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00826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510081725.9
申请日:2005-05-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3 , G09G3/3291 , G09G2300/0842 , G09G2310/0251 , G09G2320/043 , H01L27/3211 , H01L27/322 , H01L27/3246 , H01L27/3272 , H01L51/5012 , H01L51/5203 , H01L51/5206 , H01L51/5234 , H01L51/5237 , H01L51/5246 , H01L51/525 , H01L51/5262 , H01L51/5275 , H01L51/5284 , H01L2251/301 , H01L2251/5315 , H01L2251/5323 , H01L2251/5338 , H01L2251/5361
Abstract: 存在一种问题,对基板或者其上设置的例如SiN的湿气阻挡层(钝化膜)和空气之间的折射率差别保持较大,而且光提取效率低。此外,存在这样的问题,容易产生由于湿气阻挡层引起的剥落或者开裂,这导致劣化发光元件的可靠性和寿命。根据本发明,一种发光元件包括依次堆叠的像素电极、电致发光层、透明电极、钝化膜、应力缓解层和低折射率层。该应力缓解层用来防止该钝化膜的剥落。该低折射率层用来减少电致发光层产生的光射到空气中时的反射率。所以,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发光元件以及使用该发光元件的显示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761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510405528.1
申请日:2010-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9/786 , H01L2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充分降低布线间的寄生电容的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在与栅电极层重叠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作沟道保护层的氧化物绝缘层。在与该氧化物绝缘层的形成相同的步骤中,形成覆盖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边缘部的氧化物绝缘层。覆盖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边缘部的氧化物绝缘层将栅电极层与形成在该栅电极层上方或边缘的布线层之间的距离拉大,从而可以降低寄生电容。
-
公开(公告)号:CN104992984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510387603.6
申请日:2010-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9/786 , H01L2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显示模块及电子装置,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充分降低布线间的寄生电容的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在与栅电极层重叠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作沟道保护层的氧化物绝缘层。在与该氧化物绝缘层的形成相同的步骤中,形成覆盖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边缘部的氧化物绝缘层。覆盖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边缘部的氧化物绝缘层将栅电极层与形成在该栅电极层上方或边缘的布线层之间的距离拉大,从而可以降低寄生电容。
-
公开(公告)号:CN104576748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410555144.3
申请日:2010-06-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9/786 , H01L21/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具有稳定的电特性的薄膜晶体管的高可靠性的半导体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以较低成本并且以高生产率制造高可靠性的半导体装置。在一种用于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中,该半导体装置包括使用氧化物半导体层形成具有沟道形成区的半导体层、源极区及漏极区的薄膜晶体管,执行加热处理(用于脱水化或脱氢化的加热处理),以便提高氧化物半导体层的纯度并减少诸如水分的杂质。另外,在氧气氛下对经历加热处理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缓慢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2460713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080028690.1
申请日:2010-06-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9/786 , H01L21/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02664 , H01L21/02565 , H01L27/1225 , H01L29/66765 , H01L29/66969 , H01L29/78618 , H01L29/7869 , H01L29/7869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高包括具有稳定的电特性的薄膜晶体管的可靠性的半导体器件。在用于制造包含其中氧化物半导体膜被用于包括沟道形成区的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器件的方法中,热处理(该热处理用于脱水或脱氢)被进行以便提高氧化物半导体膜的纯度以及减少诸如水分之类的杂质。除了诸如存在于氧化物半导体膜内的水分之类的杂质外,热处理还促使诸如存在于栅极绝缘层内的水分以及在氧化物半导体膜与被设置于氧化物半导体膜之上及之下并且与氧化物半导体膜接触的膜之间的界面内的水分之类的杂质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1944485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010222525.1
申请日:2010-07-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1/336 , H01L29/786 , H01L21/324 , H01L2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 , H01L21/67109 , H01L21/67115 , H01L27/1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之一是制造包括具有稳定的电特性的薄膜晶体管的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而提供。在包括将包括沟道形成区的半导体层设为氧化物半导体膜的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形成氧化物半导体膜之前减少存在于栅极绝缘层内的水分等的杂质,然后为了提高氧化物半导体膜的纯度,并减少作为杂质的水分等进行加热处理(为了脱水化或脱氢化的加热处理)。然后,在氧气氛下缓冷。除了在栅极绝缘层及氧化物半导体膜中以外,还减少存在于以上下接触于氧化物半导体膜的方式设置的膜和氧化物半导体膜的界面的水分等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336791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496344.0
申请日:2011-11-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9/7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6 , H01L29/045 , H01L29/1033 , H01L29/247 , H01L29/7869 , H01L29/78693
Abstract: 一种氧化物半导体膜以及半导体装置。提供一种具有更稳定的导电性的氧化物半导体膜。此外,通过使用氧化物半导体膜来提供具有稳定的电特性及高可靠性的半导体装置。氧化物半导体膜包括结晶区域,且结晶区域包括a-b面与膜的表面实质上平行且c轴与膜的表面实质上垂直的晶体;氧化物半导体膜具有稳定的导电性且相对于可见光、紫外线光等的照射更电稳定。通过将这种氧化物半导体膜用于晶体管,可以提供具有稳定的电特性的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76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05528.1
申请日:2010-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9/786 , H01L2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充分降低布线间的寄生电容的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在与栅电极层重叠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作沟道保护层的氧化物绝缘层。在与该氧化物绝缘层的形成相同的步骤中,形成覆盖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边缘部的氧化物绝缘层。覆盖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边缘部的氧化物绝缘层将栅电极层与形成在该栅电极层上方或边缘的布线层之间的距离拉大,从而可以降低寄生电容。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73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080034955.9
申请日:2010-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9/786 , H01L21/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25 , G02F1/133345 , G02F1/1337 , G02F1/134309 , G02F1/136227 , G02F1/136277 , G02F1/1368 , H01L27/1214 , H01L27/124 , H01L27/1248 , H01L29/24 , H01L29/517 , H01L29/78609 , H01L29/786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充分降低布线间的寄生电容的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在与栅电极层重叠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作沟道保护层的氧化物绝缘层。在与该氧化物绝缘层的形成相同的步骤中,形成覆盖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边缘部的氧化物绝缘层。覆盖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边缘部的氧化物绝缘层将栅电极层与形成在该栅电极层上方或边缘的布线层之间的距离拉大,从而可以降低寄生电容。
-
公开(公告)号:CN1025982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80052375.2
申请日:2010-10-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9/786 , H01L21/20 , H01L21/324 , H01L21/336 , H01L21/3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6 , G02F1/133528 , G02F1/1339 , G02F1/134336 , G02F1/136286 , G02F1/1368 , G02F1/167 , G02F2001/133302 , G02F2001/133531 , G02F2201/121 , G02F2201/123 , G09G3/3677 , G09G2310/0286 , G09G2310/08 , H01L21/02107 , H01L21/02554 , H01L21/02565 , H01L21/02631 , H01L21/02672 , H01L21/324 , H01L21/477 , H01L21/67115 , H01L27/1225 , H01L27/127 , H01L27/3262 , H01L29/66969 , H01L29/7869
Abstract: 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稳定电特性的使用氧化物半导体的半导体器件。氧化物半导体层经受在氮气体或者诸如稀有气体(例如氩或氦)之类的惰性气体气氛中或者在降低的压力下的用于脱水或脱氢处理的热处理以及经受在氧的气氛、氧和氮的气氛或者空气(露点优选地低于或等于40C,更优选地低于或等于50C)气氛中的用于提供氧的处理的冷却步骤。因此,氧化物半导体层经过高度纯化,由此形成i型氧化物半导体层。制造包括具有氧化物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器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