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01993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044479.9
申请日:2007-08-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基于薄板冲压成形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本发明包括:两块流场单板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一块中间支撑薄板,中间支撑薄板置于两块流场单板之间,通过其四周接触点与两块流场单板的双面相连接,两块流场单板之间通过焊接对称得贴合连接,且两块流场单板大小和形状相配合,所述的两块流场单板,其上方设有氧化剂出口、燃料气体出口,其下方设有氧化剂进口、燃料气体进口,其两侧间设有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其四个角还分别设有圆形定位孔。本发明重量轻,体积小,生产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的金属双极板。
-
公开(公告)号:CN1964114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18899.2
申请日:2006-11-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基于辊压成形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制造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根据所设计的双极板结构形式,通过映射,加工生成所有辊子对,这些棍子对包括单极板辊压棍子对、双极板连接棍子对、整形棍子对;加工生成棍子对后,在一条连续的生产线上进行双极板的加工,生产线加工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采用单极板辊压棍子对分上下两个工位上同时进行两个单极板的极板辊压,然后在第二阶段,采用双极板连接棍子对进行双极板连接工艺,使两个单独进行的单极板实现连接,接着采用整形棍子对进行双极板整形,最后完成剪切冲裁。本发明能降低金属双极板的生产成本,降低采用传统冲压工艺中由于定位而造成的制造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548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37840.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B5/00 , A61B5/1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戴式动静态血运监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前端测试模块和后端处理模块,所述前端测试模块通过前端后端连接线与后端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前端测试模块覆盖于患者皮肤上,所述前端处理模块包括压力层和光线收发层,所述压力层上布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光线收发层上布置有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所述压力层通过前端内部连接线与光线收发层连接,所述压力层和光线收发层的两面均设置有封装,所述后端处理模块包括信号采集处理传输层,该信号采集处理传输层上布置有信号采集处理传输部件,所述信号采集处理传输层的两面均设置有封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对皮肤血运状态的无创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判断血栓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38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1641396.9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8/046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获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极化损失分布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多功能测试板模块获取燃料电池反应区不同位置处的电压、温度、电流密度和高频阻抗以及阴阳极侧的湿度和压力;根据获取的温度、湿度、压力和电流密度计算燃料电池不同位置处的可逆电动势和活化极化损失;根据获取的电流密度和高频阻抗得到燃料电池不同位置处的欧姆极化损失;根据获取的电压、可逆电动势、活化极化损失以及欧姆极化损失,计算燃料电池不同位置处的传质极化损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得活化极化损失、欧姆极化损失、传质极化损失的分布情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63200.5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3F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对卷纳米压印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压印辊、模具辊、辅助压印辊组和脱模辊,模具辊分别于入卷处和收卷处与压印辊和脱模辊配合,模具辊通过气流调节器与双向气泵连接,通过双向气泵和气流调节器调节模具辊的吸附状态进行正负压气体辅助充型和脱模,压印辊和脱模辊均与气泵连接,辅助压印辊组上设置有UV固化模块;于入卷处压印辊正压、模具辊负压提供压印力,通过含UV固化模块的辅助压印辊组进行辅助充型和固化,于收卷处脱模辊负压、模具辊正压提供脱模力,实现压印完成部分与模具辊的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提高压印胶于模具内的充型高度,也可促使固化后的压印胶从模具内完整脱模,提升纳米压印工艺的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87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85334.7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13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褶皱消除装置及消除方法,装置包括相对压紧设于极片褶皱易发生区两侧的褶皱消除机构,该褶皱消除机构包括压紧轮、带轮,以及套设于压紧轮与带轮之间传动带;其中传动带通过压紧轮和/或带轮压紧于极片褶皱易发生区上,并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的带轮作为驱动轮,沿极片移动方向设于压紧轮前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有效防止极片在辊压过程中因涂膜区与留白区延展量差异而产生褶皱,从而有利于满足该类极片的大规模连续生产要求,提升极片辊压生产效率与良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693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63641.8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298 , H01M8/04302 , H01M8/04955 , H01M8/04225 , H01M8/04223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47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可逆燃料电池模式切换控制系统及方法,用于控制一体式可逆燃料电池由电解模式转换为发电模式,包括电解停止阶段,吹扫阶段和发电开始阶段,其中:电解停止阶段:关闭燃料电池电解水通路,打开空气压缩机或其他氧气源以及空气入口,空气出口水流量小于阈值时切换空气出口联通通路;吹扫阶段:对燃料电池氧气侧进行吹扫,吹扫过程中实时监测膜的水含量,在水含量到达不同阶段时,实时将吹扫气体流量调整为该水含量下的最佳流量;发电开始阶段:将空气压缩机或其他氧气源调整为发电模式,并打开氢气入口,进行发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简化了管路设计和控制流程,提高了模式切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816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34997.8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波反馈的可穿戴动静脉内瘘震颤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前端测试模块(1)和后端处理模块(2),其中前端测试模块(1)包括由波收发层(11)、微结构柔性层(12)、平面反射镀层(13)、平面柔性层(14)依次设置形成的多层复合薄膜,以及该复合薄膜上设置的波发射与接收装置(15),所述的前端测试模块(1)和后端处理模块(2)通过连接线(16)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病人难以自主准确判断震颤存在、传统振动传感器不适用于人体等问题,避免因反复到医疗机构预约检查不便导致发现内瘘流量降低不及时而引起的治疗延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病人瘘管堵塞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14076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372205.2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8/1004 , H01M8/0258 ,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可逆燃料电池水气分离结构,包括重力驱动的水气分离流道和膜电极组件(2),所述的水气分离流道包括下凹状水流道(3)和上凸状气体流道(4);所述的上凸状气体流道(4)和下凹状水流道(3)交错排列;所述的膜电极组件(2)与上凸状气体流道(4)和下凹状水流道(3)的流道壁对应成折线状;所述的上凸状气体流道(4)通过气体分配区(6)连接,下凹状水流道(3)通过水分配区(5)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不仅使得水气流道分离,有效提高可逆燃料电池的水管理与反应催化效率,真正实现了电池高效双向可逆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407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0398875.1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9C4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可逆燃料电池膜电极阴极侧结构,该结构放置于一体式可逆燃料电池阴极一侧,包括亲疏水特性间隔交替的气体扩散层和复合功能催化层;所述的气体扩散层包括亲疏水特性间隔交替的孔径大于25μm的气体扩散支撑层和亲疏水特性间隔交替的孔径为0.1‑10μm的气体扩散微孔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膜电极阴极一侧水和气的分离与定位传输的优点,提高了电池水管理和传质效率,保证了可逆燃料电池高性能输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