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站
    8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867226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847544.6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站。充电站包括多个电池包、多个储能变流器、交流配电柜、能量管理系统和多个充电桩;多个电池包和多个储能变流器一一对应电连接;交流配电柜通过交流母线分别与各个储能变流器、各个充电桩以及电网电连接;能量管理系统分别与各个电池包、各个储能变流器以及交流配电柜电连接;能量管理系统用于获取各个电池包的状态信息;能量管理系统还用于通过交流配电柜和储能变流器控制电池包向充电桩充电,或通过交流配电柜控制电网向充电桩充电,或通过交流配电柜和储能变流器控制电网向充电桩充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兼容不同状态的电池,有利于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

    防爆阀、安全电池包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9177014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23455286.1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爆阀、安全电池包及车辆,其中防爆阀包括阀体、导杆、封堵板、弹性件和锁止机构;阀体设置有内凸台、外凸台和中心孔;导杆可在中心孔内移动;导杆穿过中心孔与封堵板连接;锁止机构设置于导杆和阀体上,当导杆带动封堵板远离阀体运动至预设位置时,触发锁止机构,使封堵板的位置锁定;本实用新型排气通道能够迅速排出气体,隔离熔融物,防止冲击电连接排、其他电芯;排气通道和防爆阀的锁止机构,能够防止熔融物堵塞防爆阀,保证高温高压气体有效排出;防爆阀的导流保护结构能够保护防爆阀不被车辆行驶中的碎石或异物破坏,还能够导流高温高压气体,防止对周围车辆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易实现,成本低,效果好。

    一种动力电池消防系统及换电站

    公开(公告)号:CN218305887U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20409374.9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消防系统及换电站,属于换电站消防技术领域,包括相邻的AGV消防机构和举升转移机构,所述AGV消防机构包括消防水箱,所述消防水箱设置在AGV小车上,所述AGV小车上设置有AGV控制器,所述消防水箱内设置有电池升降系统,所述电池升降系统顶部设置有电池承载总成,所述消防水箱内部填充有电池冷却液。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消防系统及换电站,可有效提高换电站动力电池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的转运效率及安全性能,能够通过自动化方式将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池组转移至电池消防箱,避免由于电池组过热发生火灾,并且不需人工控制,降低人力成本。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包桥接固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502235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0579014.1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整包固定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动力电池包桥接固定结构;包括桥接支架和方钢,其中桥接支架固定在方钢上,方钢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桥接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二通孔;解决了车身与电池包结构连接困难以及电池包与车身装配精度不足的问题,并且拆装方便、成本低廉。

    一种具有屏蔽抗干扰功能的线束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785976U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22905936.1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屏蔽抗干扰功能的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外壳、卡接于外壳内部的内层以及设置在外壳外侧的连接机构;外壳沿线束走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线束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屏蔽抗干扰功能的线束固定装置,通过具有电磁兼容屏蔽功能的内层以及带有连接机构的外壳的设置,实现新能源汽车线束传输信号的高完整性及可靠性,布置方便,安装便捷。

    一种基于纤维复合材料的乘用车动力电池上盖

    公开(公告)号:CN218472185U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220223323.7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纤维复合材料的乘用车动力电池上盖,包括装配到下箱体上的上盖,其包括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上盖本体,上盖本体中部设有贯穿前后两端的凸台,上盖本体正面在凸台两侧设有加强筋,上盖本体底部边缘处设有周向设置的密封面,密封面与其连接的上盖本体的侧壁连接处设有倒角,上盖本体的侧壁设置拔模斜度,上盖本体反面设有上盖支撑物。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钣金上盖重量更轻,相比SMC材料具有对动力电池热失控具有一定的抵御作用,提高乘员舱人员的逃生时间;解决了SMC在实际产品生产及装配中易出现裂纹问题;弥补了基于纤维复合材料的乘用车动力电池上盖产品加强筋设计要素、过渡圆角设计、料厚的选择、脱模角度等的空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