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706311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1599365.5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式多孔结构复合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防护板、三维点阵夹层及下防护板;所述上防护板、三维点阵夹层及下防护板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所述三维点阵夹层具体由多个横向列及纵向列相互交叉点阵排列形成;所述横向列由多个横向基本单元并排组成,所述纵向列由多个纵向基本单元并排组成;所述横向基本单元具体包括一横向梁,垂直于所述横向梁设置的中心轴的两侧分别轴对称设置有第一斜边,所述第一斜边的两末端分别沿平行于所述横向梁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两个相邻的横向基本单元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一斜边的末端之间间隔一段距离形成第一限位槽;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制备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21961134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23574938.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42 , H01M50/24 , H01M50/222 , H01M50/224 , H01M50/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吸能电池箱,电池箱体包括上防护板、上阻燃板、中间复合夹层、下阻燃板与下防护板;中间复合夹层包括手性空间网架结构、三维鼓形堆叠结构与星形内凹点阵结构;上防护板、上阻燃板、中间复合夹层、下阻燃板与下防护板由内到外依次叠放;上防护板与下防护板结构相同,为双层碳纤维层夹铝合金层;上阻燃板与下阻燃板结构相同,为两侧涂布硅酸盐阻燃剂的隔板隔板的材质为聚酰亚胺;手性空间网架结构为两层反四手性柱形成的梯形网架在空间中的阵列结构;三维鼓形堆叠结构具有多个分支和连接点;星形内凹点阵结构为类星形截面经过镜像阵列后在空间上形成的点阵结构;电池箱体内部的安装架规则布置在电池箱底面,安装架内部填充有双层折返式星形蜂窝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21541482U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22984443.6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生轻量化复合材料多级吸能盒,包括由中心位置的方形空腔、环绕在方形空腔四周等分等间距交错排布的内部呈叶茎状发散排布的仿生结构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仿生结构上的分叉机构端部的波纹连接板闭合成的一个管状结构外壳体。本实用新型在受到外力时可分散应力、减少受损的风险,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稳定性,展现出较好的仿生力学性能,改善偏置碰撞吸能性能的目的,同时管状结构外壳和材料特性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实现吸能盒设计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221162629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3435666.3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阵列的预折叠折纸结构吸能盒,包括由吸能盒主体和六边形薄壁金属吸能柱构成的吸能盒骨架,所述吸能盒主体包括一定数量的由吸能单胞通过面上阵列后再镜像生成的预折叠吸能层,所述六边形薄壁吸能柱分布在各吸能单胞的三角形交界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质量重、峰值力高、吸能过程不稳定、力学特性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整体吸能盒的能量吸收效率,增强车辆受撞时对乘客的保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1417183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1639995.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防撞的汽车吸能盒,包括外壳、多孔结构芯及复合纤维管;所述外壳及多孔结构芯均为六面柱体;所述外壳与多孔结构芯的上下底面均为正方形,所述外壳及多孔结构芯的四条棱边沿所述外壳的中心轴中心对称分布,且所述棱边为朝向所述中心轴方向弯曲的曲线;所述多孔结构芯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多孔结构芯上设置有多个让位道,所述让位道沿说书正方形的多孔结构芯的对角线分布,所述复合纤维管插入所述让位道固定。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有效降低峰值破坏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851579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460525.8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应用于汽车碰撞吸能盒上的三明治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上层复合板、复合夹层和底层复合板;其中,上层复合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复合材料纤维布和钛金属板;复合夹层包括葫芦管薄壁结构和花环式蜂窝结构;底层复合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钛金属板和多孔金属材料。上述的三明治结构克服了传统碰撞吸能结构峰值应力高、低效、质量重等问题,能够设计出低峰值应力、高效、轻质的汽车碰撞吸能结构,达到安全、轻质、环保的汽车发展目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1783328U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23181410.4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H01M50/231 , H01M50/249 ,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50/222 , H01M50/24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能散热的防护电池箱,包括箱体外壳、中间复合夹层和箱体内衬,中间复合夹层由内至外依次为:由曲面胞元Gyroid点阵排列而成的曲面晶格三维结构夹层、由箭头凹入负泊松比单元点阵排列堆积的箭头凹入负泊松比三维结构夹层和双曲线凹入单元点阵排列后折弯形成的双曲线凹入负泊松比管三维结构夹层。这三类夹层之间通过铜质隔板进行分隔。本实用新型具有具有更高的散热防护能力、优秀的耐撞性和吸能性,有效的满足了电池箱散热和吸能的问题,达到轻量化的同时也提高电池箱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21762502U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23574946.2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柔性夹层核心,包括:对称波纹层级蜂窝和层级支撑柱;所述对称波纹层级蜂窝是由层级波纹边通过周期性阵列形成,所述层级波纹边包括以正弦函数f(x)=Asin(wx)为基础,利用f(x)=±Asin(wx)关于x轴的对称性形成的顶部拓扑,以及以正弦函数f(x)=Asin(wx)为基础,利用f(x)=±Acos(wx)的对称性形成的底部拓扑;对称波纹层级蜂窝的胞元空间中,设有所述层级支撑柱;所述层级支撑柱的截面采用由内至外梯度层级拓扑,其中最外层子胞边长li和最内层胞元边长l0的关系满足li=(1/2)il0,i表示层级支撑柱的层数。
-
公开(公告)号:CN221678670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23574942.4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级承载的汽车吸能盒,包括:六棱锥外壳、由外至内填充在六棱锥外壳内的一级吸能器、二级吸能器、以及诱导支撑柱;所述一级吸能器,二级吸能器在填充过程中与诱导支撑柱存在高度差,以将吸能盒分为低速吸能区、中速吸能区和高速吸能区。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吸能盒吸能效率低,承载特性与载荷需求匹配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新型的超材料设计,通过对其功能的合理匹配,开发了具备高效吸能和多级承载的吸能盒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20435130U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22089288.1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变转速压差调控负载敏感系统及其工程机械,包括:驱动电机组件、定量泵、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组件、执行器组件、控制单元、电控先导手柄组件、工作模式选择模块以及传感器组件;驱动电机组件驱动定量泵为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组件供油,最终驱动执行器组件运行;控制单元接收电控先导手柄组件、工作模式选择模块和传感器组件的反馈信号,同步控制驱动电机变转速闭环调节系统压差和电控多路阀组件。旨在解决当前工程机械的负载敏感系统存在压差节流损失较大,无法实时调控压差以适应不同工况操作需求以及无法发挥电驱系统优势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