技术方案基于给定连续频率可输出并网逆变器连续阻抗幅度以及阻抗相角,便于后续开展谐波劣化分析,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