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液冷系统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3551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1063773.5

    申请日:2022-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液冷系统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低温末端的低温换热器已达到设定的进入除霜条件时,根据高温末端的当前状态,控制第一引入通道和第二引入通道中的相应引入通道开启,以使低温末端的低温换热器进入预设的除霜模式;根据低温末端的低温换热器的出管温度和低温末端的低温换热器的出风温度中的相应温度,确定低温末端的低温换热器是否已达到设定的退出除霜条件;若已达到,则控制第一引入通道和第二引入通道中的相应引入通道关闭,以使低温末端的低温换热器退出除霜模式。该方案,通过利用液冷系统的高温热源或外环空气热源对低温末端除霜,有利于提升液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968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710302088.6

    申请日:2017-0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干燥装置和两个以上室内换热器;其中,两个以上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适配连接于压缩机的冷媒循环回路中;干燥装置,与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适配设置;该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两个以上室内换热器中,还包括:第二室内换热器;在四通阀的第一至第四阀口中,第一阀口适配连接至压缩机的排气端,第二阀口适配连接至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三阀口适配连接至车外换热器,第四阀口适配连接至第二室内换热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换热性能差、高低压比高和用户体验差等缺陷,实现换热性能好、高低压比低和用户体验好的有益效果。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7600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710375119.0

    申请日:2017-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室内换热器(3),并且在所述室外换热器(2)与所述室内换热器(3)之间还设置有喷射器(4),以及在所述喷射器(4)与所述室内换热器(3)之间还设置有气液分离器(5),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液体出口(53)连至所述室内换热器(3)。本发明将喷射器喷射出的冷媒喷射进入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并使分离出的气体进入压缩机、液体进入室内换热器,有效地减小进入蒸发器中的冷媒的干度,有效地提高了蒸发换热效率,提高了尤其是高温环境下的制冷能力和制冷效率。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7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4088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752175.2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冷剂由第一组份、第二组份、第三组份和第四组份组合而成;所述第一组份包括六氟丙烯;所述第二组份包括2,3,3,3‑四氟丙烯;所述第三组份包括氟乙烷;所述第四组份包括二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中的一种。本申请采用多种消耗臭氧层潜能均不高的四组分,组合构成混合型制冷剂,使得全球变暖潜能值低,消耗臭氧层潜能ODP值为零,环境性能优异;该混合型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可燃性优于R290,安全性较R290有很大提升,且热力性能与R290相当。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8154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52163.X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冷系统。该制冷剂由第一组份、第二组份、第三组份和第四组份组合而成;所述第一组份包括3‑氟丙烯,所述第二组份包括三氟碘甲烷,所述第三组份包括二氟甲烷,所述第四组份包括丙烷。本申请采用多种消耗臭氧层潜能均不高的四组分,组合构成混合型制冷剂,使得全球变暖潜能值低,环境性能优异;该混合型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全球变暖潜能值低于150,热力性能优于R290,尤其是其中第二组份为不可燃制剂,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可燃性制剂的可燃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一种换热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3739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1021331.X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换热风道组件和空调器,换热风道组件包括:换热器和风道,风道包括上风道壁、下风道壁和风道空间,且上风道壁位于下风道壁的上方,上风道壁和下风道壁之间围成风道空间;换热器设置在风道空间中;换热器的底面与水平面存在倾斜夹角,换热器的底面的底端与下风道壁相接、或者换热器的底面的底端位于下风道壁的上方且在竖直方向上二者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以使得冷凝水从换热器上流至其底面的底端进而直接落到下风道壁上,而不会落入风道空间中。根据本公开避免了化霜过程中设备在大角度倾斜时,冷凝水从进风口洒出的情况,不会对进风气流产生影响,保证换热器与气流之间正常的换热性能。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8915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089142.6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所述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其中:第一组分为丙烷或氨,所述第二组分为异丁烷,所述第三组分为反式1,1,1,4,4,4‑六氟‑2‑丁烯。本公开的混合制冷剂具有低GWP及良好的热力性能,热力性能与使用R134a制冷剂的机组相当甚至更优,容积制冷量和效率COP值优于传统的R134a除湿系统,可成为替代R134a的环保制冷剂,有效解决了其他替代R410A制冷剂的GWP偏高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差的问题。

    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204624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817589.X

    申请日:2020-08-14

    Inventor: 于艳翠 赵桓 沈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车厢制冷剂循环子系统、电池载冷剂循环子系统、电机载冷剂循环子系统,电池载冷剂循环子系统通过第二换热器与车厢制冷剂循环子系统形成热交换,电机载冷剂循环子系统通过第三换热器与车厢制冷剂循环子系统形成热交换,电池载冷剂循环子系统与电机载冷剂循环子系统的管路通过第一四通阀形成可贯通连接,三通阀通过第二载冷剂管路能够将车外换热器旁通。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能够充分利用电机及电池余热补偿低温工况下车厢制热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电池控温的精度及速度,提高电池能效降低电池温差。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4580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1590405.7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所述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氟乙烷,所述第二组分为1,1,2‑三氟乙烯,所述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所述第四组分为三氟碘甲烷。本公开可以作为R290的替代制冷剂,该环保混合制冷剂消耗臭氧层潜能ODP值为零,全球变暖潜能GWP低于35,环境性能优异;环保混合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性能系数(COP)与R290相当,容积制冷量高于R290;四种组元中,每种组元的可燃性程度均低于R290的高可燃性,故合理配比后的混合制冷剂的可燃性优于R290,安全性显著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