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183992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20271731.0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计算的处理系统,属于数据处理领域。该边缘计算的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感知装置以及边缘计算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述感知装置位于本地,用于感测数据;所述边缘计算终端位于本地,与所述至少一个述感知装置连接,用于对所感测的数据进行第一处理。该边缘计算的处理系统在产生数据的源头就地实时计算,提升边缘智能水平,从而缓解主站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210694010U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20223022.5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管理系统,属于电力通信技术领域。该数据管理系统包括:采集装置、差分装置以及系统主站,其中,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数据;所述差分装置与所述采集装置连接,用于进行差分计算,以将所述采集装置第一次采集的全量数据以及当前所采集的数据比所述采集装置第一次或上一次所采集的数据的增量数据上传至所述系统主站。该数据管理系统可以降低传输成本和数据存储的成本,减少数据传输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3257.5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的有序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配电台区用电负荷和充电负荷的数据,以配电台区最小负荷波动为目标,建立配电台区有序充电的目标模型;将所述目标模型转换成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构建面向有序充电调度的Q学习算法模型;根据所述Q学习算法模型和所述目标模型获得各充电负荷的接入策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降低了接入充电负荷对配电网负荷波动的影响,实现配电网负荷的削峰填谷,提升了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8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08554.0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15 , G06F18/2131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馈线终端的融合建模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的电气特征值;将电气特征值输入至故障分类模型,得到故障分类模型输出的故障分类结果;其中,故障分类模型是基于历史时域特征、历史频域特征以及历史时频域特征中的至少一种特征训练得到的;历史时域特征、历史频域特征以及历史时频域特征中的任意一个特征是配电网在设定时间段内的历史数据基于机理模型进行故障判断以及基于数据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的。本发明通过机理模型‑数据模型的融合建模可充分利用机理模型的泛化、可解释能力和数据模型非线性拟合与特征提取能力,在提升模型计算效率的同时提高故障分类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6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12863.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台区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检定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所获取的信号参数信息确定最优调制频率,基于最优调制频率生成预设时长间隔内用于电能质量检定的10周波和150周波分别对应的标准特征值序列,获取EUT实际输出的10周波实测值序列,以及150周波实测值序列,确定10周波实测值序列,以及150周波实测值序列分别对应的实际特征值序列;基于标准特征值序列和实际特征值序列确定检定结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确定出最优调制频率,基于最优调制频率生成对应的标准特征值序列,并基于标准特征值序列和实际特征值序列确定检定结果,能够检定出采样值是否遗漏或者重用以及10周波值是否遗漏或者重用,提升检定的准确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5276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581309.8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Q50/06 ,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网数据采样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配网数据采样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气量数据集和未突变电气量数据集;基于瞬时变化感知算子分别对待测电气量数据集和未突变电气量数据集计算瞬时能量,得到待测电气量数据集的多个第一能量值,以及未突变电气量数据集的多个第二能量值;基于多个第二能量值的能量均值和多个第一能量值的对比结果,确定对待测电气量数据集的信号突变分析结果;在信号突变分析结果确定待测电气量数据集存在信号突变的情况下,基于设定采样率对待测电气量数据集进行采样,得到采样数据。本发明解决面对配电网的电气量数据中畸变信号变化速度极快,如何对突变特征进行有效提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54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35354.X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F18/27 , G06N3/049 , G06N3/0464 , G06N20/00 , G06N3/0985 , G06Q50/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馈线终端设备实现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区域在历史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历史电力特征数据;基于M个样本数据对预设回归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和参数寻优,以得到最优回归预测模型;将最优回归预测模型打包为应用包软件并将打包后的应用包软件部署在馈线终端设备中,形成具有电力负荷预测功能的馈线终端设备,以使馈线终端设备根据所接收到的第二历史电力特征数据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得到未来电力负荷预测数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在馈线终端侧负荷预测的功能,减少对主站资源的占用,可合理利用终端侧计算力,节约主站计算资源的同时极大提升在馈线终端侧负荷预测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93578.1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互联的层间纵向互动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云主站信息模型和端侧信息模型;将云主站信息模型和端侧信息模型进行融合,得到融合信息模型;将融合信息模型同步至配电云主站和下发给边缘智能终端设备,以使得配电云主站、边缘智能终端设备以及与所述边缘智能终端设备相关联的端侧智能终端设备均基于融合信息模型进行数据交互。该方案将配电云主站、边缘智能终端设备和端侧智能终端设备的信息模型进行统一化,从而无需对基于不同标准建立的信息模型进行数据转换或映射,可以均基于融合信息模型进行数据交互,如此提高了配电网云‑边‑端协同的数据交互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0170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12191.9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负荷调控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控制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接收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发送的充电桩的充电负荷预测数据;控制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基于供电容量阈值、台区负荷以及充电负荷预测数据,确定调控指标功率;控制调控平台在充电桩满载功率大于调控指标功率的情况下,发送功率调控指令至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控制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基于功率调控指令发送控制指令至充电桩,以将充电桩的充电功率下降至调控指标功率以内。本发明通过结合实际数据和预测数据来确定对充电桩调控的调控指标功率,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同时,实现对充电桩的充电柔性负荷动态调控,实现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8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00183.5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物联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每个融合终端的终端参数;根据终端参数对多个融合终端进行排序;获取待处理任务的任务处理需求信息;根据任务处理需求信息以及终端参数从前至后在排序后的融合终端中确定多个目标融合终端;获取待处理任务的任务数据,将任务数据切分为多份,并向每个目标融合终端发送对应的切分后任务数据以及数据处理代码;接收多个目标融合终端各自发送的融合终端处理结果,并根据融合终端处理结果进行融合。该方案无需占用配电网主站过多的任务处理资源,可以在无需添加相应硬件的前提下,使配电网主站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处理结果,降低了配电网的建设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