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53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1128594.X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项目所在地太阳辐射数据、地理位置数据及边坡坡度数据,计算倾斜面上的总辐射值RHR,并进行边坡光伏能源潜力的评估。S2,根据稳定性因子边坡安全系数、坡度、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构建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边坡稳定性指数BGW,进行边坡水土保持的稳定性评价。S3,根据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布置等参数,计算行车眩光范围及眩光指数,进行行车眩光状况评价。本发明能够依次逐级进行定量评价,内容完整,填补国内边坡光伏适宜性评价的技术空白,指导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建设,可进一步推动交能融合建造技术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46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480204.9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C04B28/00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抗油污特性的泛柔混合料制备方法,通过拌和机拌和集料、砂、矿粉、沥青、抗油污改性剂并成型好试件;按配合比20%称量好质量的水泥、水和增强剂勾兑形成水泥基灌浆材料,灌入成型好的试件孔隙中并振动10s;随后将剩余80%称量好质量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继续灌入成型好的试件孔隙中。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强度以及路面的耐久性,同时可以有效的抵抗油污的侵蚀,更是大大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35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327302.5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透水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确定方法,在充分考虑透水混凝土非均质、多相和多层次的复合材料特性的基础上,计算出集料表面裹附的胶凝材料以及集料本身吸收的胶凝材料,复合叠加得出最终胶凝材料的总用量。对于各段级配,差异化计算各段级配曲线对应集料的比表面积,通过性能指标矩阵的归一化与决策处理,定量的确定最佳胶凝材料膜厚度。综合集料吸收的胶凝材料量,从而确定集料表面裹附的胶凝材料用量。本发明更加合理精确地确定了透水混凝土胶凝材料的用量,保证透水混凝土的承载强度、透水性等多方面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0065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206119.8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尾矿砂的砂粒式环氧沥青混合料,涉及道路工程环保材料领域,包括细粒度的尾矿砂、环氧沥青、粒径3~5mm的集料,按照体积构成原理,3~5mm的集料构成骨架结构,形成空隙结构,环氧沥青以沥青膜包裹尾矿砂形成胶浆,一部分胶浆包裹在3~5mm集料表面后,会撑开3~5mm的集料构成骨架结构,形成撑开后空隙,另一部分胶浆填充在撑开后空隙中,形成剩余的空间,再由环氧沥青填充剩余的空间中,填充后剩余的空隙为砂粒式环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本发明采用尾矿砂作为砂粒式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将工业废弃物进行再生使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资源节约,高效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7585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292097.3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沥青与SBS改性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采用岩沥青、SBS改性沥青两种胶结材料,根据体积参数变化过程,控制混合料空间构成状态,采用两种胶结料双重作用下的沥青膜厚度变化状态,控制岩沥青与SBS改性沥青掺配比例,体积参数控制,保证岩沥青加入后混合料稳定性,使混合料达到设计密实度的要求,增加混合料强度,沥青膜厚度变化过程控制,并将岩沥青与集料先进行干拌,使岩沥青中沥青膜更多均匀的转移到集料中,使两种沥青能够发挥较好的裹附效果,保证胶结料在混合料中作用处于最佳状态,对沥青混合料各方面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所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用于路面铺筑,可以大幅度提升路面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27302.5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透水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确定方法,在充分考虑透水混凝土非均质、多相和多层次的复合材料特性的基础上,计算出集料表面裹附的胶凝材料以及集料本身吸收的胶凝材料,复合叠加得出最终胶凝材料的总用量。对于各段级配,差异化计算各段级配曲线对应集料的比表面积,通过性能指标矩阵的归一化与决策处理,定量的确定最佳胶凝材料膜厚度。综合集料吸收的胶凝材料量,从而确定集料表面裹附的胶凝材料用量。本发明更加合理精确地确定了透水混凝土胶凝材料的用量,保证透水混凝土的承载强度、透水性等多方面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9194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1164853.X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改黑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方法,采用探地雷达对白改黑路面反射裂缝部位进行无损检测;铣刨病害所在车道的沥青结构层至旧水泥路面顶面;采用水泥浆对板底脱空部位进行注浆,直至水泥浆在相邻注浆孔或水泥面板裂缝、接缝处溢出;修复破坏的面板,并在面板开裂处开槽埋设传力杆;在裂缝处贴1m宽自粘式高强防水抗裂贴,然后依次施工乳化沥青透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3cm厚沥青砂,再在对应裂缝位置贴1m宽自粘式高强防水抗裂贴;采用常规沥青混合料恢复至路面原标高。传力杆提高了水泥路面的接缝传荷能力,增强了水泥面板间的协同变形,减小了水泥面板位移高差,降低了沥青铺装层的应力集中,解决了白改黑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07045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010733886.6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域控制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区区域控制管理系统及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管理系统及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竣工验收管理系统五个系统组成。本发明提出的基于BIM技术优化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域控制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更加规范了养护施工作业区区域的管理,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养护作业区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合理计算获得养护施工作业区范围,做到规范化施工、合理化施工、安全化施工;该方法能够更好的提醒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面的驾驶员前方养护施工作业区的位置及时间段,方便其紧急避让或者选择其他方式避让,避免不必要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8216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590863.X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C23/0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大空隙水泥混凝土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以大空隙混凝土强度最佳状态的密度为标准密度,通过空隙率、强度指标计算不同密度下成型试件的质量,建立密度与强度关系,确定压实度检测过程中标准密度,将压实度指标控制直接反应抗压强度,确保施工达到大空隙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效果,试件采用多次装料、逐层捣实、静压法成型,这种成型方法使得大空隙混凝土试件内部结构均匀,有利于标准密度测试的准确性。本方法测定的压实度指标,能够为施工过程中碾压工艺确定提供指导,通过压实度指标确定大空隙混凝土施工中压路机的吨位及碾压遍数,减少施工碾压的盲目性和过度依耐经验,本方法可提供过程控制以及验收控制压实度检测,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4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00472.5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C04B28/04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密实高韧性半柔路面灌浆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半柔路面灌浆料包括尾矿砂、磷石膏、水泥、橡胶颗粒、界面剂、可再分散乳胶粉、白砂糖和水;本发明的半柔路面灌浆料的抗拉强度等级达到M30,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主灌满沥青混合料基体空隙;同时具有高粘性能,与沥青混合料基体间无缝粘结;在硬化后无收缩现象,支撑基体骨架,有效避免半柔路面变形病害发生。利用连续级配的尾矿砂,增强灌浆料骨架结构稳定性,提升其强度;利用磷石膏替代部分水泥作为胶凝材料,低碳化高值利用固废,有助于节能降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