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价非晶合金薄带残余热应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986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1075269.5

    申请日:2019-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非晶合金薄带残余热应力的方法,包括:将非晶合金薄带裁剪成长带状样品;将所述长带状样品沿长度方向对折使两端相互接触,测量维持所述长带状样品两端对折接触状态所需的压力;利用所述压力评价所述非晶合金薄带的残余热应力;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所述长带状样品经所述非晶合金薄带的残余热应力间接测量步骤得到的压力值大小,实现对不同所述非晶合金薄带残余热应力的评价;其中,不同来源的所述长带状样品具有相同的宽度和长度。该方法具有实施简便、效率高、成本低、可操控性和重复性强、技术可靠性高等特点,为指导非晶合金薄带制备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适合于在金属功能薄膜材料残余热应力评价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种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原位掺杂的连续生产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8740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580726.7

    申请日:2021-05-26

    Inventor: 胡小萍 周少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原位掺杂的连续生产方法及其装置,该连续生产方法包括:原料溶液的配制、金属元素掺杂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和三元掺杂正极材料的制备;其中,所述金属元素掺杂时机在镍钴锰正极材料前驱体的二次颗粒形成的中后期进行注入。本发明通过改进生产方法及其装置,采用在二次颗粒形成并长大期的后期加入掺杂元素,不仅将掺杂元素特别是铝元素在高镍正极材料前驱体表面进行掺杂,改善了获得的高镍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得到,而且还可以进行规模化连续生产;所获得的前驱体元素分布均匀,所获得的正极材料前驱体振实密度高,球形度好,烧结后的三元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好,充放电性能高。

    一种非晶合金密度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215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153140.5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晶合金密度的调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非晶合金熔体平均原子配位数的计算步骤:计算不同温度下非晶合金熔体的平均原子配位数,获得平均原子配位数随温度变化的计算结果;对合金熔体进行过热处理步骤:根据所述计算结果选择需要的平均原子配位数,将与所选择的平均原子配位数相对应的温度确定为合金熔体的过热处理温度,在所述过热处理温度下对所述合金熔体进行保温,得到过热处理后的合金熔体;快速凝固步骤:将所述过热处理后的非晶合金熔体进行快速凝固,得到非晶态固体合金。本发明提开创了非晶合金微观结构设计和制备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具有实施简便、效率高、成本低、可操控性和重复性强、技术可靠性高等特点。

    高压复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为氢源的燃料电池物流车

    公开(公告)号:CN11054478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832887.3

    申请日:2019-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复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为氢源的燃料电池物流车,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复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水冷燃料电池系统、DC/DC变换器、DC/DC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机,整车控制器与锂电池管理系统和锂电池依次连接,超级电容与电机控制器相连接;高压复合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由储氢瓶和料筒组成,料筒位于储氢瓶内胆中;料筒包括料筒躯干,其两端为开放结构,一端端板通入冷却水管,另一端端板上设置有加料口,两端的端板、上均装有能抵靠在储氢瓶内胆之内壁面上的支撑板簧;网护套包覆在料筒躯干的外表面上。本发明内部结构设计独特、装料便捷,具有储氢量高、动力学性能好、适用温度低等优点。

    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4218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11426.8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电堆、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车架,车架包括:前斜梁、连接踏板、主立管,连接踏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斜梁的下端和主立管的下端相连,前斜梁的内部和主立管的内部中空,且连接踏板内设有连通前斜梁的内部空间和主立管的内部空间的排风通道,主立管的顶部设有排风口;燃料电池电堆设于前斜梁内,储氢罐设于主立管内,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排风通道进入主立管内,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补偿。

    一种纳米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071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02729.6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由镁、以及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钛和三氧化二钪的催化剂制成。所述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步骤:按照所述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中的配比,将镁粉与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钛和三氧化二钪催化剂粉末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末;氢化燃烧合成步骤:将所述混合粉末进行氢化燃烧合成,得到镁基储氢材料;后处理步骤:对所述镁基储氢材料进行球磨,得到纳米镁基储氢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具有高活性、高容量及吸放氢性能优异的特征。

    高容量多瓶组低压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及其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1573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180442.1

    申请日:2019-03-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容量多瓶组低压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及其试验系统。高容量多瓶组低压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包括充氢管道、低压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排空管道和放氢管道;所述充氢管道分别与所述排空管道、所述低压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相连;所述低压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还与所述放氢管道相连。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容量多瓶组低压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的试验系统。本发明的高容量多瓶组低压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能够实现低压高密度储氢和高纯度供氢,可重复使用,安全,经济,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