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35456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232747.1
申请日:2010-07-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磷酸钙骨水泥。本发明所述的骨水泥为按照重量比添加1.0%-2.5%丝素蛋白的磷酸钙骨水泥。在保留磷酸钙骨水泥优点的基础上,所述新型骨水泥较磷酸钙骨水泥的抗压强度明显增加,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主要是在制备TTCP/DCPA体系磷酸钙盐与丝素蛋白粉末的基础上,将上述两类物质按比例通过混合形成高性能的骨水泥。
-
公开(公告)号:CN1200300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055701.3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6F16/2453 , G06F16/2455 , G06F16/25 , G06F16/2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源异构医疗数据聚合与联邦查询方法,包括:搭建Kafka集群,配置Broker;使用Docker部署Apache Doris集群,配置前端和后端节点并指定IP地址;配置Kafka生产者,并发送至主题;部署ETL服务器作为Kafka消费者,加入同一消费组并配置多线程处理消息;在ETL服务器中实现数据处理;使用NLP模型对患者记录进行标签化处理和错误识别;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生成唯一主键并采用分区策略;部署Web服务器,提供患者数据查询接口。本发明将多源异构的医疗数据统一接入与处理,使原本分散在不同系统中的数据通过Kafka进行消息中转和缓冲,有效实现数据的流动与无缝整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5239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51427.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特别涉及尿石素A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假体周围骨溶解的组合物中的应用。假体释放的钛纳米颗粒会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朝向成骨细胞的方向进行转化,并促进成骨细胞的铁死亡,从而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而尿石素A治疗能够对抗钛纳米颗粒对成骨产生的不良影响,恢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朝向成骨细胞的方向进行转化的能力,并抑制成骨细胞的铁死亡,从而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产生的假体周围骨溶解起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760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66241.3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9/50 , A61K31/7105 , A61K47/46 , A61K47/69 , A61P19/02 , A61P7/04 , A61P37/02 , A61P19/06 , A61P29/00 , A61K3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递送系统技术领域的活化巨噬细胞膜包裹的miRNA纳米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所述纳米递送系统表示为M@ZIF‑8@miR,其中,M为M2极化巨噬细胞膜,ZIF‑8为金属有机框架,miR为非编码单链RNA分子;所述纳米递送系统通过M2巨噬细胞膜包裹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外部,所述金属有机框架内负载有非编码单链RNA分子。本发明将miRs负载于纳米级ZIF‑8中,并被抗炎作用的M2细胞膜包裹,该纳米递送系统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较高的细胞吸收率,可在酸性内/溶酶体中分解,从而引发miRs的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88452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7990.9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鼠尾椎间盘微创穿刺注射装置,包括身体稳固主体、支撑限位板、固定支撑座和尾部固定主体,所述支撑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撑座上,所述身体稳固主体设置在所述支撑限位板上,所述尾部固定主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座的末端,所述尾部固定主体包括固定安装板、夹持固定部和辅助定位部,所述夹持固定部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两端上部,所述辅助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安装板的末端中部。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身体稳固主体可以将不同大小的老鼠身体部位限位固定,从而方便将老鼠的尾部固定,并且使得在穿刺注射的过程中方便,老鼠不会进行移动和位移,使得穿刺注射精准方便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667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38117.3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明胶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明胶溶液和纳米纤维素溶液混合,凝胶化,得到明胶泡沫;将明胶泡沫冷冻干燥成型,得到粗制海绵;将粗制海绵氧化交联,得到明胶海绵;将地塞米松、bFGF、rhGH和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敏感抗生素和混合液混合,再与聚合物混合,得到敏感抗生素乳化液;将敏感抗生素乳化液和明胶溶液混合,搅拌,得到乳化后的药物微胶囊/明胶混合液;将明胶海绵热压成型,得到成型后的明胶海绵;采用乳化或凝胶化的方法,将乳化后的药物微胶囊/明胶混合液涂覆在成型后的明胶海绵表面,而后热交联固化,即得。本发明的明胶海绵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可用于治疗创伤和手术后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266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28958.X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窥镜保护套,包括,主体部件,其包括探测组件,以及套接设于探测组件上的护头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护头组件上的触头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护头组件上的弯折组件;固定部件,其包括固定设于探测组件上的连接组件,以及套接设于连接组件上的暂定组件,暂定组件和弯折组件相连接,还包括固定设于连接组件上的弹力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弹力组件上的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和连接组件相连接,本发明通过触头组件和护头组件保护探测组件,以此在探测组件探测褶皱处时,可利用触头拨开褶皱进行查看,并且在探测时可通过弹力组件、加固组件和暂定组件,使其加固保护套固定在探测组件上的稳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094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48503.9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超氧化物歧化酶3过表达的腺病毒载体转化和/或转染软骨细胞,获得转染后的细胞;S2:将转染后的细胞培养,离心,收集上清,过滤,获得细胞上清液;S3:提前所述细胞上清液的外泌体,纯化,获得所述外泌体。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细胞外微环境抗氧化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并证实了该外泌体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强大的细胞外抗氧化调控效应、有效的体内骨关节炎结构和功能改善作用。本发明提示该细胞外微环境抗氧化外泌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载体,为骨关节炎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7547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38375.4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9/127 , A61K47/24 , A61K47/28 , A61K31/506 , A61P19/08 , A61P37/02 , A61P3/10 , A61L27/18 , A61L27/24 , A61L27/50 , A61L27/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糖响应脂质体、用于糖尿病环境下骨再生的取向电纺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取向电纺膜包括取向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复合的自组装物质,所述自组装物质由胶原蛋白和糖响应脂质体制剂形成。本申请实施例的PCLA等取向电纺膜通过阻断IREα/NOD‑like/NFκB信号通路,将病理性糖尿病微环境重塑为再生微环境,同时重新编程巨噬细胞从M1向M2表型的转变,增强成骨分化和血管生成。总的来说,获得的发现表明,PCLA调节免疫微环境并增强糖尿病患者骨膜缺陷的骨整合。此外,本研究为设计用于糖尿病患者骨再生治疗的功能化生物材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2694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1558462.7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锂的三维微孔磺化聚醚醚酮、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负载锂的三维微孔磺化聚醚醚酮经过磺化、锂化处理后制备而成,通过表面化学改性技术将可刺激促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增强骨再生、软骨生成和保护的锂离子负载到磺化处理的三维微孔磺化聚醚醚酮。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PEEK基体经过改性后,对材料本身性质没有很大改变,也没有引入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使得PEEK优良的机械性能得以保留;制备的SPEEK‑Li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及促骨长入能力显著提高,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