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2253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41645.3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功能梯度吸能盒,包括三层环形三明治件,每两层环形三明治件之间都固设有多根支撑杆,每层环形三明治件都包括两同心布置的环形壳体,两环形壳体间形成有环形腔体;该三层环形三明治件分别为第一层环形三明治件、第二层环形三明治件和第三层环形三明治件;该第一、第二、第三环形三明治件的两环形壳体内的环形腔体分别内填充有第一、第二、第三点阵夹芯,第一点阵夹芯采用金字塔型点阵结构,第二点阵夹芯采用四边戈薇型点阵结构,第三点阵夹芯为X型点阵结构。它具有如下优点:吸能盒具有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稳定吸能效果,能更好地保障乘员生命健康,而且重量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57665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31546.4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碰撞吸能盒上的三明治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上层复合板、复合夹层和底层复合板;其中,上层复合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复合材料纤维布和钛金属板;复合夹层包括葫芦管薄壁结构和花环式蜂窝结构;底层复合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钛金属板和多孔金属材料。上述的三明治结构克服了传统碰撞吸能结构峰值应力高、低效、质量重等问题,能够设计出低峰值应力、高效、轻质的汽车碰撞吸能结构,达到安全、轻质、环保的汽车发展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530593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31790.0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角度的用于倾斜冲击试验的夹具,整个夹具采用316L不锈钢作为原材料,连接头与压力机通过销子连接,而连接头和长形平台采用环缝焊接,长形平台和压台借助第一滑轨相连,支撑板通过一个可以绕之转动的圆柱棒与长形平台连接,压台通过相同的方式与底部连接台相连,压台上表面由凹凸不平的齿状结构,用于卡住支撑板,下表面则是两条平行第二滑轨,两个夹紧块通过两个平行螺柱在第二滑轨内滑动,确定夹紧位置后,用螺柱上的螺栓紧固试样,长形平台与连接台之间有螺栓,用于增强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长形平台、压台、连接台、支撑板以及夹紧块依据自身内部空间,设计出适合尺寸的周期性金字塔型点阵结构,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与外部表面采用点焊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37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36343.X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的防护吸能电池箱,由于防撞梁采用高强度钢材与正弦波肋板组合而成,在电池箱碰撞过程中不易变形且正弦波肋板可以降低碰撞时的峰值力,保护电池安全,因此能够提供良好的耐撞性。吸能柱采用的是六边形蜂窝结构与正方形结构相结合。在碰撞压溃的过程中,蜂窝结构会通过塑性变形吸收大量的能量。同时吸能柱中还有正方形结构,其提供的大量角单元也可在碰撞过程中吸收能量,保护电池的安全。电池压板采用三明治结构,内层是等腰梯形和矩形组成的自相似结构,可以通过改变自相似层数和自相似比例来调整压板的屈服强度和吸能能力,因此具有良好的吸能性。上述的防护吸能电池箱,在发生碰撞时,能提供足够的缓冲吸能。
-
-
公开(公告)号:CN221614008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23574940.5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53 , H01M10/6551 , H01M10/48 , H01M10/63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50/244 , H01M50/2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生防护电池箱,仿生散热鳍片模块包括设置在电池箱外壁的仿生散热鳍片,同一个外壁平面上的仿生散热鳍片通过剪式伸缩机串联控制,以控制仿生散热鳍片相对于外壁平面的张角;剪式伸缩机的电机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池箱内以获取电池箱内的温度;防撞吸能模块具有双方向波纹诱导的填充晶格结构,晶格结构的双方向波纹通过余弦函数生成;仿生内循环散热模块包括外部层级蜂窝和内部对称层级波纹蜂窝,对称层级波纹蜂窝中充有冷却液,冷却液通过外接水泵在对称层级波纹蜂窝中循环流动;外接水泵连接至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
-
公开(公告)号:CN219435977U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20420269.X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54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93 , H01M50/224 , H01M50/222 , H01M50/242 , H01M50/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散热强吸能的防护电池箱,包括:上防护板,中间复合夹层,下防护板;所述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是碳纤维板;所述中间复合夹层是由三种铝合金结构和两块铜质隔板构成,所述三种铝合金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三维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三维三角形分层内凹结构、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上述的高散热强吸能的防护电池箱,解决现有电池箱无法有效的满足散热和吸能的问题,旨在达到轻量化的同时,提高电池箱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4929534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203494.5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碰撞吸能盒,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上法兰、复合吸能器及下法兰;所述复合吸能器包括混合截面波纹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混合截面波纹管内部的三级蜂窝内芯;所述三级蜂窝内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级蜂窝内芯、第二级蜂窝内芯及第三级蜂窝内芯;所述第一级蜂窝内芯、第二级蜂窝内芯及第三级蜂窝内芯均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级蜂窝内芯及第二级蜂窝内芯均由蜂窝单元相互拼接形成;所述蜂窝单元从上至下包括多个折纸单位,所述折纸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叠加形成所述蜂窝单元;所述蜂窝单元具有六个侧部,所述蜂窝单元之间通过侧部的重叠拼接。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结构简单,能够适应多角度冲击的碰撞吸能盒。
-
公开(公告)号:CN212766082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1254682.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能盒,包括吸能体,吸能体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外壳、多孔芯体及内部波纹管;多孔芯体的中部设置有让位通道,内部波纹管设置于所述让位通道内;多孔芯体由上盒体及下盒体构成;上盒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多层阶数依次增高的面层级蜂窝结构;位于所述上盒体最上方的面层级蜂窝结构具体为第一面层级蜂窝结构,第一面层级蜂窝结构的基本单元具体为第一六边形,位于第一面层级蜂窝结构的下方的面层级蜂窝结构具体为第二面层级蜂窝结构,第二面层级蜂窝结构的基本单元由第一六边形的角单元向内衍生六个第二六边形形成;下盒体内填充有面型晶格结构。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吸能过程稳定,提高车身吸能能力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2447412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124142.6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能盒及应用该吸能盒的汽车防撞结构,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诱导触发刀具,所述诱导触发刀具设有刀口,第二管体顶端套接在第一管体底端内,第二管体底端与诱导触发刀具之刀口相靠近或接触,第二管体厚度自顶端至底端呈渐变小,该第二管体底端部至第一管体底端部之间为剪切区,该第一管体底端部至第一管体顶端部之间为溃缩区,当碰撞发生时诱导触发刀具之刀口在外力作用下从第二管体底端部将剪切区进行剪切,且碰撞产生的外力可继续将溃缩区进行压缩。可以提高吸能效率,有效减少峰值碰撞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