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694103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475880.7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 Y02T10/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柴油机尾气综合利用及处理系统,涡轮出口通过废气管连通海水加热区,海水加热区、废气氧化区、废气喷淋区依次相连通,海水加热区里设置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均伸出至海水加热区外并分别连通海水舱和海水蒸馏淡化装置,海水蒸馏淡化装置分别连通淡水舱和海水电解装置,海水电解装置的上端连通废气氧化区,海水电解装置的下端依次通过低压泵和高压泵连通废气喷淋区的喷淋装置,废气喷淋区分别连通冷却器和废液处理柜。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废气余热,一方面产生淡水,另一方面产生处理尾气的原材料,尾气经过滤、氧化、喷淋,能有效净化尾气,实现尾气达标排放。(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68353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20448243.0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低速柴油机的带液压旋阀器的排气阀装置,包括排气阀部分、排气阀控制部分;排气阀部分包括气缸盖体、阀座、排气阀阀盘、阀杆、旋阀器,排气阀控制部分包括泵体、开阀伺服油路、开阀回油油路、关阀伺服油路、关阀回油油路,通过旋转减少阀面与阀座上的积碳、使阀盘受热和散热更加均匀的应用于低速柴油机的液压排气阀装置。通过液压力实现气阀的开启与关闭,气阀开启时通过液压力驱动旋阀器内叶片实现气阀旋转,清除气阀阀面与阀座上的积碳;气阀关闭时,通过节流阀的节流作用实现排气阀柔性关闭,减少气阀撞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707257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400493.2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叶根处应力并减小梢涡的螺旋桨,包括桨毂、桨叶、叶梢小叶,桨叶安装在桨毂上,叶梢小叶的端部上设置凹槽,桨叶的端部上设置与凹槽配合的凸起,叶梢小叶与桨叶通过凹槽以及凸起以镶嵌式的方式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叶梢小叶上设置横向止流板,所述横向止流板与叶梢小叶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桨叶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会被抵消一部分,这样一来叶根厚度可以降低,叶根处产生的推力会更大,并且有助于减少空泡,优化性能;螺旋桨在旋转过程中叶面的液体不会流向叶背,减小梢涡,降低噪声,叶梢可以提供更大的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210212735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1023161.7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式船用导管螺旋桨,包括螺旋桨、螺旋桨轴、导管、导管杆、调节机构,所述螺旋桨连接螺旋桨轴,导管连接导管杆,调节机构固定在船体里,调节机构连接导管杆,并推动导管杆进而推动导管做水平移动,螺旋桨的位置与导管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工况需要进行合拢或分离,在螺旋桨负荷较重时,导管与螺旋桨处于组合状态可增加螺旋桨推力提高螺旋桨效率。在船舶倒航和转弯时可将导管分离,改善船舶的操纵性能和倒航时的螺旋桨性能。当有水草、杂物等被卷入导管,卡在螺旋桨叶梢和导管之间,或缠绕桨叶而影响螺旋桨正常工作时,可分离螺旋桨导管以使杂物自动脱落或方便清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982270U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21015740.7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径流式散热风轮的自励同步发电机,包括驱动轴、同步发电机、直流发电机,驱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轴流式风扇、离心式风扇,轴流式风扇和离心式风扇之间设置同步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同步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之间设置被固定的直流电源;同步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之间的驱动轴上安装滑环,滑环通过电刷与直流电源配合,滑环通过导线连接同步发电机的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线圈;轴流式风扇和同步发电机之间的驱动轴上安装径流式风轮。本实用新型径流式风轮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对其周围的转子进行明显的冷却,避免同步发电机因为内部温度过高,限制同步发电机的效率,使用寿命等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333198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20943064.9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快冷凝液回流并强化换热的水平热管,包括管壳、导热棒,管壳为中空结构,管壳的内壁安装吸液芯,管壳内部设置导热棒,导热棒上缠绕螺线圈,管壳里充有液体工质,螺线圈位于液体工质之上,管壳的左部分为蒸发段,管壳的右部分为冷凝段,螺线圈与管壳左端留有间隙,螺线圈与管壳右端壁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快冷凝液回流,提高热管毛细极限,同时又能通过螺线圈、导热棒以及辅助冷却室强化换热,提高热管的传热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284573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1019642.0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11/08 , B63H11/103 , B63H11/107 , F04C2/22 , F04C15/00 , F04C1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转子的喷水推进装置,包括壳体、三角转子主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三角转子主体设置在壳体里,三角转子主体的三个角与壳体的内壁相接触,从动齿轮设置在三角转子主体里并与三角转子主体相固定,从动齿轮的齿位于其内壁,主动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主动齿轮的齿位于其外壁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壳体的下端一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滤清器连接进水口,出水口连接喷管,喷管与转向装置固连,喷口通过轴承连接转向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电能-机械能一次能量转换过程实现水流的加压,有效减少能量损失,提高推进效率,节约主机能量输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94114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475569.2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可燃混合气生成的柴油机开式燃烧室,包括气缸套、活塞头,活塞头与气缸套之间形成燃烧室,气缸套上端的中部设置燃油喷射器,活塞头的剖面为以燃油喷射器所在直线为中轴线的对称结构,对称结构的一侧为由活塞顶部平面、弧形曲面、ω型半球凹坑、平直斜面依次相连组成的轮廓线,活塞顶部平面和平直斜面的高度均高于ω型半球凹坑的最低点,活塞顶部平面通过弧形曲面与ω型半球凹坑的外侧端相连,平直斜面直接与ω型半球凹坑的内侧端相连,对称结构通过其两侧的平直斜面衔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现有技术上使得雾化燃油和空气更加充分地混合,加快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进一步改善燃烧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64907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20448775.4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23/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螺旋桨被缠绕后损伤的轴端部连接装置,包括外圈、内圈,外圈与桨毂相连,内圈与艉轴相连,内圈设置在外圈的中部,外圈上加工有防损伤单元,防损伤单元包括半圆形槽、与半圆形槽位置相对的半圆形连接件以及半圆形连接件旁的挡板,半圆形槽里设置弹簧、顶在弹簧上的钢球以及与钢球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防损伤单元包括六个,内圈为梅花状,内圈的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的凹陷部分与其中一个防损伤单元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当螺旋桨的桨叶发生缠绕时,由于扭矩的急剧增大,弹簧无法承受这种突然增加的扭矩,弹簧缩回,保证了螺旋桨桨榖和艉轴端的脱离,使艉轴空转,保证了螺旋桨不会承受急剧增大的扭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19966U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20447674.5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大型电机定子散热的相变冷却装置,包括轴向热管、周向热管,所述的轴向热管包括四个,为直线型,所述的周向热管包括三个,为圆形,四个轴向热管沿定子铁芯的轴向均匀分布,三个周向热管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周向热管均与四个轴向热管相交汇,每个轴线热管的左端部均伸出定子铁芯之外并安装有翅片,四个轴向热管与三个周向热管内壁贴附丝网状吸液芯,且共同构成工作管段。本实用新型闭式热管内工质一经充入,无需再次添加,工质可以在热管循环利用。定子铁芯内部周向分布三个等间距的圆形热管与轴向分布的热管相贯,有利于增加定子侧的吸热面积,加快散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