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包裹式的斜拉索钢绞线

    公开(公告)号:CN205399054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521140811.8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包裹式的斜拉索钢绞线,包括由多股钢丝捻合而成的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外围包裹有由缠绕钢丝缠绕而成的钢丝层,所述钢丝层外围包裹环氧树脂层,所述环氧树脂层外套设热缩管。所述的缠绕钢丝螺旋式缠绕在钢绞线的外侧,且沿钢绞线的长度方向,所述的缠绕钢丝之间紧密贴合,同时所述的缠绕钢丝与钢绞线之间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缠绕钢丝作为防腐包覆材料,相当于牺牲体作用,外界环境侵蚀时,缠绕钢丝首先发生锈蚀,从而阻止了钢绞线的锈蚀。同时,缠绕钢丝能够承受摩擦损伤,耐磨性远远优于PE护套,增加了其对钢绞线的保护时间,保证了钢绞线的正常使用,提高了钢绞线的使用寿命。

    一种含附属受力结构的深层涵洞

    公开(公告)号:CN219839976U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21242599.0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附属受力结构的深层涵洞,包括自然土体、坐落于自然土体之上的混凝土涵洞,以及设置于混凝土涵洞侧面及上方的一级附属结构和二级附属结构;所述一级附属结构包括侧向水稳碎石和顶面水稳碎石,所述侧向水稳碎石分布于混凝土涵洞两侧并与自然土体相连接,顶面水稳碎石连接两侧的侧向水稳碎石;所述二级附属结构包括侧向回填砂砾土和顶面回填砂砾土,侧向回填砂砾土堆积于侧向水稳碎石上方并与自然土体相连接,顶面回填砂砾土设置于顶面水稳碎石上方,并连接两侧的侧向回填砂砾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含附属受力结构的深层涵洞能够减少混凝土涵洞承担的土体作用,保证结构安全。

    钢梁、组合梁连接结构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956091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0478154.2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梁、组合梁连接结构,包括相连接的钢箱梁与组合梁,钢箱梁包括钢箱梁主纵梁和连接在钢箱梁主纵梁两侧的钢箱梁悬臂板,钢箱梁主纵梁包括钢梁顶板、钢梁底板及钢梁腹板,钢梁顶板与钢梁底板分别连接在钢梁腹板的上下两端,组合梁包括组合梁主纵梁和连接在组合梁主纵梁两侧的组合梁悬臂板,组合梁主纵梁包括组合梁钢顶板、组合梁钢底板及组合梁钢腹板,组合梁钢顶板与组合梁钢底板分别连接在组合梁钢腹板的上下两端,钢梁腹板与组合梁钢腹板焊接连接,在组合梁钢顶板以上填充组合梁混凝土,在组合梁钢底板上填充组合梁混凝土。本实用新型具有形式简约,传力平顺,连接便利,且利于斜拉桥混合梁的标准化制造及模块化拼装。

    一种用于鞍座精确定位的快速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987747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031895.9

    申请日:2018-0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鞍座精确定位的快速调节装置,包括竖直板、底座、矩形框架、支撑板及螺母,所述竖直板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底座的前后两侧及左右两端,所述矩形框架位于底座上,且所述矩形框架位于四个竖直板的中间,所述矩形框架上下通透,所述支撑板焊接在矩形框架内,所述支撑板与底座的支撑面相平行,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鞍座,所述竖直板上开设有水平的螺栓孔,用于螺栓水平穿过,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两个孔洞,在孔洞处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用于连接竖直设置的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鞍座定位精确性的问题,实现了鞍座轻松、便捷的安装定位,适用于众多鞍座吊装方式时的精确微调,实用性强。

    四索面同向回转斜拉索-悬索协作体系桥梁

    公开(公告)号:CN207484264U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21506043.2

    申请日:2017-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索面同向回转斜拉索-悬索协作体系桥梁,包括桥塔、锚碇、主梁、斜拉索、悬索、吊索等。中跨采用四索面拉索和吊索,交叉吊索区转化为双索面拉索和吊索;边跨主体采用四索面全斜拉型式,尾端交叉吊索区采用双索面拉索和吊索,形成悬吊辅助跨;桥塔塔顶设置空间双悬索鞍座,其下分层设置斜拉索同向回转鞍座,形成套箍承压结构。由此,构造出一种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多重协作体系桥梁。本实用新型提升了桥梁整体刚度,实现了体系平顺融合,系统解决了体系交界处桥面锚固繁杂、主梁压力间断、边吊索和斜拉索尾索应力幅高的传统问题,根本改变了桥塔锚索区的应力状态,表现出巨大的技术经济优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L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挡墙型通用通道洞口

    公开(公告)号:CN205474892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21141529.1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挡墙型通用通道洞口,配合装配式管型或箱型通道使用,通道洞口包括八字墙基础、八字墙模块、一字墙模块及一字墙现浇块,一字墙现浇块为门型框体素混凝土块件,浇筑在通道洞口外侧,一字墙模块为预制长方体钢筋混凝土块件,设置在一字墙现浇块上方,八字墙基础为现浇长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设在通道洞口的两侧,八字墙模块为L型钢筋混凝土柱体块件,沿八字墙方向变高度拼装在八字墙基础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模数化预制以及现场快速安装施工工艺,主要配合装配式管型或箱型通道,应用于人机通道、过水涵洞、地下通道等工程的洞口结构,可以实现通道洞口的快速工厂化生产和现场拼装施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