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66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06547.3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面向智能化配电终端的安全防护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终端身份认证模块,用于进行配电二次系统轻量级身份管理与认证;报文快速加解密模块,用于进行智能化配电终端报文加解密;智能化终端本地运维模块,用于进行智能化配电终端的安全本地运维;终端容器安全模块,用于进行终端多角度容器资源综合隔离,保证配电智能化终端的安全防护。本发明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化配电终端身份认证,基于国产高强度商用密码算法实现智能化配电终端报文快速加解密,可实现支撑RFID、蓝牙等近距离通信方式的智能化配电终端本地运维安全防护,以及实现配电终端内核级的容器资源隔离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1934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31461.2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岑 , 郭志民 , 狄立 , 徐茂敬 , 侯胜坤 , 练永宾 , 石潇龙 , 王晔 , 孙晋亮 , 陈峰 , 邓进 , 张伟 , 吕卓 , 杨庆坤 , 李暖暖 , 王倩 , 田杨阳 , 王文婷
IPC: H04W12/069 , H04W12/0431 , H04W12/033 , H04W12/106 , H04L9/40
Abstract: 基于无证书加密的分布式光伏并网轻量化准入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手持终端与融合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并依托加密芯片的内置密钥完成双向身份认证;手持终端向融合终端分发基于国密算法无证书密钥;手持终端与分布式光伏数据采集器建立通信连接,并完成分布式光伏数据采集器的基于国密算法无证书密钥分发;进行光伏数据采集器与融合终端的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传输,实现分布式光伏并网轻量化准入。本发明可保证海量分布式光伏终端的安全接入,并实现调控指令和采集数据的可靠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462971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295870.0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面向智能电网V2G的可控匿名隐私保护系统及方法,具有实现隐私保护、安全高效等特点,能够保护电动汽车对电网V2G供需双方的隐私安全,通过使用短随机签名,电动汽车将电力需求以匿名方式发送到汇聚单元,汇聚单元将需求发送到区块链上,等待充电站在区块链上发送服务请求。匹配成功后,充电站使用短随机签名进行匿名身份认证。特别地,在发生争执时,可信权威TA可以追溯电动汽车/充电站。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93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92321.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N3/0985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光伏系统自适应信息物理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采集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历史数据构建训练集合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采集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实时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结合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得到预测的安全威胁级别;基于风险评估函数和预测的安全威胁级别计算实时风险分数,并对风险评估函数进行优化更新;设定安全风险的阈值,结合模型预测的安全威胁级别生成动态防御策略。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实时监控和风险评估,还具备持续学习和优化的能力,能够不断适应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变化和发展,为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643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28861.3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胡誉蓉 , 刘昊 , 郭祥富 , 贺翔 , 张凯 , 郭剑黎 , 彭磊 , 李哲 , 马建伟 , 赵健 , 魏小钊 , 郭志民 , 田杨阳 , 席晟哲 , 耿俊成 , 毛万登 , 陈岑 , 李暖暖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的缺陷识别方法,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包括:获取主站故障录波文件;通过故障录波文件的数量判断是否存在设备离线情况;通过故障录波文件数据的完整性判断是否存在采集单元离线情况;获取故障录波文件中A相的第i个极值时刻点t1、第i+1个极值时刻点t4,以及位于t1‑t4之间B相的极值时刻点t2、C相极值时刻点的t3;依据t1、t2和t3判断故障指示器是否存在反向安装或错相安装情况;获取所有故障录波文件中ABC三相电压在故障时刻的故障波形;通过不同故障录波文件间同相故障波形的对比确定故障指示器是否存在错相安装情况。本申请能够识别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的离线、反向或错相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42614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998676.9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零信任网络的云主站业务动态访问控制方法和系统,云基础设施安全平台基于零信任网络实现云主站业务动态访问控制,云基础设施安全平台包括身份安全管理中心、信任持续评估中心、动态访问控制中心和安全代理中心;所述动态访问控制方法包括:身份安全管理中心对云主站的新业务场景和新访问主体进行动态身份和权限管理与认证;信任持续评估中心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持续进行访问信任评估,得到业务访问主体的信任度和环境的风险;动态访问控制中心结合安全代理中心,对访问信任评估结果进行动态判定和授权。本发明可实现持续身份认证和动态访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567086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72619.2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的单层阵列传感线圈式异物检测系统及其消盲方法,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包括异物检测单层阵列传感线圈、发射线圈、发射端磁屏蔽层和发射端磁芯,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接收端磁屏蔽层和接收端磁芯;所述异物检测单层阵列传感线圈由若干个小尺寸的传感单元构成,所述若干个传感单元均匀密布,完整覆盖整个检测区域,不留任何空余空间,实现直接盲区的消除。本发明通过在异物检测系统工作时间内,各阵列式传感单元呈现按一定频率和规律的动态工作与停止,当某异物恰巧落在某特定反串联传感单元的间接盲区内时,其他反串联传感单元则能够实现对该异物的有效检测,实现间接盲区的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1409596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362770.7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5G端到端链路冗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0,在通信终端内置配置模块,在运营商网络或者公网中部署配置服务器;步骤S200,进行链路互通;步骤S300,进行故障处理。本发明适用于基于5G的端到端连通场景,可解决双卡、多运营商环境下网络互通及故障恢复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33758.9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负荷数据预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负荷数据;将用户负荷数据输入至负荷数据预测模型,得到负荷数据预测模型输出的用户负荷数据预测结果;其中,负荷数据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是基于改进蜣螂优化方法训练得到的;改进蜣螂优化方法是在繁殖行为阶段和/或觅食行为阶段,基于用于增强全局寻优能力的动态权重策略因子、莱维飞行策略因子以及改进自适应收敛因子中的至少一种因子改进得到的;负荷数据预测模型是基于用户训练负荷数据和用户验证负荷数据训练得到的。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的用户负荷短期预测方法中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低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94065.X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电力终端报文认证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电力终端向地理位置认证系统请求地理位置认证服务;地理位置认证系统向地理位置监控系统请求电力终端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地理位置监控系统向电力终端设备的定位模块查询其实时地理位置信息;电力终端设备的定位模块返回实时地理位置信息给地理位置监控系统;地理位置监控系统将实时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地理位置认证系统;地理位置认证系统生成地理位置戳并保存到地理位置戳数据库;地理位置认证系统将地理位置戳发送给电力终端。本发明基于密码技术可保证电力终端与实时地理位置的强相关性和认证安全性,可有效强化电力终端的远程通信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