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99423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80004012.4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自动工程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 , B62D21/152 , B62D25/082 , B62D65/02 , F16F7/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机动车辆的金属梁,包括至少在一个面上的适于在部件弯曲时形成至少两个凸台(150)的装置(150,160),这些凸台由于弯曲而接触,以便当两个相邻凸台(150)的至少部分相对面紧靠时,限制结构部件的弯曲。
-
公开(公告)号:CN10441746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10447395.X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冲击吸收装置。提供一种获得初始上升很平滑的负荷—位移特性的冲击吸收装置。冲击吸收装置(1)由利用纤维将树脂增强后的复合材料构成,具备向前后方向压坏以吸收冲击能量的碰撞吸能盒(2),和配置在碰撞吸能盒(2)的前侧且向前后方向按压该碰撞吸能盒(2)以将其压坏的按压部件(3)。碰撞吸能盒(2)是将对于沿着前后方向的负荷的弹性模量互不相同的多个纤维层(21、…)沿着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径向层叠而构成,前端部相对于按压部件(3)的按压面倾斜,以使随着被按压部件(3)按压,多个纤维层(21、…)从弹性模量低的纤维层向弹性模量高的纤维层按顺序与按压部件(3)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97484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80057784.0
申请日:2012-11-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123 , B60K1/00 , B62D21/155
Abstract: 一种车辆扭矩杆(23),包括:扭矩杆主体(24),该扭矩杆主体(24)沿其纵向方向具有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该一个端部接合至动力单元(12),该另一端部接合至车身侧接合部(84),扭矩杆主体(24)通过车身侧接合部(84)联接和支撑动力单元(12);在扭矩杆主体(24)的沿纵向方向的中间部上设置有配重构件(200)。
-
公开(公告)号:CN102438879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180001214.5
申请日:2011-07-25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能够确保设计的自由度,且低成本、能够得到更优良的性能的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的结构。具有能量吸收构件(36a、36b),其设置于在所述二次碰撞时与所述外柱(13a)一同向前方位移的紧固杆(27a)和即使在该二次碰撞时也不向前方位移的壳体(16)或卡定销(63)之间,由在二次碰撞时伴随着所述外柱(13a)向前方的位移而进行塑性变形的构件构成,通过塑性变形的相对移动,吸收上述冲击能量的一部分,能量吸收构件(36a、36b)的一部分固定于紧固杆(27a),并且,该构件(36a、36b)的塑性变形在宽度方向上被外柱(13a)的一对的被夹持壁部(11a)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748380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80040777.X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26 , B60G11/08 , B60G2202/114 , B60G2204/121 , B60G2204/148 , B60G2206/016 , B60G2206/15 , F16F1/3686 , F16F7/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弹簧(2)的固定件(5),其包括用于将所述弹簧(2)固定在所述固定件(5)上的弹簧固定区域(10)和用于将车轮架(4)固定在所述弹簧(2)上的车轮架固定区域(9),其中,所述固定件(5)具有变形区域(23)用于将力从所述弹簧固定区域(10)传递到所述车轮架固定区域(9)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71793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80038484.8
申请日:2012-08-07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Inventor: 广濑智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123 , B62D21/15 , B62D21/152 ,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是具有轴线(O)、相对于该轴线(O)平行地延伸的多个矩形壁部(1a、1b、1c、1d)、和相对于轴线(O)垂直的多边形截面,一边沿轴线(O)方向压曲变形一边吸收从外部施加的冲击能的、沿轴线(O)方向延伸的中空柱状的冲击吸收构件(1),具备从至少2个角部(1e、1f、1g、1h)突出的至少2个凸缘部(2a、2b、2c、2d),该至少2个角部由多个壁部之中至少两组相邻的壁部形成,该至少2个凸缘部被配置为其从所述角部突出的方向在周向上朝向相同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2470787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0015.2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詹科尔阿默林有限公司
Inventor: 迈克尔·帕特里克·马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123 , B60N2/24 , B60N2/4242 , B60N2/42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吸收设备,该能量吸收设备用于在发生于交通工具下方的爆炸期间,通过吸收施加到交通工具上的能量来保护不同体重的乘客免受过度重力的影响。此设备具有附接于交通工具的第一安装构件、附接于乘客座椅的第二安装构件、以及附接在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之间的吸收机构。吸收机构利用设置在安装构件中的一个上的衰减带,以及设置在安装构件中的另一个上的砧座,以便当交通工具遭受过度重力时,衰减带弯曲并被拉动穿过砧座,从而产生控制座椅相对于交通工具运动的摩擦衰减力(15)。提供了一种吸收调节机构,以允许根据乘客的重量调节衰减的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610938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780051056.8
申请日:2007-11-29
Applicant: 科斯马工程欧洲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减震器装置的吸能装置(1),具有指定为用于变形的空心纵向段(2),连接在该空心纵向段上的翻卷的区域(3),和与翻卷的区域(3)相连的延长段(4)。为了这样来改进所述吸能装置,即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以良好的有效性吸收倾斜作用的事故力,建议使空心纵向段(2)在吸收能量之前的初始状态中相对于延长段(4)的轴向方向的倾斜定向。
-
公开(公告)号:CN101384832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80005665.X
申请日:2007-02-07
Applicant: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IPC: F16F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123
Abstract: 目前,典型地使用强力支架来将机载设备附接至飞行器主结构上,强力支架通常对于处理动态载荷是无效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能量吸收器,所述能量吸收器包括壳体以及一个或多个能量吸收元件,于是,在壳体内的能量吸收元件能够通过塑性变形来吸收撞击冲量。因此,作用于主结构的载荷受到限制,这样能够实现增加乘客的被动安全性并且实现重量减轻。
-
公开(公告)号:CN100586762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480024354.4
申请日:2004-08-26
Applicant: 沙普公司
IPC: B60R19/26
Abstract: 一种能量吸收系统,包括由连续材料例如可热处理的钢制成的管子,该管子具有通过中间部分连接的第一和第二环形部分。一方面,该中间部分被扩大和/或收缩以使一管部分在撞击下可预测地伸缩地滚压。另一方面,一个管部分被退火以优化其延伸和屈服特性,从而在撞击下有利于滚压。通过这种设置,当缓冲系统接受到纵向的撞击时,该第一和第二环形部分可预测地并与滚压塌陷相一致地压伸缩塌陷。本发明也公开了与上述系统相关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