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7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13595.4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8/2433 , G06F18/243 , G06F18/27 , G06F18/2131 , G06F18/214 , G06Q50/26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9 , G06N5/01 , G16Y20/10 , G16Y40/10 , G16Y40/2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环境监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测数据异常识别的方法、系统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刻的环境监测数据;以预设时刻的环境监测数据为中间时刻,分别取其前后预设时间段的环境监测数据与预设时刻的环境监测数据组成时间序列数据,并提取对应的频域特征;将频域特征输入到事件异常判别器,判断预设时刻的环境监测数据是否为事件异常数据;事件异常判别器包括:一阶事件异常判别器和二阶事件异常判别器;一阶事件异常判别器基于事件异常的环境监测样本和正常的环境监测样本训练得到;二阶事件异常判别器判别疑似事件异常数据是否为事件异常数据。通过本申请,可令随机异常与事件异常的准确率、精准率、召回率同时达到综合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54327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975760.9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湖北美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热材料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槐叶萍的太阳能蒸发自然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槐叶萍叶片,利用无水乙醇进行预处理;(2)配制含有硫酸铜和间苯二胺的氧化溶液;(3)氧化处理,具体是先利用氧化溶液进行溶液氧化,再将处理得到的叶片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空气氧化,从而得到基于槐叶萍的光热自然材料。本发明通过对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各步骤的反应机制等进行改进,相应得到的基于槐叶萍氧化改性的光热自然材料,尤其可应用于界面光热蒸发,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的自然材料光热蒸发器成本高昂、光热蒸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92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50634.8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化及碘化铅晶体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还原铅膏湿法短流程制备碘化铅晶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废铅酸蓄电池中废铅膏并还原得到还原铅膏;将还原铅膏置于碘盐溶液中,搅拌得到初步反应溶液;S2:向其中加入氢碘酸溶液,然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即为粗晶体;S3:将粗晶体置于有机溶剂中溶解后固液分离;得到的滤液即为碘化铅溶液;S4:将碘化铅溶液重结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即为提纯后的碘化铅晶体。本发明通过对反应参与物、工艺流程的整体设计等进行改进,通过短流程即可实现碘化铅晶体的制备,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工艺步骤冗长、试剂投入量大且碘化铅产品纯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4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35413.3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旧金属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选择性回收锂的方法,通过湿法浸出选择性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锂,利用特定氧化剂在液相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等活性物质氧化正极材料,使得正极材料的微观结构坍塌,调节浸出体系pH至3.4以下,除锂浸出至液相外,其它金属保持在固相,从而实现金属锂的高效选择性浸出,锂浸出效率可高达98.3%,浸出的富锂滤液经化学沉淀制备碳酸锂,总体锂回收率可达97%以上,产品纯度高于99.5%,满足GB/T11075‑201X1标准。本发明的回收方法无酸碱添加剂,可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容易实现产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159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685851.9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湖北美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1/14 , B01D9/00 , F24S20/30 , F24S70/12 , C02F101/12 , C02F103/08 , C02F103/10 , C02F103/30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光面和蒸发面分离的太阳能蒸发及盐结晶收集装置,属于太阳能蒸发器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蒸发器、倾斜透明冷凝顶盖和冷凝水收集槽;支撑架底部置于污水槽中,支撑架用于支撑凹面的蒸发器;支撑架上缠绕有吸水布,吸水布的上端与蒸发器下表面接触;蒸发器为表面氧化或硫化的铜片,蒸发器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光线并转化为热能传导至下表面,蒸发器的下表面用于蒸发吸水布输送的液体;蒸发器正下方为结晶盐收集槽;所述倾斜透明冷凝顶盖位于蒸发器上方,冷凝水收集槽用于收集倾斜透明冷凝顶盖滴落的水滴。本发明防止了盐结晶对蒸发器的干扰,能量利用效率高,在净化污水时可同时获得干净的淡水和盐结晶两种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307226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0245451.1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资源化领域,公开了一种从市政污泥高效回收磷且同步制备多孔生物炭的方法,该方法是先用铁盐改性市政污泥得到含铁污泥;接着,用含有碱金属元素的碱金属活化试剂活化含铁污泥,并对活化得到的污泥进行热解,从而得到污泥热解生物炭;最后,对污泥热解生物炭进行水浸处理,固液分离即可得到富磷溶液及多孔生物炭。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通过对方法整体流程工艺设计进行改进,利用铁盐改性污泥‑碱金属活化含铁污泥热解‑水浸磷回收的污泥资源化新方法,使污泥高效转化为富磷溶液和多孔生物炭功能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市政污泥磷回收技术中磷回收效率不高、处理流程长、污泥有机物利用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0164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61658.1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11/10 , C02F11/143 , C10B53/00 , C10B57/00 , C08H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定向催化污泥热解油转化水溶性腐植酸的方法,该方法是对原料市政污泥基于Fenton法或类Fenton法经调理、脱水后得到污泥泥饼,接着进行热解处理,利用调理剂中存在的过渡金属元素在热解反应过程产生纳米氧化物颗粒,提高生物炭的产率、降低热解油的产量、同时促进热解油定向转化成水溶性腐植酸物质。本发明通过对方法整体流程工艺设计等进行改进,利用过渡金属在热解过程中充当催化剂,促进C的沉积和芳香化过程,降低热解油的产率并转化污泥热解油的组分为水溶性物质,促进热解油定向转化水溶性腐植酸物质,如此便能够降低热解油的黏度,降低热解油的危害,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18278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460277.5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木质素磺酸盐制备自掺杂硫荧光碳纳米点的方法,属于生物质纳米材料领域。制备方法为先将木质素磺酸盐加入水中,然后加入少量含乙酰磺酸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并置于反应釜中;对所述反应釜进行加热,使所述含有乙酰磺酸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催化裂解所述木质素磺酸盐,然后进行离心,去沉淀取上清液;将所述上清液通过水系滤膜进行过滤,即得到自掺杂硫荧光碳纳米点。所述含有乙酰磺酸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优选为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酰磺酸盐;所述木质素磺酸盐优选为制浆造纸过程中的副产物,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本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点具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水溶性、生物相容性以及荧光传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5054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045387.5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00 , H01M8/16 , C02F103/06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处理与能源回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藻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耦合系统及其在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在降解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同时,产生电能和藻生物质。将耗氧生物膜层固定在MFC的阳极和阴极之间,藻生物膜位于阴极与耗氧生物膜层之间,通过耗氧生物膜层消除微藻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拮抗作用,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形成微藻和MFC耦合系统。该系统在12h对10%生活垃圾渗滤液的COD降解效率达到87.47%,氨氮降解率达到81.50%。
-
公开(公告)号:CN109111662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481555.6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材料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多种具有导电性的碳材料混合,经湿法球磨后干燥制成混合导电碳材料;(2)将导电碳材料与粘结剂按照1~20:1的质量比混合后研磨10~90min,然后加入分散剂,搅拌10~120min,超声30~120min,得到导电匀浆液;所述导电碳材料包括碳气凝胶;(3)采用旋涂的方法将导电匀浆液在转速100~1000r/min下旋涂30~600s于有机玻璃板上,干燥后得到导电薄膜。本发明碳材料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导电匀浆液旋涂制膜的团聚现象以及有机玻璃板与浆液粘结性较差的问题,制得的薄膜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