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1504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80001666.5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森诚
IPC: H01M8/1213 , H01M8/1253
Abstract: 固体电解质层(120)具有:下游部位(120a),其位于在燃料极(110)与第一隔板(200a)之间的燃料流路(110S)中流动的燃料气体的流通方向(FG)的下游侧;以及上游部位(120b),其位于流通方向(FG)的上游侧。下游部位(120a)包含:与燃料极侧表面(120S)相距3μm以内的第一区域(a1);以及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上的第二区域(a2)。第一区域(a1)的拉曼光谱中的正方晶系氧化锆相对于立方晶系氧化锆的强度比例(R1)大于第二区域(a2)的拉曼光谱中的正方晶系氧化锆相对于立方晶系氧化锆的强度比例(R2)。
-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5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23922.6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4/86 , H01M8/1231 , H01M8/126
Abstract: 燃料电池(10)中,空气极活性层(50)以用通式ABO3表示且在A位点包含La及Sr中的至少一方的钙钛矿型氧化物为主成分。空气极活性层(50)具有设置在固体电解质层侧的第一区域(51)和设置在第一区域(51)上的第二区域(52)。构成第一区域(51)的第一构成粒子(G1)的平均粒径小于构成第二区域(52)的第二构成粒子(G2)的平均粒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4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19018.8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燃料电池(10)具备:燃料极(20)、空气极(50)以及固体电解质层(30)。空气极(50)含有主相和第二相,其中,主相由用通式ABO3表示且在A位点包含La及Sr中的至少一方的钙钛矿型氧化物构成,第二相由Co3O4及(Co,Fe)3O4构成。空气极(50)的截面中第二相的面积占有率为10.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83605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680001387.X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8/1253 , H01M4/90 , H01M4/88 , H01M8/0247 , H01M8/0223 , H01M8/2425 , H01M8/2432 , C04B35/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253 , C04B35/486 , C04B2235/3225 , C04B2235/3246 , C04B2235/75 , C04B2235/762 , C04B2235/765 , H01M4/8889 , H01M4/9025 , H01M4/9033 , H01M8/0223 , H01M8/0247 , H01M8/2425 , H01M8/2432 , H01M2008/1293 , H01M2300/0077 , H01M2300/0088 , Y02E60/525 , Y02P70/56
Abstract: 燃料电池(20)包括:燃料极(21)、空气极(23)、以及配置在燃料极(21)与空气极(23)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22)。固体电解质层(22)以氧化锆系材料为主成分。固体电解质层(22)的中央部(22A)的拉曼光谱中的正方晶系氧化锆相对于立方晶系氧化锆的第一强度比(R1)大于外缘(22B)的拉曼光谱中的正方晶系氧化锆相对于立方晶系氧化锆的第二强度比(R2)。
-
公开(公告)号:CN107710476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80001388.4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森诚
IPC: H01M4/86 , H01M4/90 , H01M8/1246 , H01M8/1231 , H01M8/0236 , C04B35/00
Abstract: 燃料电池(10)包括:燃料极(20)、空气极(50)、固体电解质层(30)以及集电部件(60)。空气极(50)包含钙钛矿型氧化物作为主成分,并且,包含含有S及Cr中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作为副成分。空气极(50)具有与集电部件(60)对置的表面(50S)。空气极(50)的表面(50S)包括与集电部件(60)电连接的第一区域(S1)和与集电部件(60)具有间隔的第二区域(S2)。第一区域(S1)及第二区域(S2)分别包括由钙钛矿型氧化物构成的主相和由含有S及Cr中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构成的第二相。第一区域(S1)中的第二相的面积占有率大于第二区域(S2)中的第二相的面积占有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038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80034845.7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28B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1/008 , B28B1/24 , B28B7/0091 , B28B19/0015 , B29C39/021 , B29C39/023 , B29C39/12 , B29C39/123 , C04B37/001 , C04B2235/602 , C04B2235/6023 , C04B2237/68 , C04B2237/78 , Y10T428/24355 , Y10T428/24413 , Y10T428/24612 , Y10T428/24628 , Y10T428/31504
Abstract: 在具有平面的第1成型模具的该平面上,设置第2成型模具,形成第1成型空间。第1成型空间内,填充含有第1原料粉体、分散剂以及凝胶剂的第1原料浆料,将该浆料成型·固化,在第1成型模具的平面上形成第1成型体部。在去除了第2成型模具且形成有第1成型体部的第1成型模具的平面上,设置第3成型模具,形成第2成型空间。第2成型空间内,填充含有与第1原料粉体的材料不同的第2原料粉体、分散剂以及凝胶剂的第2原料浆料,将该浆料成型·固化为与第1成型体部接触,在第1成型模具的平面上形成第2成型体部。由此,提供接合了材料不同的2种成型体部、2种成型体部接合面的接合强度高的成型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